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三年全優畢業,這是我的科研經驗

2011年12月30日順利拿到工科博士學位,以全優的結果通過答辯,三個盲審專家其中兩個推薦為優秀博士論文,一個推薦為省級優秀論文,1篇SCI(IF≈3.1),1篇信息安全國際頂級會議(錄用率30%),1篇國際會議,8篇中文核心期刊。回首從2002年踏入大學到現在已經快整整十個年頭了,在此期間充滿著令人深刻的回憶,我在這裡認真總結一下博士3年期間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感謝小木蟲論壇的各位網友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幫助,也希望自己的一些感想能夠給各位還在讀博的蟲友提供一點幫助。

博士三年全優畢業,這是我的科研經驗

首先簡單回顧一下讀博期間的經歷:

碩士畢業時,我和論壇裡的許多蟲友一樣,徘徊在繼續讀博還是工作之間,最終還是選擇了讀博,想著趁熱打鐵,乾脆一口氣讀到底,以後上班了也沒那麼多精力來攻讀博士學位。那時想著讀博時間還很長啊,3~4年,因此面試時當專家問自己讀博的打算時,還列出了許多額外的計劃,例如除了學好本專業知識時,還要學習研究經濟學、法律等等,現在想起來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精力,想拿博士學位真沒有那麼簡單。

2009年3月份博士入學,屬於冬季入學,前面兩個學期是文化課學習,不過課程安排的不多,大都是為了賺取學分。第一學期時,自己還沉浸在剛入學時的想法,不著急看文獻、做實驗、寫論文,主要是給導師做項目,以為時間還很充裕,而此時周圍的有些同學卻已經開始著手課題研究工作了。到了第二學期,我開始和我帶的一位師弟開始繼續對碩士期間的研究工作做進一步研究,並且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結果。與此同時也瞭解,如果只是對碩士期間的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研究,很難支撐一篇博士論文,於是我也開始尋找該領域新的研究方向,並開始撰寫小論文。

到了第三學期時,通過大量追蹤和閱讀本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並和導師多次溝通以後,基本已經確定了博士論文的研究內容,並於2010年10月份開題,大體講博士論文的研究內容分為三大塊,其中第一塊是碩士論文的深入研究,另外多出了兩大塊新的研究內容。而且第一塊內容是帶著我的一位師弟繼續研究的,因此我大多是將自己的一些新的想法告訴他,讓他進行驗證並返回給我結果,看是否理想,而自己大部分的時間是用在兩塊新的內容。具體安排第三學期做第1和第2塊內容,重點研究第2塊內容;第四學期做第2和第3塊內容,重點還是研究第2塊內容;第五學期做第2和第3塊內容,此時對第2塊內容進行收尾總結工作,重點研究第3塊內容,並開始撰寫大論文的提綱;第六學期,撰寫大論文,並多次進行精心修改,畢業答辯。

博士三年全優畢業,這是我的科研經驗

回顧完基本的博士研究經歷,我想談下個人的一些感想:

1、選擇合適的研究課題

首先要明白博士學位論文與碩士學位論文的畢業要求,(這裡可能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要求,我只談我經歷的情況,工科院校),碩士論文一般要求能夠將一項新的或成熟的技術成功地應用到實際中,例如最終能夠實現一套系統,而博士論文更多的是要求理論創新,能夠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有所突破。因此在選題時,如果創新性不夠,則很難開展工作。關於創新的途徑,在小木蟲已經有蟲友提到過,例如原始創新、手段創新等等,所選的課題最好也能有項目的支撐。

2、做好博士期間的課題研究計劃,不打無準備之仗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確定完研究的內容以及目標之後,就應該對時間進行一個較為合理的規劃,可以為要研究的內容建立多個里程碑,同時給出風險分析,例如摸索性的研究時,很多情況並不能確定這條路是否可行,如果客觀上它是不可行的,卻不肯回頭,將會導致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

我的做法是,首先對研究大塊內容進行劃分,然後再做進一步的細分,詳細到每週的完成工作,每天的完成任務,因此每天的時間安排得都很滿,基本也都是出於加班狀態,最後都成了習慣。而且對計劃的時間設計一份彈性時間表,以應付一些突發情況,或是不可預料的情況,比如難度超過自己的預期,需要增加研究時間等等。

3、做研究需要一份好的心態,貴在持之以恆

一份好心態是從事一切工作的基礎。和自己一樣,身邊有不少從碩士一直讀到博士的同學,大家的畢業壓力也都很大,再加上找工作的壓力,可以說從心態上,大家都不輕鬆,目前身邊就有好幾個同學陸續出現脫髮和睡眠不好的現象。最為普遍的一種心態是浮躁,著急靜下心來,想早點進入研究狀態,卻適得其反。腦子裡面整天被這個難題、那個想法充斥著,搞得自己疲憊不堪。如果沒有一份好的心態,以這樣的狀態是很難完成課題研究工作的。我個人的做法是,該放鬆時就放鬆,不要讓脆弱的神經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因此,我定期安排一定的運動娛樂時間,跑步、打羽毛球、看電影等等,利用潛意識的力量調節自己的狀態,讓自己靜心,學會換位思考,多往積極面思考。關於心態調整的另一條有效途徑是多上小木蟲的心情相關版塊看看。

博士三年全優畢業,這是我的科研經驗

所有研究工作都有風險,如果你的項目不可能失敗,那隻能說你從事的不是研究。最困難的是怎樣去對待失敗,最需要的是有解決難題的勇氣。在研究生涯中,每個人都會經歷許多失敗,但是每一次失敗都代表我們在某一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你將會發現許多你有過的想法,思考的方式,甚至編寫過的程序,也許在若干年後會發現,某一樣正好可以解決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這樣的效果只有當你積累了許多失敗後才會顯現,所以應該相信總結初期失敗的經驗教訓將來一定會有用。

愛迪生面對失敗選擇繼續前進。我在從事研究第三塊內容時,該內容在碩士期間就已經接觸過了,但是一直沒完全看懂相關的文獻,到了博士期間也是花了2年的時間還是一直沒有弄明白,但是我並沒有放棄,繼續堅持。到了第5學期時,有一天通過靜下心來,集中一星期的時間仔細閱讀幾篇自己認為最為經典的文獻後,恍然大悟,給我醍醐灌頂的感覺,終於看明白了!期間也和國外的幾位相關專家進行溝通過,但是由於基礎的理念沒有弄明白,因此溝通的效果並不是很好。在把基本原理弄清楚之後,研究工作的開展速度如火箭一般,迅速出現了若干新的研究成果,至少在該領域是國內領先的。貴在堅持對我的感觸很深,因此也希望各位蟲友,在碰到困難時,首先能夠再堅持一會兒,既然老外能夠做出來,說明客觀上還是可行的,是不是思路不對,是不是方法不對,多想幾個為什麼,再堅持一會,說不定就能有所突破了。

4、注重寫作水平的提高

有個例子給我感觸很深,一位老師有兩個學生,其中一位科研能力很強,另一位寫報告、製作ppt方面很好,最後老師選擇後者,讓其參加會議代表做成果彙報。

所有的研究成果,最終都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因此大家平時也要注重寫作能力的培養。在這,感謝小木蟲論文版塊的各位朋友提供的寶貴的關於寫作方面的參考資料!

5、撰寫博士論文

在撰寫大論文方面,我的做法是,首先確定好整篇文章的綱領,像蓋房子一樣,先把骨架支撐起來,然後再往每個部分進行填充。主要有以下幾點感觸:

(1)大的方向,主線一定不能錯。這點得讓老闆好好把把關,他認可了你的框架結構之後,才開始做進一步細化,否則返工很麻煩。

(2)不能想著一蹴而就。我的論文修改了不下5遍吧,對每一章都逐字逐句仔細地進行修改。當自己的導師沒時間給你看時,一方面多找他幾遍,臉皮要厚;另一方面可以找其他教授和已經畢業了的博士師兄、師姐幫忙看看。我的論文,自己的老闆基本沒提出什麼意見,估計也沒有仔細看,倒是一位剛畢業的師兄給我提出不少好的意見,使得整篇文章的結構更能處於一篇博士論文的水準,這點很重要。

其它關於寫作方面的,如圖、表、文的美觀,我就不再進行細說了。

6、處理好科研與工作、家庭、導師、同學的關係

論壇裡有不少人是在職讀的博士,要工作,要照顧家庭,還要攻克博士學位,確實會把自己搞得很累,有時都想著放棄。希望這些朋友們能夠堅持,每當要放棄時,多想想當初的選擇是為了什麼。有時間的話,或抽空多陪陪家人,每當想起這裡我就覺得對不起自己年老的父母和可愛的妻子,每天都深夜才能回家。在此也對支持我的親人朋友們說聲感謝了!是你們給了我前進的動力和堅持的勇氣!

我囉囉嗦嗦寫了這麼多,一是對自己的博士生涯做一次總結,二是希望自己的這些經歷能夠為朋友們提供一點參考。

博士三年全優畢業,這是我的科研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