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譚】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寧養貓狗,不養兒女?

【天使譚】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寧養貓狗,不養兒女?

有沒有發現,近些年來,我們身邊的家人鄰居、社區大院,不知不覺中,養貓養狗的人越來越多;街邊路旁,不時冒出來的糞便臭味,三更半夜的貓叫狗吠,越來越多的人寵矛盾與爭議,不時提醒我們,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寵物們在不斷擴展生存空間的現實。

除了直觀的生活感受,宏觀的數據,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寵物盛世的繁榮景象。

根據狗民網與亞寵展聯合發佈的《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2018年,中國寵物(犬貓)的消費市場規模,達到了創紀錄的1708億,更值得關注的,是百業蕭條中,其飛快增長的速度:比2017年(1340億元),增長了27%;比2012年,更是暴漲了近5倍!

同時,報告顯示,中國城鎮養寵用戶,已經達到了7355萬人,其中,養狗、養貓人數,達到5648萬人,全國城鎮貓狗數量,達到了9149萬隻,好一派貓喵犬吠、萬寵歡騰的紅火圖面!

許多普通人想不到的是,現在的寵物養育,已經完全不同於一般人傳統概念中簡單的養貓養狗。隨著豢養寵物的人數不斷增加,圍繞寵物服務,寵物食品、用品供應、美容保健、寵物醫院、寵物藥業、寵物繁殖、寵物訓練、寵物攝影,甚至到寵物殯葬,形成了一個複雜龐大的產業鏈條,背後,是龐大的社會資源,在支撐與服務於它們。

而且,這一行業的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4.26%以上,到2022年,市場規模,更有望突破2500億元。在寵物進口方面,不少錢不是問題的富人,一擲千金,買入大量價格昂貴的國外寵物,扮演著彰顯主人地位身段的角色。

興旺景象,羨殺絕大多數陷於成長困局的傳統產業!

如果說,寵物熱,在帶給愛好者們精神慰藉的同時,又形成消費熱潮,為疲軟的經濟增長貢獻新熱點,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但是,寵物熱背後,數據顯示出的相關特點與趨勢,卻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1、寵物熱背後,值得警醒的趨勢

在我們一般人的感覺中,老年人養只寵物,排遣孤寂,增加生活情趣,實在是無可厚非的情理中事。而中國正在快速老齡化,隨之而來的寵物熱,理論上,應該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正常現象。

實際上,歐美國家的情況就是如此。 在寵物市場最發達的美國,人口老齡化,是推動寵物繁榮的主要因素,45歲以上的中老年,佔養寵人群的比例近50%。

但,詭異的、不尋常的是,在我國,年輕人,才是寵物消費的主要力量!

從年齡上看,狗民網數據顯示,2018年寵物的消費群體,80和90後佔比,高達77%!遠超老年人,是養寵的主要人群。

更加讓人想不到的是,年輕人養寵的現象,處於快速的增長之中,並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2016年,80後養寵用戶是主力人群,達48%,90後佔比,僅為17%;僅僅兩年後的2018年,90後就一路攀升至43%,成為飼養寵物的主要人群。

2、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新生兒數量大幅下滑的人口危局

還沒有感覺到異常嗎?

要知道,80後90後,正是生育的黃金年齡段,未來中國人口的繁衍生息,他們,是不得不依靠的唯一主力軍。寵物熱的背後,是這一群體,生育意願和實際生育數字,不斷大幅走低的沉重現實!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8年,中國人口出生規模,連續兩年出現萎縮,中國的嬰兒出生人數,較2017年,下降了200萬,出生率創下歷史最低!同時,勞動人口數量,也出現首次下降。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推出時,無數學者和計生官員擔心的,新生人口大幅暴漲的可能,不但沒有成為現實,反倒,迎來的,是人口出生新低!

“全面二孩”的第二年,中國卻比上一年,還少生了63萬新生兒;2018年,更是直接比2017年,少生了200萬人!

可怕的人口斷崖想象,出現了!

這,該讓他們,鬆一口氣,還是懸起一顆心?

人口出生斷崖下滑,與寵物熱直線暴漲!沒人思考它們的相關性,但,二者背後的邏輯聯繫是:

正處生育高峰的年輕群體,把對生兒育女的本能慾望和精神需求,部分轉移到了寵物身上。貓狗主流養寵人群中,88%都是女性。女性成為寵物消費絕對主導,其原因,正是因為,女性撫育幼小生命的性別本能,更加強烈,更加突出。

2018年,我國人均單隻寵物消費,達到5016元,比2017年增加15.3%,其中80%的消費,都是由80/90後貢獻的。這錢,本該是用在孩子身上的啊!

本來應該養育下一代中國人的社會資源,卻用在了養育貓狗之類寵物身上!

把視角稍微拉長,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更是一條讓人無法平靜的人口下滑軌跡!

80後的人口總和,是2.28億,90後下降為1.74億,比80後少了0.54億;而00後人口則進一步下降為1.47億,直接比80後少了將近一個億!勞動人口超過1個億的國家,你搬著指頭,能數出來幾個?

上億的勞動人口消失,對一個國家,一個快速老年化的國家,意味著什麼?!

寵物熱,很大程度上,是年輕人放棄生育的結果。

而年輕人放棄生育的原因,則是我們社會畸形病態發展的必然結果。

中國歷史、人類歷史上,經濟繁榮與人口增長,從來是同步的,為什麼在眼下的中國,卻出現了背離歷史規律的現象呢?

很大程度上,這是年輕人高企的生活壓力和生育成本的逼迫。歎為觀止的高房價,固然為我們帶來了光彩的gdp,帶來了意氣風發的地產富豪和躺賺大錢的得利階層,你卻很難看到,有人關心,帶給年輕一代的生存壓力;

數十年的生育限制的慣性,把我們的生育過程高成本化。通過把守子宮和校門,養育下一代,變成了部分人賺錢牟利的途徑;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多數出身普通家庭、需要自己奮鬥的年輕一代,苟且生存,看不到前途與希望,自然,或者沒能力、或者無意願,讓下一代來到人世受苦。

佛系生活、寵物熱、剩男剩女、丁克、食草族、、、、這些,流行於我們的社會,豈止是偶然!

經濟因素之外,文化的原因,也不應忽略。特別是西方左化的極端思想行為,對年輕一代的影響。

現代西方社會,長期經濟富裕、福利優厚,長期生活其中,不少人把數百年文明艱難奮鬥的結果,視為了當然,產生了所謂白左人群。這類人漠視人性常識和自然邏輯,把善良願望極端化,已經帶來了文明的危機,並流毒我們的社會。

寵物熱背後的極端動物環保主義,即是其一。在極端化的動物環保思想影響下,通過新聞媒體不負責任的推波助瀾,以至於在社會大眾心目中,逐漸塑造出,養小動物就是有愛心,就是時髦的錯覺幻像。讓部分年輕人,不惜把養育下一代的寶貴時間精力、物資資源,浪費在貓狗寵物之上。

同時,優裕環境下的西方極端左派,無視生而為人的責任與擔當。過分講求個人享樂,沉溺詩與遠方。許多西方年輕人,在大好的年齡,躺在福利之上,濫性吸毒、去遊歷世界之類,漠視個人的家庭和社會責任,放棄生育義務,造成人口的斷層與老化。丁克、不婚之類的概念,居然被視為酷與個性。這些威脅文明延續的極端思想,已經演化為嚴重的社會危機。

這,對脫離傳統文化輻射的中國年輕一代,也已經和正在造成誤導與影響。導致許多有條件有能力生育者,也不生了!

3、貓狗給我們養老?

出生率斷崖的背後,是老齡化的極速到來。哪怕最積極的觀點,對中國的人口形勢,已也不敢太樂觀!

根據國務院2017年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有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達到60或60歲以上,大大高於2010年的13%。65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將超過14歲及以下的人口數量。老齡化的同時,男女比例大幅失衡,男性人口比女性高出3000萬——一箇中等國家的人口。

【天使譚】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寧養貓狗,不養兒女?

現在,我們知道,實業不振、企業艱難;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企業招工業難!這是經濟史上。讓人驚詫的矛盾現象。這說明,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如今,我們已經面臨勞動力緊缺。日益老齡化的勞動力,已經對經濟形成重壓。我們發展仰仗的生產率提高,被大幅削弱,中國每小時產出的增速,處於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促使外資轉移和產業外流。經濟活力,由此再受抑制。

人口趨勢不僅拖累了中國經濟,還推高了養老金和醫療衛生的社會總成本。有跡象表明,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口老齡化超過50%,那我們現在交的養老金,很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是把我們現在交存的養老金,留給我們以後老了用的,養老金,是由工作人口來負擔老年人口。

【天使譚】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寧養貓狗,不養兒女?

如果生育率繼續低迷,老人人口比例過高,有限的年輕人,就根本無法扛起養老這座大山;更何況,現有的養老體制,還沒有包含大量的體制外人口,還存在機關與企業、平民與公務人員養老待遇的巨大結構不公平。

如果,喪失勞動能力,急需要養老金的我們,面前,卻只有貓狗,那該是一副、如何不堪的景象?

【天使譚】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寧養貓狗,不養兒女?

年輕人放棄生育的現實,是我們的社會,不能再鴕鳥式迴避和無視的重大社會問題!

5、讓想生的年輕人,敢生

要實現這一點,最關鍵的,是降低生育成本。把卡在子宮口、校門口的那些得利者,趕走!

從國家的宏觀層面,現在,或許已經錯過了前瞻佈局的主動了!及時的政策干預,應該切實提上日程。這需要,對民族未來、國家明天負責的精神,突破眼前利益的侷限。我們的社會,還有許多長期以來限制生育的慣性思想行為,得儘快酌情扭轉;鼓勵性的生育政策,也需要適時出臺,目標只有一個:切實降低養育成本!不能等到日本、西歐那樣,再刺激再鼓勵也沒用的無奈。

同時,也有必要提高豢養寵物的成本與門檻,避免年輕人的時間精力和精神空間,被無謂浪費,耽誤大事。

我們今天的經濟成果,很多,是透支環境、透支資源、透支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而來。在人口問題上,我們,不該、也不能再透支民族的未來。沒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承擔得了,貽誤未來的的後果!

【天使譚】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寧養貓狗,不養兒女?

6、讓該生的人,想生

傳統的中國人,無論如何艱難、如何困頓,也要把自己乃至宗族,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兒女的養育,把未來和希望,寄託於子孫。不需要其他民族其他人群虛幻的神靈,通過後代子孫、家族祠堂,中國人為自己的靈魂,找到歸宿;為自己的人生,贏得價值。

這樣獨特的文化價值體系,雖然難免有相應的歷史侷限,但,畢竟保證了我們5000年文明的生生不息,沒有像希臘、埃及、巴比倫等其他古代文明族群,被滅絕被消逝,成為世界唯一綿延不斷的文明。

年輕一代,經歷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時期,加之近幾十年來的傳統文化斷層,他們中不少人,難免被西方左派個人至上、享樂主義思想影響,忽略生而為人的家庭與社會責任。

從文化角度,抵制西方白左極端自我、過度享樂、另類時髦的文化侵蝕,重拾和完善傳統中華文化中的理性合理成分,避免人口問題上極左極右的來回折騰。確保正呼嘯而來、無法迴避的社會老齡化,不會因為我們今天的短視和愚鈍,造成未來的不可收拾。難得的經濟繁榮,不因之停滯,艱難的民族崛起過程,不被中斷!

無論目前境況多不如意,無論生活多艱辛,到了應該婚育年齡的年輕朋友,為了自己、為了家庭,自然面對,該生就生吧!貓狗不能給我們養老,孩子不全是負擔,他們,帶給我們的天倫之樂、帶給我們的共同成長、帶給我們的心有所依、帶給我們的人生圓滿,是世間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

人生短暫,每一個階段,都有必須面對和完成的大事,一旦錯過,就可能如水東流,機會不再!

他人的愚陋稚淺、無知無恥,不能拿我們自己的人生悲劇買單!

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有了孩子,才會有希望,才會有未來!

【天使譚】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寧養貓狗,不養兒女?

【天使譚】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寧養貓狗,不養兒女?

來自:靜觀風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