新鄉村新氣象⑫|長安湧頭:優化文天祥公園,升級不鏽鋼飾品產業

新乡村新气象⑫|长安涌头:优化文天祥公园,升级不锈钢饰品产业

■文天祥公園 記者 吳金華 攝

在長安鎮東面,湧頭社區與深圳松崗僅一河之隔。生態修復後的白石山,大力建設園林景觀,改造成了“文天祥公園”,吸引了大量本地和深圳等居民來此,成為遊人如織的“綠色生態公園”。

一伴飾品生態園距此5分鐘車程,園區總經理冷邑軍對此感受明顯——“環境好了,人才更容易招聘了,園區發展得也更快了。”2018年,園區進駐工廠110家,年產值達3億元,目前,吸引150名跨境電商銷售人才。

成績的背後,是湧頭社區美麗幸福村居連片示範建設連鎖效應。2018年,該社區爭取到省、市項目建設試點。“立足湧頭社區生態、工業優勢,把社區單景點、小景點做成連片開發,形成農林、工廠、舊村3大特色片區,提升社區人居環境。”湧頭社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文化傳承

挖掘開發文天祥文化元素

湧頭社區毗鄰深圳,莞長路穿社區而過,來往人流、車流密集。從莞長路轉入文山路後,不到2分鐘來到湧頭社區居委會,對面便是湧頭市場。

早上8點,居委會里面、湧頭市場周邊,已經停滿了私家車。如何釋放空間,解決停車難問題,實現零碎場地大融合,是湧頭社區舊村核心區改造的一大課題。為此,湧頭社區將溪安停車場改造成為立體停車場,釋放有效空間,合理利用資源。並對整村進行封閉式、精細化、智能化管理。

“將居委會前廣場和文天祥廣場聯動考慮,形成開放性廣場空間,滿足兒童、老人、青年等人群活動需求。”湧頭社區相關負責人說,將對舊村3萬-4萬平方米的建築,進行適當拆遷、重組、穿衣戴帽,打造成承載整個社區市民文化服務綜合類使用場所。

沿著湧頭市場往舊村走,是密集的老房子,不少是上世紀70年代的瓦房。這裡有湧頭社區的集體記憶,也有文氏家族的文化傳承。分佈著文天祥紀念館、文氏宗祠、松菴文公祠、湧溪古廟。腳底下,還有一條古老的麻石路。

乘著美麗幸福村居建設的東風,湧頭社區挖掘開發文天祥文化元素。該負責人說,將以文天祥文化廣場建設為抓手,建設村史館、文天祥史料館,弘揚該村優良文化傳統,推動村風、民風建設。

目前,湧頭社區已與北京文天祥史料專家合作,規劃建設文天祥史料館,為社區的長遠發展提供文化支撐。

經濟支柱

打造全球最大不鏽鋼飾品基地

文天祥公園有800多畝,是湧頭社區文天祥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規劃打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湧頭社區農林片區建設的重要板塊。

2018年,湧頭社區爭取到市第一批美麗幸福村居項目、廣東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項目、廣東省鄉村建設規劃項目的建設試點。圍繞三大試點項目,湧頭社區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城市更新項目、新工業項目、“工改工”等重大項目發展。

文天祥公園生態改善提升後,吸引了深圳企業的垂青。目前,已有投資者與社區洽談,計劃在公園對面建設一個集生態果場觀光、花卉生產、休閒垂釣、農莊飲食為一體的大型生態休閒農業園,推動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不只是深圳企業,隨著社區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深圳到湧頭就業。湧頭社區工業片區產業形態,以五金飾品為主。通過對舊工業廠房的改造,打造了一伴飾品生態園。目前,該園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不鏽鋼飾品設計、生產、銷售基地,聚集了100多家企業。

“我們的產品主要銷往國外,急需跨境電商銷售人才。”冷邑軍告訴記者,長安不鏽鋼飾品企業為了招攬人才,開出的薪水一直高於廣州、深圳,但他曾經10年招不到新人。“環境不好,年輕人談戀愛的地方都沒有。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帶來人居環境的提升。最近兩年,園區吸引了150多名跨境電商銷售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