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陝西“農民”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認可!

2015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從這天開始,我們辦理房產證、土地證一趟就能搞定,不用像以前要跑多個部門了。而推動這一切發生改變的人中,就有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西北政法大學校友孫憲忠教授

從陝西“農民”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認可!

孫憲忠,男,1957年生,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十三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76年至1980年人民解放軍部隊服役,1980年至1984年在西北政法學院(今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系)讀本科,取得法學學士學位;1984至1990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攻讀法學碩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為新中國第一屆民法學博士。1992年晉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教授。1993年獲聯邦德國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博士後研究獎學金,赴德國漢堡馬克斯-普郎克外國和國際私法研究所學習。留學期間,專攻物權法、不動產法。1995年回國,1997年晉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1998年晉升為博士生導師。1999年被中國法學會命名“中國傑出中青年法學家”稱號。2005年5月至11月外出擔任德國著名大學明斯特大學客座教授。2006年獲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

新中國第一屆民法學博士

出生於1957年的孫憲忠,高中畢業後當過兩年農民,1976年入伍,在部隊始終堅持學習,1980年1月退伍後考大學,分數超過重點線,就讀於西北政法學院(今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孫憲忠就十分刻苦,他的老師評價說,“孫憲忠現在所獲得的成就完全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得來的”。

在讀本科期間,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學習法律,甚至連吃飯的時間也是和同學討論上課時的法律案例。有了這種踏實的學習勁頭,更深入的研究法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隨後他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攻讀法學碩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成為新中國第一屆民法學博士。

1993年,他獲得了聯邦德國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博士後研究獎學金,赴德國學習。留學期間,他專攻物權法、不動產法。儘管那時他已經不是掌握一種新語言的最佳年齡了,學習德語有些吃力,但最終,德語還是被他攻克了。也正是這些年的全心投入民法的研究,為他以後學術觀點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陝西“農民”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認可!

當時物權法制定過程中參與最多的法學專家之一

1995年,孫憲忠參加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法典立法課題組,最早提出中國物權法學者建議稿總則以及部分分則立法報告。之後又直接參與物權法起草,可以說是當時物權法制定過程中參與最多的法學專家之一。

2013年起,孫憲忠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連續5年提出關於民法典編纂的10項議案及20多項建議,在2017年民法總則立法過程中發揮核心專家作用。同時,在國家安全法、立法法、慈善法、紅十字會法等一系列國家立法中,同樣發揮了核心專家作用。

在民法物權研究領域,孫憲忠提出了中國物權法的整體結構設計方案,並撰寫了該法的學者建議稿總則部分的全部條文。物權法直接採納其建議的條文數目多達20條以上,間接採納的建議條文也有20多條。其中孫教授創意建立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徵收條款等方面條目,徹底改變了現有的相關制度不利於保護人民群眾權利的局面。因此,他被公認為是對該法有著最大積極影響力的學者。

孫憲忠提出在我國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制度,併為之努力20多年。期間,他受國務院法制辦和國土資源部委託提出統一不動產登記建議稿。在建議稿中,他提出中國不動產登記制度上的“五個統一原則”,即統一登記法律依據、統一登記機關、統一登記效力、統一登記程序、統一權屬證書的理論。該理論已經成為中國物權法立法、土地立法和不動產登記法立法的基本指導思想。

在民法學總論方面,孫憲忠對法律行為制度進行了獨到的研究,提出物權變動與債權變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根據之間的“區分原則”,否定了曾經主導性的民商法的裁判規則。經過多年的努力,這些理論已被我國物權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採納,從而徹底更改了我國民商事案件的分析與裁判的理論與實踐。

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條例(新“拆遷條例”)制定過程中,孫教授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所提的“目的正當、程序正當、足額補償”原則得到採納。該原則在本質上強化了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保護的思想和規則。

中國傑出中青年法學家

作為一名民法學家,孫憲忠堅持根據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理念更新中國民法學思想系統和知識系統。他的研究成果在德國、日本、韓國等地得到相當的關注,是國際認可的中國法學家之一。他本人也在1999年被評為“中國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後來又獲得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這些榮譽和聲望,完全是長期專心治學的自然積累,是一本本專著、一篇篇論文、一個個觀點在學界在社會經年累月發酵的評價效果。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這意味著中國民法典編纂的第一步順利完成。對於這部民法總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孫憲忠可謂貢獻頗多。2018年1月19日,《2017中國法治藍皮書》正式發佈,藍皮書人物篇首位入選人物是孫憲忠

從陝西“農民”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認可!

2018年,孫憲忠繼續連任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成為新成立的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這個委員會的成立是幾十年來幾代人的夙願;還當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最高學術稱號,也是終身榮譽。孫憲忠說:“人的一生不斷面臨選擇,如果還有選擇,那還是要做一個堅持法學科學講真話的人。”

關注“西北政法大學”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資料來源:西北政法大學校友總會、西北政法大學北京校友會、法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