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我就没资格好好谈工资吗?

参加同学会的时候,一个在北京创业做广告公司的老同学对我抱怨说:“现在的人真是越来越难招,一个刚毕业半个月的应届生竟然张口就要8000块。”

出于对行业的理解与对工作强度的考量,我认为8000块在同种类广告公司内算是相对合理的入门薪金。便问他有何不妥。

他的回答让我有些印象深刻:“我可比不了那些巨头公司,在我这个平台上,应届生所能创造的效益并不够大,8000块的工资着实有些不划算。可是大部分应届生都不愿意和我好好谈谈!他们只盯着薪金看… …“

难道说,刚毕业,就没资格好好谈工资吗?

刚毕业,我就没资格好好谈工资吗?

1、我可以和你谈谈理想吗?不给钱那种

我经常在各种网络平台的评论区看到类似的留言:“只谈理想,又不给钱。应届生难道不用生活的么?

每每看到这种留言,一个个国家一级“画饼”艺术家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周,我被朋友拉去了一个分享管理心得的线下聚会。出席成员多是一些传统行业的中层管理者。其中就有一位仁兄,分享的是,他怎么压榨手下一个刚毕业的产品专员的:

项目刚立项的时候,他跟手下说,好好干,这个项目干成的话,给她升职做经理。

然后手下去忙了足足60多天,几乎每晚都是十一二点,才打车离开公司。才刚刚毕业的一个小女生,忙得脸上都长满了痘痘,面膜都没时间敷。

最后足足写了上千页PPT的产品文档,比较了上百个同行。

后来这个女孩做的PPT,被他拿来做展示。惊艳了老板,老板当即表扬了这位兄台。

事后这个专员找到他,问他之前答应的事情,至少也得把打车费用报销一下,他就说:“你刚毕业,不要太看重这些。你看你忙了两个月,学到了不少技能和经验吧,这些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头衔,薪水,你这么聪明,以后总会有的,现在最重要是提升自己。对了,下周还有一个分析报告,记得马上交给我。”

这位老兄给我们分享的时候,还一脸得意。说了各种话术细节,怎么给她洗脑,怎么画饼,打鸡血。觉得自己是成功学大师,好像很牛十三似的。

听完这些我的反应是这样的:这是诈骗!这绝对是诈骗!你以为加薪是你在施舍么?员工能力获得了质的提升,凭啥不升职加薪?

有能力撑腰的我从来都不吃“饼”。

刚毕业,我就没资格好好谈工资吗?

2、 刚毕业,究竟用啥来好好谈工资

如果刚毕业,究竟该如何有理有据地和HR来谈工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公司对于应届生的评判标准。

对于这类话题,大家都能准确无误地举出个七八条来。

关于这个标准,一位来自阿里巴巴产品部门的资深管理者,总结出了以下两个关键点,用于考核应届毕业生:

1. 能力(权重40%):技能;学习力;悟性。

2. 态度(权重60%):积极性;企业认同感;素质。

对于大部分应届生而言,“能力”板块基本都围绕在校经历开展。比如:学历往往被用来考核“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或实习经历中,往往可以展现“技能”;“悟性”则取决于这些年来我们身上的气质。那么在面试过程中,可以说说学生时代策划过的一些活动,重点展示做成了什么,最好用数据化,让面试官很快就能get到重点。

相比于“能力”板块,“态度“板块则是我们在面试时一个很直观的表现。比如,当面试官问你是否能接受加班时,你该如何回答?你回答“只要组织需要,随时候命”。你的态度,面试官就能看到。经过一番了解评判,人事会接过评分表,开始和候选人谈工资。

巨头公司所展现的发展前景和“隐性“福利,让他们有资格把这一系列标准和薪金待遇摆放在显眼位置,从而进行充分比较,选中最合适的候选人。

此外,应届生想要“谈个更好的价钱“,还有一条路:谈谈你能额外为公司带来什么“特别的价值”? 这对你的面试成功,有着附加分的效果。

这些“特别的价值”具体指什么,让我们说回那位创业做广告公司的同学:由于公司规模原因,在他的框架内,应届生给公司带来的实际利润恰巧是可以具体计算的。

这就相当于把你的“能力“与”态度“两大考核标准落实到了业务实力上。

思路理清后就很简单了,暂时没有业务的我们究竟可以为公司做些什么,以换取与正式员工同等的薪酬?或是愿意耐心等待成长,以达成目标薪资?

而如果此时的你,恰巧具有公众号运营经验,可以为这家偏传统化的公司开辟或完善新媒体运营方向业务,这就是理想化的“特别价值”。

同时提升自己的“特别价值”,也正是大部分职场新人愿意主动承担起办公室简单跑腿工作的原因。

所以,能力+态度+特别价值,是你想“好好谈”工资之前必做的准备

刚毕业,我就没资格好好谈工资吗?

3、如何做到二者的兼顾?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招聘应届生都承担着诸多的风险。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应届生初入公司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都是以学习和适应为主的。

也正因如此,一部分还在迷茫中的应届生,被动陷入了劳动密集琐碎的工作当中,还被以“学习和积累最重要“等理由压低了工资。

如果排除掉某些职业“画饼艺术家”们恶意压榨新员工,以展示所谓“自身价值”的成分。那这确实是降低公司风险的最好方式。

我想应届生对此感到不满,多半是因为在谈薪时,没能做到给这份低薪和琐碎加上一个目标,或者期限。

在谈薪时,为试用期设置目标和期限,等同于为自己定位与加压。

若能顺利执行并完成目标,则用事实向用人单位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这样一来,相当于主动承担公司这项风险,也就可以顺利提出自己的期望薪资。

另外,作为应届生,最大的风险集中在于成长与履历上。

公司之所以招聘应届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可塑性强。“

拥有行业内部工作经验的人虽然易于上手,但相应的也会把过去在行业中的错误经验带到现在的工作当中。

在谈薪过程中,详细了解公司聘用你的目的与工作内容,思考自己在这份工作之下会成长为怎样的员工,帮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份工作究竟是不是你想要的。

同时,和面试官介绍自己对于未来成长的设想,更能帮助用人公司了解你的能力和态度,愿意信任你的公司,会赋予你不被“压榨”的“特权”。

协调双方风险,了解自身优势,帮助你更有效地找到薪金与工作内容的平衡。

刚毕业,我就没资格好好谈工资吗?

所以你说刚毕业没资格好好谈工资?

并不是这样。

只是你还没能整理好思路,失去了太多“好好谈”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