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周勃,手握兵權,為啥深得劉邦一生信任

周勃深得劉邦信任,按功勞排第四位,被封為絳侯。後來跟隨高皇帝平定叛亂,更是被任命為太尉執掌軍權。

直男周勃,手握兵權,為啥深得劉邦一生信任

厚重,確實齁重。

我認為主要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跟隨劉邦出生入死資格老

周勃出身貧寒,在沛縣以編織為業,偶爾兼職在紅白公事上做鼓吹手,可以說地位比劉邦還低。後來跟隨劉邦與沛縣起事,作戰勇猛,攻城時常常第一個登上城池,多有戰功。

直男周勃,手握兵權,為啥深得劉邦一生信任

老大還很窮酸,我就跟定了。

劉邦被封漢中王時,賜周勃為威武候。到達漢中,周勃拜將。之後隨高皇帝回軍三秦,攻擊項羽,戰功赫赫。到了楚漢相持階段,也一直在滎陽、如皋、敖倉一帶與項羽展開激戰。其實這個時候跟劉邦受這個罪是戰功又少,風險又高。我們看看,記信,周苛,樅公是有名的都死掉了,而曹參,樊噲他們跟韓信另外開闢戰場因不與項羽正面為敵更容易斬將奪地。周勃跟老大幹苦活沒怨言。後來劉邦當了皇帝之後,跟隨劉邦平定叛亂,沒有不勝利的。

知無不言

周勃一個大粗漢子,經常給劉邦打小報告。歷史上記載的就有給陳平和賈誼打過小報告。雖然,我們看來,有那麼些不大光明。但是,從劉邦的角度來看,這是不怕得罪人,敢表忠心的表現。

直男周勃,手握兵權,為啥深得劉邦一生信任

搞過,搞過,見笑,見笑。

老實

可以從文帝時一件事看出來。周勃做右丞相,文帝問他:“全國一年之中要審理、判決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聽愣了一下,低著頭,回答漢文帝說不知道。文帝又問:“那麼全國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錢又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溼了,因為他還是回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都分別有掌管的人,問審理案子的事,有廷尉;問財務的事,有內史,只要把他們都找來,一問就知道了。”漢文帝聽了點點頭,對陳平的回答十分滿意。事後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覺得自己反應、機智都不如陳平,於是藉著生病想回家鄉養老的理由,辭去右丞相的官職。劉邦當皇帝時周勃沒有出醜的記錄,我認為是劉邦瞭解這個老部下,刻意愛護他。

直男周勃,手握兵權,為啥深得劉邦一生信任

濃眉大眼,俺直。

不待見文士

這一點可以說是跟劉邦臭味相投。劉邦是曾經把儒生的帽子拿下來撒上泡尿的人。周勃呢,每次召見儒生和說客,自己坐在尊位,不耐煩的呵斥著說:‘有話快說。’再看,韓信,有蒯通等人輔助。不蓄文士,其實是沒有野心的一種表現。

適當圓滑

劉邦曾與大臣結白馬之盟:‘非劉姓王者,天下共擊之。’ 劉邦死後,呂后當政。呂后要封呂氏一族為王。事下朝議時,遭受到王陵的強力抵制。 呂后不高興。再問陳平、周勃,他們說:“高帝平定天下,封子弟為王;今太后稱制,想封呂姓子弟為王,無所不可。”呂后大喜。王陵後來問陳平:“始與高帝歃血而盟,你們不在?今高帝死了,太后女主,想封呂姓為王,你們為啥違背與高帝的約定,何面目見高帝於地下!”陳平回答:“於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劉氏後,君亦不如臣。”果然,呂后設法調離王陵,而陳平,周勃保住地位。後來,陳平,周勃幫助剷平諸呂,迎立代王稱帝(就是文帝),保住劉姓江山。

直男周勃,手握兵權,為啥深得劉邦一生信任

複雜不

劉邦善識人用人

此前定鼎江山,人人都知道。就是劉邦要死的時候做的人事安排那都算是一流的。劉邦將死,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憨,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可以說是都按照他預測的在發展。

總結起來看,周勃有功勞,忠勇,無野心,政治上既有代表性又獨立,遇事知輕重,年齡結構上也可以做託孤重臣,而且與劉邦品味相投,所以得到劉邦的信任和重用

如果你性格上跟周勃相近,要想建功立業,那就剩下跟對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