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苔药下重了致虾蟹暴亡!我们到底该怎么应对青苔?

聚焦!青苔药下重了致虾蟹暴亡!我们到底该怎么应对青苔?

目前是青苔暴发期,虾蟹塘口几乎都会有一些青苔覆盖,青苔影响虾蟹水草生长,养殖户喜欢立竿见影效果的药剂硫酸铜、青苔药等杀青苔,使用过后出现问题挺多:虾苗死亡、蟹苗死亡、水草枯萎等,汉川,监利,潜江,溧阳,儒林等养殖重区都暴发过青苔药问题。

目前,杀青苔药横行市场,祸害行业,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一草死、水坏、虾死、蟹亡。更有甚者,池底土壤中毒,导致草中毒死后,再次种草,草也不长。其残留难解,潜伏期长,甚至于影响来年的生产。

再则,青苔药物杀死青苔后,青苔死亡的尸体在塘底腐烂发臭,既耗氧,又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再加上杀青苔药的残毒,池塘环境是毒上加毒,毒素四溢,池塘因此而变成“毒塘”。养殖环境在劫难逃,而对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水产动物们,更是劫难重重。

虾蟹蜕壳难,硬壳也难,蜕壳不遂死亡,肝胰脏肠胃中毒坏死,从而失去免疫抗病力,小龙虾与河蟹进入高温季节发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比如,近年流行的河蟹“水瘪子”病与小龙虾的应激中毒死亡等,这都与“杀青苔药”难脱干系。

总之,在小龙虾与河蟹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对青苔的作用与危害有比较清醒的认识,防控青苔危害一定要采取养护与改良措施,空塘、晒塘、翻耕池底土壤,优化消毒用药(生石灰、漂白粉)与方法,做到清塘彻底,消除隐患。千万不可动辄萌发“谋杀”的念头。


聚焦!青苔药下重了致虾蟹暴亡!我们到底该怎么应对青苔?



出现事故到底是药的问题还是操作者的问题,这个原因我们无法判断,引起虾蟹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养殖塘口考虑

(1)药物使用剂量超标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目前养殖户都存在一个养殖习惯,即盲目加大使用剂量,使用说明上写2亩,养殖户通常使用1亩,使用量成倍的增加,再者使用过程中泼洒不均匀,很容易造成局部中毒,造成严重危害。

(2)虾蟹因天气原因产生应激反应

小龙虾大面积死亡,另一次重要原因就是产生应激死亡,这种死亡往往由于天气、水温、水中理化因子变化过大引起,若在此之前使用过药物,可能被误诊为药物引起。

纳维素,运用纳米技术,能够补充维生素与氨基酸,利于水体中的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提高养殖动物的抗应激能力。现在购买还可享买二送一优惠!


(3)虾蟹塘水体缺氧

水体缺氧连续几天之后,虾蟹不摄食,体质变弱,诱发疾病产生大面积死亡,这种死亡和水体缺氧的关系密切,这个时间用一些消杀药剂,很容易加速死亡。

(4)蜕壳中毒

虾蟹抵抗力最弱的时间为蜕壳期,在蜕壳期间停止活动,甲壳变软,若在蜕壳高峰期使用杀伤性药物,则很容易死亡。

2、经销商层次考虑

(1)目前大多数动保产品经销商对于药物一知半解,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培训,对于药物的使用指导,只是生搬硬套,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药物清单。

(2)经销商在经销过程中,没有详细说明药物使用禁忌,比如在蜕壳期禁用,缺氧时间禁用,不能混合使用等。

(3)不到塘口看,听到养殖户描述就直接开单,存在塘口情况不符合的事实

3、从厂家考虑

(1)目前渔药厂家不多,水质改良剂厂家较多、贴牌厂家较多,5万10万就能注册一个品牌,产品都是其他厂家代理加工,这样生产,难免会出现因利润分配问题产生的瑕疵,质量很难保证。

(2)多数厂家由于对产品没有经历实际实验 就投放到市场上,这样的产品,很容易就是出现,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3)产品打着水质改良剂的名称,实则大量含有杀伤性化工药物,对于未知的农民产生误导,导致事故发生。

虾蟹池塘青苔处理的

利害分析与管控


认识青苔

青苔又称青泥苔,是水产养殖池塘中丝状藻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青苔多在水温5度时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般附着在池底,颜色浅绿逐渐变为深绿。若天气晴好,光照强,透明度高,水温在10~15度时,青苔就会大量繁殖。青苔衰老或死亡时呈棉絮状飘浮于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或黄色,手感滑腻,不易捞除,极易败坏水质,往往在捞除之后其生长更为凶猛。对青苔的生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在虾蟹养殖过程中更好的利用青苔和更有效的防控青苔,从而把虾蟹养好。

在十多年塘头服务的过程中,经过对河蟹、小龙虾池塘里有适量青苔和没青苔养殖案例的跟踪对比,发现养殖中后期池塘有部分青苔不是什么坏事,更不用大惊小怪,谈苔色变。实际上,适量的青苔对小龙虾与河蟹健康高效养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养殖规格大、产量高、品质好、饵料系数及发病率低等。

青苔分类及连年暴发的原因

常见青苔有三种:水绵青苔、丝网青苔、刚毛藻。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水绵青苔多发生于春夏两季,丝网青苔和刚毛藻多出现在夏秋两季;养殖池塘水体多数水质清澈见底,水体较瘦。生长青苔是影响虾塘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阻碍水草生长、影响虾蟹活动,处理不当青苔腐烂之后水体发红变臭,腐殖质增多,有害细菌滋生。

1. 冬季池塘存有积水没有排干,未彻底进行清池和消毒,青苔的孢子大量存在于池底,一旦水温适宜就开始萌发;

2. 放苗时没有提前施基肥,螺蛳放养过多,致使水质过清,阳光直射池底,池底的青苔孢子就会很快地萌发生长;

3. 水源里有青苔,进水时不小心将青苔带入池中导致青苔疯狂生长;

4. 种植水草时夹杂的青苔带入水体,导致青苔疯狂生长。

青苔的作用

1. 增加溶氧,净化水质;

2. 提供虾蟹脱壳和栖息场所;

3. 能吸附和降解水体的有毒有害物质;

4. 给虾蟹提供含大量的纤维素的饵料,增强肠道的代谢功能;

5. 高温期可保护水草、控制蓝藻暴发和降低水温。

青苔的危害

1. 前期过多时严重影响水草和虾蟹苗的生长;

2. 青苔前期过多时水瘦难肥;

3. 青苔过多时pH容易过高;

4. 过多时也会影响饵料的投喂和虾蟹的摄食。

青苔生态防治方法

  • 3、4、5月:严控青苔的快速繁殖和暴发;
  • 6、7、8、9月:运用生物控制法控制青苔的生长。


1、彻底清塘后再肥水

前期防控青苔必须从清塘开始。通过生物与塘底壤改良的方法防控,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消除病原隐患。早期肥水进水20公分后,每亩用10-20公斤漂白粉或者生石灰75-100公斤/亩杀菌消毒,彻底杀死青苔种子。之后培肥水质促进有益藻类繁殖。

(1)彻底清塘:晒塘后翻耕池底10~20公分暴晒10天左右,然后干撒生石灰,再加与翻耕土壤持平的水浸泡10天左右,这样通过高温强碱(强碱是暂时的,一星期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杀死青苔、蓝藻、虫卵、病菌等孢子种原,再用黑靓或黑金神生物降解其死亡尸体,避免清塘后的二次污染。从根本上控制青苔以及病虫害的爆发,为中后期养殖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2)放苗前使用六抗培藻膏+特力肥肥水,保持适当的透明度,可有效控制青苔的过度蔓延。否则,青苔过多容易对蟹苗、水草生长以及投料、虾蟹摄食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2、阻止青苔进入池塘

在养殖过程中采购水草过程中,选择无青苔的水草栽种;进水过程中选择无青苔的水体进行抽入;运输小龙虾苗种时采用无青苔的工具。

3、杀死青苔

1:漂白粉兑水集中泼洒:

2: 微生物制剂+腐殖酸钠,抑制青苔的滋生,促进青苔老化

3:微生物制剂+虾蟹肥着重处理,促使青苔老化死亡。青苔死亡之后及时打捞,防治青苔种子再次萌发。

水草丰富时只需人工拉除食路上过多的青苔,方便投喂与虾蟹摄食。若水体中缺乏水草或养殖密度较大时,则青苔不宜全部去除,池底留有适量青苔可替代水草的作用。


  • 来源:虾蟹一点通、海南卓越生物
聚焦!青苔药下重了致虾蟹暴亡!我们到底该怎么应对青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