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駕崩當晚胤禛為何不守靈匆匆返回府邸,真是去殺鄔思道嗎?

青燈問史


按照規矩,皇帝駕崩,新皇帝繼位應當守靈,斷不會立刻回到自己原來住的府邸的,可是胤禛在康熙駕崩當晚,為什麼不給康熙守靈卻返回自己的府邸,難道真的如人所說回去殺鄔思道的嗎?

鄔思道一個無職無權的謀臣,還是個殘疾,怎犯得著一個皇帝親自回來殺害他?就算是,叫個心腹將他悄悄了斷不就行了?或者念及舊情,將他軟禁起來,好吃好喝供著,也沒必要非起殺心殺了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書生啊。

可顯然這個鄔思道也沒閒著,暗中調集了五路人馬,名義上是為了保護胤禛,實際上也是自保,但是其實這之間怎麼想都想不通,兵馬調集的大權當時只有新皇帝和十三爺才有,鄔思道盡管當時有欽差關防大印在手,但是也沒有這麼大的能量辦這件事啊,所以,我寧願相信,雍正回到府邸,並非要去取鄔思道性命,而是另有原因。

我們回到胤禛繼位的那一刻,其實,當時的情形是十分危險的,要不是康熙早有安排,將隆科多收在自己手中為胤禛擎天保駕,只怕大寶之位胤禛能否坐上也未為可知,因為老八集團已經收買了豐臺大營成文運,勾連上了九門提督隆科多,要是這二人均被八爺黨控制收買,就算是傳位給了胤禛,只怕他也坐不穩。這是鄔思道之前的分析,也是事實所在。

但是這,還只是表面上,大家都能看清的事情,最關鍵的是那些看不清的事情,什麼事呢?

當胤禛將欽差關防大印交給鄔思道的時候,就透露了一個信號:武力奪位計劃。之前我們分析過老四胤禛武力奪取帝位的具體計劃,在這裡不贅述,既然胤禛有武力奪取帝位的計劃,那麼八爺黨當然也有,八爺黨的勢力遍佈朝野,在當時晦暗不明的狀況下,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清朝康熙時代皇子奪取帝位的情況比之於前許多朝代更盛更殘酷,除了在政治上的鬥爭外,謀害刺殺事件更多,比如弘時暗殺弘曆,大阿哥曾與張明德合謀刺殺太子胤礽,所謂厭勝之術更是盛行一時,流血的鬥爭和不流血的鬥爭同時存在。故而猜測八爺黨或者說其他任何想奪位的皇子都有可能採取極端手段行刺殺謀害之故事。

雍正得位之時,一個強有力的助手老十三被康熙圈禁,年羹堯尚在川陝之地,隆科多意向不明,張廷玉等不過是高級打工仔,各種勢力交匯於暢春園,各方勢力的各種探子各種殺死說不定就隱藏在宮女太監衛士等之中,情急之時出手便會釀成大變。

雍正繼位之時,根基不甚穩定,情況不甚明瞭,在宮中待著很可能遭受不測,遠不如他的雍王府安全。而至於鄔思道,即使要想殺他,也不在於這一時,所以,胤禛在康熙駕崩當晚匆匆趕回雍王府的目的,是要避開暢春園這個是非之地,尋求安全之所。


青燈問史


這個確實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嫌疑,自己的父親死了,而且是皇帝死了,自己不在皇宮守陵,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潛邸做事,這可是於禮不合,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小說裡就寫的比較委婉,雍正是守了半個多月的陵回到了自己的潛邸。雍正在潛邸乾的一檔子秘密差事,都是自己的這一幫奴才在幫忙乾的。雍正回潛邸,不僅是為了殺鄔思道,還有高無庸這一幫子知道秘密太多的下人們,順手就一鍋都端了。


鄔思道早早就看出雍正是一個刻薄寡恩,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的人。電視劇這個手法處理的很好,他給了很多觀眾想象的空間,遮掩了原著小說中,雍正聽了覺遠的建議,起了回潛邸要將這一幫人全部殺死的念頭。我覺得《雍正王朝》拍攝最高明的地方就在這裡,很多地方只是點到不說破,觀眾可以說他回到前底是為了殺鄔思道,這是帝王心術。觀眾也可以說,雍正回到潛邸是為了避險,順便找到鄔思道,讓他在幫自己出出主意,這是禮賢下士。


雍正剛剛登基,還有十四阿哥虎視眈眈,內有八阿哥咄咄逼人,一不小心就會讓他們裡應外合,奪了自己的皇位。自己潛邸的這一幫子人,雍正又不能一百個放心,如果這些知道雍正秘密的人被八阿哥和十四阿哥抓住,一些秘密事件被洩露,雍正的就有了把柄,相當於就給本來就沒有坐熱的龍椅,上面撒了釘子。所以把他們殺掉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從11歲就跟著自己的坎兒,因為一個妓女都把自己給出賣了。所以雍正為了確保自己的皇位穩固,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行為是十分有可能的。


電視劇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在這個時候十七阿哥來了,十七哥的身份和他來的目的,也成為我們討論的一個對象。十七阿哥是四阿哥的人,他是來邀功的,還是來幫四爺一起處理這些下人都值得商榷。所以鄔思道這個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讓十七哥文找張廷玉,武找的十三阿哥,要是私事,就說天子沒有私事。鄔思道這句話很有藝術,如果十七阿哥是幫雍正來殺他們這些潛邸功臣的,把他打發走,正好是對自己的一個保護。如果十七阿哥是來邀功的,鄔思道的行為則是對十七阿哥的一個提點,現在四哥已經是皇上了,你就不能還按當初九子奪嫡時候的情況一樣當平輩來看,要學會收斂。畢竟在小說中十七阿哥和鄔思道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還有一點要說的就是鄔思道的半隱和第2天讓十三爺推掉鐵帽子王的對話,都可以從側面反映出雍正晚上回潛邸殺鄔思道的可能性要比諮詢鄔思道的可能性大。所以當天晚上,鄔思道才會有感人肺腑的微臣有三不可用,並且我退隱不會走得很遠,我找一個跟您關係好的,您信得過的官員,我就住在他那兒,畢竟我還要生活,李衛就是一個上佳人選。因為李衛是所有的人裡面雍正最信任的一個,李衛也是最忠於雍正的一個。鄔思道最大的一個感情煙霧彈就是我們君臣10多年的情誼,您有想我的時候,我也有想您的時候,我選擇半隱,這樣可以方便我們互相想著的時候有更多的見面。


當然,鄔思道也就隨口這麼一說,此次分別必然就是永別。雍正即使是抱著殺鄔思道的心來了,縱然他再鐵石心腸,也應該被鄔思道貼心貼肺,真情流露的話給打動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所以當天晚上雍正沒有殺鄔思道,也沒有在前底有什麼動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鄔思道讓十三爺調了很多兵過來,名義上是來保護雍親王府,其實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畢竟人多眼雜,這些士兵裡邊說不定就有八爺,十四爺的黨羽,如果自己真的殺了這些人,或者自己稍稍的不注意,被救走了,或者自己的行為被這些人目睹,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雍正那天晚上沒有動手,總會有動手的時候,所以第2天在十三爺和鄔思道鑑別,鄔思道就說了這樣一番話“粘竿處和四爺府邸為四爺辦秘密差事的人,我們明日自有印證。”所以後來電視劇中消失的高無庸,還有收斂的品性,越來越中庸的老十三就是對鄔思道說法的最好印證。


紅雨說歷史


這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情節,真實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不好說,至少本人沒有查到相關史料。此外,鄔思道這個人歷史上雖然真實存在,但僅僅是田文鏡的幕賓而已,與清世宗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更加不可能參與所謂“九子奪嫡”的參謀、智囊工作。我們就不去糾結這些了,這裡只就電視劇《雍正王朝》說事兒。



雍正帝即位當晚沒什麼不在紫禁城為康熙帝守陵,而是返回潛邸雍王府?劇中提到,康熙帝去世後,雍正帝派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赦出了圈禁中的胤祥,之後胤祥又拿著金牌令箭去豐臺大營調兵,為此還殺了豐臺提督程文運。雖然具體沒有提及程文運是胤禩一黨,但多少有這方面的暗示。雖然胤祥帶著豐臺大營的駐軍包圍了暢春園、鼎定乾坤。但是,紫禁城和暢春園的守衛將領中是否有暗藏的“八爺黨”成員,誰也吃不準!因此,才有了後來鄔思道“五路人馬護駕、十三爺居中調度”的安排。但是,雍正帝依然不放心,畢竟“九子奪嫡”期間群臣紛紛站隊,誰也不知道這五路人馬中有沒有暗藏的“八爺黨”成員。更何況,從後來的劇情來看,雍正帝似乎也並不完全放心鄔思道!那麼,哪裡最安全?自己家!雍正帝即位之前就曾經自詡雍王府籬笆牢,是鐵板一塊。因此,住回自己家才是最安全的選擇。畢竟當晚雍正帝即位的消息還沒有正式昭告天下,變數是事實存在的,安全第一。一旦昭告天下、已成既定事實,胤禩一黨再想翻天,那就是“謀逆”,與當晚的情形就不是一個概念了,這是雍正帝當晚住回潛邸的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處置鄔思道。劇中鄔思道這個人以陰謀詭計見長,而且能力出眾,雍正帝能夠成功上位,此人功不可沒。但是,雍正帝即位之後,問題就來了。作為皇帝,將來雍正帝行的是帝王之術,是陽謀。很顯然,鄔思道已經沒有太多存在的意義了。再者,鄔思道如果是野心勃勃之人,一旦想要的沒能得到,轉而走向雍正帝的對立面,投入胤禩等人的懷抱,對於雍正帝來說,那是相當危險的。除此之外,鄔思道幾乎參與了“九子奪嫡”的全過程,雍正帝那點兒黑歷史,他一清二楚,留著他無疑是顆定時炸彈。或許還有一個潛在原因,鄔思道是協助自己奪嫡的大功臣,如果留著他、甚至重用他,無疑會讓自己的兒子們覺得皇位是可以通過陰謀詭計“謀取”的,兒子們走上自己的老路幾乎是必然的,而這正是雍正帝不想看到的。因此,鄔思道不能留著。說白了,雍正帝當晚返回潛邸就是準備做掉鄔思道。



鄔思道何其聰明之人,歷史上那麼多“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先例擺在面前,他早已算出了自己的結局。但是,求生是人類的本能,沒有誰會真心願意引頸就戮!為了保命,鄔思道打起了感情牌。君臣際遇十數載,四爺對我那是沒的說。但是,我是前朝的罪人,如果對我委以重任,是康熙帝處罰我處罰錯了,還是四爺你用我用錯了?我不能出來為官。一句話,直接道出了自己沒有野心,也讓雍正帝失去了發難的藉口。可是,雍正帝是來殺鄔思道的,感情牌有用嗎?雍正帝可是出了名的冷麵無情。當然沒用!接下來便是威脅了。



緊接著鄔思道刻意把話茬兒引到了安保工作上,說自己為了安全起見,安排了五路互不統屬的人馬護駕,由十三爺居中調度,確保萬無一失。實際上,鄔思道強調的就是他安排的!什麼意思?四爺你能確定這裡面就沒有我鄔思道的人?說不定這會兒你身邊就有我的人。你殺了我,恐怕你也很難全身而退!而且,明天這些事情就會天下皆知。四爺,你自己掂量掂量。



威脅恐嚇可以,但是必須有個度,雍正帝可不是被嚇大的!這一點鄔思道也是清楚的,單純的威脅不僅達不到預期,反而會激發雍正帝的殺心!於是,緊接著鄔思道又打起了感情牌。稱自己想要隱退,可是跟隨雍正帝十餘年,又捨不得。更何況,自己身無一技之長,如果隱退,勢必會餓死。因此,給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半隱。不出來工作、不拋頭露面,又可以讓雍正帝想自己了隨時能找到自己,好一派君臣情深!可這話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呢?我知道四爺你對我不放心,我願意終生將自己置於四爺你的監視之下,並且向你保證不摻和政治、不拋頭露面。



鄔思道既然願意隱退,又願意接受自己終生監視,其原本的那些威脅也就大打折扣,大部分都不存在了,雍正帝也就沒有必要再殺他揹負一個卸磨殺驢的惡名了。再想想那些威脅恐嚇,雍正帝最終決定:算了,你走吧!我不殺你了。這也是後來胤祥送別鄔思道時鄔思道讓他拼死辭掉鐵帽子並說府中專職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的原因所在。否則,這段劇情不是顯得太突兀了嗎?



當然,電視劇就是電視劇,並不是真實歷史,我們不能將居中的雍正帝與真實歷史上的清世宗掛鉤。不過,從真實歷史上清世宗潛邸時期的謀士之一戴鐸的遭遇來看,編劇這麼設定劇情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胡說八道,基本上還是符合清世宗性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