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羅漢琛在上海站穩腳跟

4月初的豔陽下,青山綠水藍天之間,上海嗶哩嗶哩隊後衛羅漢琛坐在距離長沙市區20多公里的望城光明村,父母親的很多朋友都來看他,他笑著打招呼。他也為妹妹的到來很開心,提醒著她吃桌上的水果,去二樓的陽臺看滿目的山水美景。

賽季結束這一個多月,是CBA運動員最放鬆的休假時光。羅漢琛則“隱居”在山林,陪陪爸爸媽媽,有時候會驅車去市區會會兒時的玩伴,有時候還會寫寫字,他3歲學習畫畫,5歲開始練書法,獲獎無數,是他作為運動員最獨特的氣質。當然,每天也會在步行5分鐘之外的籃球場練習投籃,保持著職業籃球運動員的習慣。

他和上海隊的合同談判正在進行中,甚至上海標誌性球星劉煒都在向新東家舉薦他。另外還有五六支球隊在追逐。痛苦中修行,終迎來光明。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休賽期在長沙郊外陪家人

2016-2017賽季,可能是羅漢琛職業生涯和人生道路上最低谷的時刻,遭遇重大傷病,最愛的外婆離世,傷愈復出之後狀態低迷引來更大的質疑,從深圳持續到上海。

但是,兩年後在上海,這個賽季,羅漢琛在“一波三折”中實現蛻變,打出國產一流後衛的表現,突破自我的束縛。羅漢琛的表現也引發了多支球隊的爭搶,而看上去上海隊將努力用更高薪水和更長合同,留下這位長沙伢子。

羅漢琛一生的好友和網紅郭艾倫,也用一種自己特有的幽默,點讚自己的這位基友。“好啊……哦了。”郭艾倫通過微信對筆者說,開心,高興。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永遠的兄弟

多重打擊下實現蛻變

出生於湖南長沙的羅漢琛,少年成名,2012年在蒙古舉行的U18亞青賽,司職控球后衛的他就入選了最佳陣容,中國隊也奪冠。那屆亞青賽羅漢琛一共打了9場比賽,場均有8.9分3.6助攻3.1籃板入帳。複賽末輪與韓國隊的較量,羅漢琛得到21分3助攻,而複賽首戰面對日本隊,羅漢琛交出14分13籃板6助攻的全面數據。他和王哲林入選最佳陣容,巧合的是,同樣是羅漢琛好友的王哲林,本賽季也打得出色,當選MVP。

羅漢琛職業生涯起點就很高。同時,羅漢琛從小練書法獲得過多次國際和國內金獎,他被冠上了“打球中寫字最好、寫字中打球最好”,加上外表俊朗,吸粉很多。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羅漢琛的書法作品

那些年,深圳馬可波羅隊前身的東莞新世紀主場在東莞大朗,澳大利亞人戈爾執教5年,年年進季後賽甚至半決賽,但是他過於依賴外援的打法也引發外界批評,甚至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戈爾耽誤了新世紀青訓體系下培養的一撥天賦球員的成長,比如李慕豪。

2013-2014賽季,可以算是羅漢琛個人在新世紀5個CBA賽季中數據最好的一年,出場41場,場均6.2分。隨後兩個賽季出場時間減少,場均都是3.8分。而到了2016-2017賽季他只出戰18場,場均1.7分。連續傷病是罪魁禍首,肩膀習慣性脫臼,羅漢琛陷入低谷。加之外婆離世,更對羅漢琛打擊很大。這些,只有他身邊的人最清楚和了解,經常看到他的“熊貓眼”。

羅漢琛是個孝順孩子,從到一隊可以打球掙錢以後,他每個月都會給爸爸媽媽轉錢,甚至為媽媽推薦養顏的保健品。而對他所稱“娭毑”的外婆,紐帶很深。剛到新世紀少年隊時,羅漢琛更是向投資人提出要一間房,給娭毑住。原來他是想自己親自來照顧娭毑。每次休賽期回老家,羅漢琛甚至會親自給娭毑剪手指甲和腳趾甲。娭毑離去,對羅漢琛的影響可想而知。他在一塊絲綢上用毛筆寫了一段文字,悼念自己的娭毑,讓看者無不動容。

“……敬愛的外婆,您從小把我帶大,自我出生後,您用盡所有的愛在呵護我,照顧我,而作為您外孫,我一輩子無法報答您對我的恩情……外婆,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我要更好的去學會理解與包容,懂得珍惜,聽父母的話,讓父母少操心,為家裡多出一份力,多承擔一份責任……”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羅漢琛的肩傷

從傷病中復出後,羅漢琛的狀態一直不好。2017年在對陣四川金強隊的一場比賽之前,俱樂部告訴他可能會租借出去。當時,羅漢琛自然感到有些不捨,畢竟這是自己長大的地方,10年的青春歲月,不是說走就能走的。一起長大的哥們都找到俱樂部,希望不要放走小羅。但是羅漢琛內心卻很平靜,還算有底,也希望去新的平臺證明自己,重新開始,說不定是好事情。

最終羅漢琛來到了上海隊,2017年5月23日,上海隊官宣。當時劉曉宇還在隊裡,在上海隊的兩個賽季劉曉宇表現不錯。去上海之前,羅漢琛有點前途迷茫的感覺。有點擔憂,不知道能打成什麼樣子,那時候羅漢琛的狀態並不好。

隨後劉曉宇離隊,羅漢琛就這樣意外地得到了大量機會,表現中規中矩,常規賽場均8.6分3.5板2.2助攻。但季後賽表現大打折扣,三場比賽場均只有4分。本賽季上海隊迎來兩冠名帥李秋平的歸來,加上劉煒和羅旭東這兩名後衛,羅漢琛的暱稱不單單從“小羅”變成“小小羅”,賽季開始階段,他也沒怎麼上場,時間壓縮了很多。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羅漢琛在劉曉宇離開後獲得機會

不過,隨後劉煒和羅旭東相繼受傷長時間缺陣,羅漢琛迎來苦悶中的一次機會。然而頭兩場並不順利,引發了對羅漢琛新的一撥批評和質疑。羅漢琛的回應是清空了自己的微博,從零開始。

隨後羅漢琛越打越好,接下來的29場常規賽,他場均拿下14.5分3.6板3.7助攻,6次砍下20+,25次得分上雙。兩場季後賽,他都拿下19分,罰球10罰9進。已經是一流國產後衛的數據。

終於,他達到了主教練李秋平對他的要求:丟下包袱,釋放自己,放手一搏,打出自己的特點。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雙冠主帥李秋平為羅漢琛帶來春天

現在在球場上,他激情四射,找回當年的熱情,也有被人津津樂道的“張牙舞爪”式的防守,以及越來越好的進攻。後衛成熟期較晚,羅漢琛看來已經摸到門道。

如何衝破自我束縛

小名“一休”的羅漢琛從小就好動,以至於父母都懷疑他有多動症。不過,從小寫書法似乎磨礪了他的性子,讓他多了些安靜的成分。他小時候網球打得很好,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籃球。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九歲時的書法作品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為深圳當地報紙晶報題字慶生

去東莞打了一個比賽,決定留在東莞打球,但是練了一個月之後,他又跑回長沙上學,但是這個時候已經學不進了,腦子裡想的都是籃球。結果還是準備去位於東莞大朗鎮的新世紀少年隊。他在少年隊的第一個室友就是李慕豪,住在三樓。那時候李慕豪還不到2米。兩人一見面就感覺很親切,玩在了一起。那時候,少年隊管理很嚴,晚上收手機收電視線,不讓去網吧。青年隊之後,他們碰到了教練馬躍南和林耀森。2009年,林耀森帶隊拿到了全國青年聯賽冠軍,羅漢琛是主力球員。

那以後,外界對新世紀青年軍充滿期待,但是直到2019年,新世紀還未能拿到總冠軍甚至進入總決賽。今年他們在總比分0-2落後的情況下,3-2翻盤,製造了一個24年的神奇。這讓已經離開球隊兩年的羅漢琛為之鼓舞。

“我一直覺得我們這幫兄弟有這個能力,可以去做得更好,不管是衝擊半決賽和總決賽。我們互相很熟悉,我覺得我們有這個能力。新世紀今年打成這樣,是有這個能力的。”羅漢琛對筆者說。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同屋長大的兄弟李慕豪

但是就像這批青年冠軍球員和新世紀隊一樣,羅漢琛的職業生涯也一直是在批評聲中成長的,這或許和他有些細膩的性格有些關係。

很早,媽媽就發現羅漢琛是一個非常細密的人,晚上睡覺前總會提醒父母,是否關好煤氣。有時候他也不喜歡錶達,不喜歡解釋。他拿到亞青賽最佳後衛的消息,父母親竟然是從新聞上才看到的。

小羅爸當過體育老師,也當過證券公司經理,比小羅晚8個月去的大朗,從體能教練幹到副總,但是他倆之間的交流僅僅限於偶爾吃吃飯和談談心。更多的困局,還是讓小羅自己去經歷和成長。

一場東莞德比大戰,小羅關鍵時刻出現失誤,被線上線下的球迷罵得狗血淋頭。而在上海隊的一場比賽後,小羅更是被現場觀眾指著鼻子罵。這些,讓小羅一段時間背上了包袱,影響了表現,陷入了苦悶。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陽光少年

父母親只能繼續勸他不要想得太多,他自己也在煎熬中慢慢找回自我。“以前我特別在乎外界對我的一些評價和看法,不管是媒體還是球迷,稍微一點不好的事情,自己就想得太多。打得不好,情緒就不好,就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和比賽。經歷了這幾年,我變換最大的是心態,技術通過從小練習,已經成形了。現在想的的是做好自己,表現最好,找回狀態,改變狀態,而不是在乎別人的看法。”羅漢琛對筆者說。

在上海,他喜歡球隊的自我管理的走訓制,他的房子離訓練基地4公里。他喜歡在新天地走一走,喜歡去看看新上演的電影。兩年,讓他對這座城市多了熟悉和喜歡。當然,他很清楚,下賽季的上海隊將有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戰。“希望可以保持更好的狀態,不斷提高自己。只要自己打好球,才能體現價值。價值是打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

羅漢琛也是滿懷感恩的人,漫天要價,在他這裡不存在。他曾經在某年教師節寫了一封信,為同樣是老師的媽媽這樣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媽媽,自從練職業籃球以來我吃了一些苦,但是我更懂得您的苦衷和用心良苦,您給我生命,給我鼓勵,給我幫助,給我一切,包容我的不懂事……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與王哲林高尚三人組

在他們的那個圈,他與很多隊友或者對手都是好朋友,郭艾倫、王哲林、李慕豪、高尚、蔡亮、翟逸……他還保留著與過去同事經常問候的習慣。

他自己的“漢琛-點善基金會”也早已成立,幫助退役的運動員再就業和創業。“作為一名運動員,我深知獎牌和榮譽的光鮮背後是怎樣的艱辛,褪去榮譽的光環,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艱苦訓練,以及傷病、壓力帶來的心理、身體上的雙重摺磨……我們就是希望能幫助他們改變現在的侷限條件,讓他們重新站在自己新的起跑線上。”羅漢琛在慈善晚宴上念著自己全文起草的致辭。

如果說,傷病打擊對運動員更多的是身體上的考驗。忍受批評頂住壓力,才是心理上的挑戰。拋掉包袱,突破自我,才是一個運動員成長的必經之路。從現在看,羅漢琛似乎開了竅。

從被痛罵到多隊爭搶,前亞青控衛釋放自我,郭艾倫基友點贊

上海慢慢找到家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