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 70 年|69万人易地搬迁“挪穷窝”

壮丽 70 年|69万人易地搬迁“挪穷窝”

易地扶贫搬迁后,昆明市嵩明县大湾苗族村苗族农户开启了崭新的生活。彭庆华 摄

仲春时节,走进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所到之处,鸟啭莺啼,花红柳绿,一片春意盎然。“国家的惠民政策太好了!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住进新房。”在胜境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2岁的搬迁户曹淑梅感慨地说。

2018年,云南省像曹淑梅一样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挪出“穷窝”的农户,共有69万人。这份厚重的民生答卷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不懈作为,是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千方百计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用地的责任和担当。

规划引领 精准安置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局,各级政府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在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经过几年艰苦努力,云南省556万贫困人口脱贫,15个贫困县、2770个贫困村摘下“穷帽”,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89%。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精准安置是基础。“搬到哪里去”,不仅是搬迁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搬迁后能否实现脱贫的基础。

富源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副局长伏久旺介绍说,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该县坚持规划与民意并重、规划与产业相容。全县18个安置点在规划选址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搬迁户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统筹县城、集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和中心村的规划建设,确保搬迁户既能挪“穷窝”,也能换“穷业”。“以前住在大洞村,出行很不方便。搬迁的安置点紧邻县里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海田花宫,环境好、交通便捷,以后还能依靠景区办农家乐。”曹淑梅乐开了花。

为进一步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自然资源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置点踏勘,所有安置点用地,都对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避让优质耕地或基本农田。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及时制定下发《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用地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及乌蒙山片区贫困县脱贫攻坚用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报批及办理不动产登记工作方案》《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意见》等方案,指导各地依法依规完善安置点先行用地手续,保障新增安置点用地需求。同时,进一步细化扶贫搬迁适用的增减挂钩具体落实措施和操作办法,明确了土地规划支持内容和用地报批手续,重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增减挂钩建新区、拆旧区可选址在坝区和山区,建新区可选址于限制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等6个方面进行指导。

此外,云南厅还结合当地实际,对增减挂钩超常规政策进行了创新:一是整村易地搬迁安置的,采用增减挂钩方式保障用地;二是规定建新区可根据搬迁安置需要,在坝区或山区选址建设;三是明确建新区位于限制建设区或有条件建设区的,可将规划修改方案和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合并编制,按权限分别报批;四是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老区开展增减挂钩的,可在全省范围内流转节余指标,同时允许拆旧复垦完成前预支一定比例节余指标流转使用,以缓解资金投入压力;五是节余指标流转收益全额返还贫困地区,专项用于脱贫攻坚。

主动服务 力保用地

2018年,云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共保障全省118个县,2801个涉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用地7.98万亩。

云南厅行政审批处处长陈俊告诉记者,面对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用地保障任务重、用地需求量大的情况,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从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保障脱贫攻坚项目用地需求、保障扶贫用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地安全4个方面指导各地用好用足政策。同时,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认真履行项目用地保障告知制度和报告制度,及时开通项目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昆明市东川区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由于地处小江断裂地震带,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目前正在建设的对门山、起嘎安置点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计划安置1.73万余人,是全省重点民生工程、“交钥匙工程”。

看着进度最快的16号楼成功封顶,云南建投集团东川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负责人杨国兵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然资源部门不到一周时间就为我们办理了先行用地手续,现场工作人员主动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杨国兵坦言。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云南省规定,对符合扶贫攻坚规划的移民搬迁安置用地,急需开工建设的,可先行使用土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占用坝区耕地(园地)不涉及土地征收的,免缴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如此一来,搬迁安置的速度更快了,成本也更低了。

产业扶贫 斩断“穷根”

老鹰岩村是曲靖市会泽县火红乡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村之一:村庄三面悬崖,一条深壑将村庄一分为二,闭塞且危险,当地土地贫瘠缺水,石漠化十分严重。全村20户82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包谷和洋芋。

“终于盼来了机会离开这里。”67岁的村民李小润年轻时从外地嫁到老鹰岩村,几十年来最大的心愿就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终于实现了。

2019年春节前夕,借助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十万人进城”的机遇,会泽县对老鹰岩小组实行整村搬迁。包括李小润在内的20户82人告别了老鹰岩村,成为会泽新城的新村民。

为了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富源县联系协调了1.2万余个就业岗位,组织30余场就业现场对接会,帮助搬迁劳动力2507人充分就业,实现了就业帮扶全覆盖。18个安置点因地制宜培育多种配套产业,并通过减免房租等优惠条件招商引资,利用管理服务用房建设“扶贫工厂”,搞起了刺绣、电子元件、水晶球、藤椅等材料加工。如今,2000余名贫困户通过技术培训走上工作岗位,人均月收入1700元~4000元。

此外,富源县还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搬迁户”模式,撬动社会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发展产业,在集中流转的1600余亩土地上,种植软籽石榴、黄桃、猕猴桃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云南省一大波农民开启了“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新生活。

相关回顾:

  • 壮丽 70 年|看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年中的自然资源改革发展

·END·

自然资源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