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春到四月农事忙,这两天,在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新发展的300余亩羊肚菌大棚布满了山间沟壑,十分壮观。

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四至五月是羊肚菌生长、成熟的季节,基地的大棚里,一朵朵羊肚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菌株肉厚而修长,零星分布在土中,与小草绿叶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重庆市璞琢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曾凡平说:“这段时间刚好进入出菇期,根据目前的生长情况亩产大概在200—300斤,产值大概在20000—30000块钱。”

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黔江区金溪镇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而长春村也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长春村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村社联营模式,深入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去年年底,村里在2500余亩蚕桑基地里套种发展了300余亩羊肚菌,由村集体资金出资30万元,引进农业企业合作种植羊肚菌,村民则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直接参与共享利润。

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重庆市璞琢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曾凡平说:“分红模式是采取20元/斤分给村集体,预计今年能分红40万元左右,如果说分不出30万元,保底达到30万的分红。”

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自从村里搞起了羊肚菌产业后,村民凡建飞便放弃了外出务工,留在家乡做起了产业工人。凭着勤劳好学的钻研劲,如今凡建飞成了基地的管理人员,平日里负责指导20余个村民种植。

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金溪镇长春村村民凡建飞说:“一个月有四五千块钱的工资收入,和沿海相比也没什么出入。就近务工,还能够照顾家庭,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务工渠道。”

在这个贫困乡镇,羊肚菌长成了村里的大产业

  近年来,黔江区把羊肚菌作为又一特色农业产业来打造,全区23个乡镇不同程度发展起羊肚菌,种植规模达到3000亩,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2000多户群众参与其中,户均增收近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