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作者|邱 骁 王景彪

本期推出“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重大主题宣传之“北疆有我”(24):《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连队名片

第78集团军某旅合成一营一连, 诞生于1928年,前身是鄂东军的1个连,1932年4月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独立第4师10团1营1连。该连组建以来以英勇善战、敢打硬拼著称,参加大小战斗300余次,取得了“追垮白崇禧一个团”“全歼美军一个连”的辉煌战绩,被授予“百战百胜连”“战斗模范连”等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9次、集体三等功18次,获得“猛打猛冲”“勇猛出击”等锦旗,涌现出“独胆英雄”李富、军区“特战精兵”阿呷石布等先进典型。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听党话 跟党走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红一连自黄麻星火中诞生以来,先后20余次编制调整,始终坚持用党的意志灌注连队、培育官兵,注重讲好光荣历史,跟进学习理论,打牢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连队常年开展“忆传统、铸军魂、当传人”活动,将连队传统故事和战斗模范事迹汇编成册,进行常态学习,每当新兵下连都要学连史、唱连歌,面对荣誉墙组织入连宣誓,并在红军传人登记册上记下自己的名字;每当老兵复员,都要在荣誉墙前组织向连旗告别仪式,在连旗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2017年面对旅队转隶移防,红一连率先开展“任务考验面前看我的”活动,全连官兵叫响“转隶不转质,换防不换心,任何时候咱一连的兵都是铁心向党的典范”的口号。时任指导员祝鹏博结婚后,刚在驻地买房,就得到部队要转隶移防消息。他毫无怨言、不说不讲,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出发,为官兵树立起了好样子。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红一连的兵,个个有血性,都是好样的。2015年,该连列兵杨森源参加旅冬季野营训练,行军第二天,右脚第二个脚趾不慎骨折,疼痛难忍,连队干部骨干多次劝他上收容车,他却说:“上收容车丢人,我绝对不能给连队抹黑!”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行军途中,小杨因体力不支,多次跌倒,但每次跌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前行,膝盖手臂上满是伤痕。在剩下的5天4夜里,杨森源硬是咬牙坚持,随部队高强度行军100多公里,途中攻防演练十余次,最终完成了任务。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红一连的兵,个个永不服输,誓死捍卫荣誉。2013年7月,连队彝族战士阿呷石布作为军区代表队成员,参加全军“砺刃—2013”特战比武。备战集训期间,他先后攻破攀爬训练、圆木训练、抢滩登陆等5个专业不对口陌生课目,穿坏了3双迷彩胶鞋,磨破了2套作训服……最后手上除了老茧和伤痕几乎看不见纹路。每当他想放弃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连队的荣誉和传统,“绝不能当逃兵”。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最终,阿呷石布夺得2个单项第一,1个单项第二和1个单项第三的好成绩,获得军区“特战标兵”称号,荣立一等功一次。

能打仗 打胜仗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1949年12月南宁解放后,该连担负团的前卫分队,追击逃敌国民党军第63师187团。为抢抓战机、全歼逃敌,全连官兵饥不进食、渴不饮水,一鼓作气,对国民党军残敌发起迅猛追击,以每小时12公里的急行军速度,追垮敌1个团,俘敌544人。抗美援朝云山龙头洞阻击战中,经过12昼夜的连续作战,全歼美军一个连,获通令嘉奖。战士李富在多处负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带着手榴弹直奔敌工事,炸掉前进的障碍,为战斗胜利开辟了通路,战后被军授予“独胆英雄”称号。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2009年西北大漠——青铜峡演习场,阴雨连绵,寒风刺骨,一场阵地攻防战斗即将展开,修筑工事、组织协同……一连官兵做着进攻前的准备。当时代理排长郭召凯回忆:“我们从早上6点坚守到第二天凌晨2点,大家没有叫苦叫累,更多的是在研究如何把这场战斗打好!”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凌晨4点,全连发起进攻,经过20公里的武装奔袭后,官兵冲击到前沿阵地,对纵深之敌进行猛烈打击,最终取得战斗胜利。演习结束,一连因表现突出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动用各类武器10余种,累计消耗弹药23000余发,命中率达70%以上……在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中,连队官兵出色的军事技能得到了外军的称赞。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战场”建功的背后,是连队官兵平时辛勤的付出——

在旅建制连比武中,连队武装5公里考核成绩排名第一。

连队参加集团军专业训练阶段抽考,乘员驾驶、通信专业优秀率100%,载员两个射击课目,合格率皆为90%。

在集团军作战能力评估考核中,连队代表旅参加的军事课目考核,合格率均为100%,优良率达70%以上。

……

能吃苦 勇攻坚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1952年7月,在朝鲜战场第四次攻打无名高地(老秃山)战斗中,一连争到了主攻任务,受领任务后,一连指战员攻坚克难,创造了不到30分钟便攻上高地的辉煌战绩,歼敌百余名。战后,被军授予“攻得猛,插得快”锦旗一面。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和平年代,连队始终把大型任务作为连队建设的“磨刀石”,勇争任务、敢争任务、争来任务,用行动和标准擦亮连队荣誉名片。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完成不了的任务给一连干,啃不下来的骨头给一连啃,需要高标准完成的工作让一连上!”这是旅领导对连队的评价。2018年9月,红一连走出国门,来到俄罗斯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他们接到的第一个紧急任务,就是将17棚车220吨弹药转运到弹药所。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当时车辆数量有限,加之装载站场地受限,需要将刚倒运到棚车里的弹药再装到运输车上,尔后再将运输车上的弹药卸到临时弹药所里,这样一来就等于说要将这220吨弹药倒运两次,这对一连官兵是个极大考验。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任务就是命令,上级安排的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不能砸了一连能突击敢攻坚的招牌。”从白天干到天黑,从天黑持续到天亮,官兵一鼓作气连续奋战两天两宿,终于将任务圆满完成。在军交班会上,集团军领导称赞说:“红一连连续奋战、吃苦耐劳、作风顽强。”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如果您喜欢这红军连队的故事,请为他点个好看吧!

北疆有我 | 这个连曾打垮敌人一个团,如今仍然“最能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