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西周滅亡標誌著周王室勢力的衰落。東周建立後,幾個強大的諸侯國之間又展開了激烈的“地盤”爭奪戰。在這個群雄並起的年代,首先稱霸的是齊桓公。

管仲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說起齊桓公,要先說齊桓公的哥哥,齊襄公。齊襄公是個十分昏庸無道的君主,曾和已經嫁給魯國君主的妹妹私通,做出了許多有違倫理道德的事,最後還設計陷害了魯國君主。最終,齊襄公也因為荒淫無道,不知收斂而死在自己大臣的刀下。因此,齊國也開始發生了內亂,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為了逃避殺身之禍來到了莒國。

雖然齊襄公一生荒淫無道,但這一生卻沒有個一兒半女,所以齊國的王位只能由弟弟繼承。問題是,齊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是在莒國避難的公子小白,一個是在魯國管仲門下學習的公子糾。兩人聽到齊襄公被殺的消息後,都決定立刻回國繼承王位,現在就看誰能先回到齊國。

管仲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公子糾的老師,也就是管仲,知道公子小白在莒國,離齊國很近,按照正常速度來說,一定是公子小白先到齊國。於是管仲帶了30輛兵車,輕騎先行,準備在半路上攔截並殺死公子小白。很快管仲就在一個叫即墨的地方發現了公子小白和他的隨從。管仲當機立斷,立馬彎弓搭箭準備射殺公子小白。箭矢射出之後,不久就聽公子小白的隨從開始嚎啕大哭。管仲以為自己得手了,立馬帶兵馬前往齊國,和公子糾匯合。

只是讓管仲沒有想到的是,公子小白並沒有死。管仲的箭不偏不倚的射中了公子小白衣服上的一個鉤子,公子小白將計就計,立馬咬破舌尖倒地裝死,這才騙過了管仲。等管仲一走,公子小白立馬起身趕往齊國。就這樣,公子小白和他的老師鮑叔牙一行人提前回到了齊國。公子小白一回到齊國,各個大臣和貴族就擁戴他登上了王位,史稱齊桓公。

管仲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公子小白登基的消息傳到了魯國,魯國當時的君主是魯莊公,他立即出兵攻打齊國,想趁齊桓公剛剛登基,立足未穩之際,殺齊桓公一個措手不及,然後逼迫齊桓公讓位給公子糾。

齊桓公聽說魯國打來,也不膽怯,立馬發兵與魯國開戰。只是魯莊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戰他敗的一塌糊塗,最後還差點被俘虜了。戰敗後的魯莊公只好向齊桓公求和。齊桓公給他開出兩個條件,做到了就答應求和:一個是殺死公子糾,另一個是把管仲交給齊國。魯莊公無奈,只好答應了齊桓公的要求。

管仲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管仲被魯莊王交給齊國後,齊桓公本想立馬處死管仲,畢竟之前差點被他殺死,可是齊桓公的老師鮑叔牙出面為管仲求情,最終不僅赦免了管仲,還任他為相,讓他幫忙管理國家政事。其實鮑叔牙和管仲的關係本來就非常好,鮑叔牙瞭解管仲,他知道管仲在治國方面比自己能力要強。

管仲也不負眾望,從行政、軍隊和經濟三個方面對齊國進行了一番整頓:在行政方面,管仲提出以鄉、連、裡和軌為級別名稱的地方政府機構;在軍隊方面,他將所有軍隊分左中右三軍,君主齊桓公統率最強大的中軍,國氏和高氏分別統率左右兩軍;在經濟方面,他提出統一貨幣,穩定物價,大開鐵礦,還實現了大規模的海水煮鹽。因為內陸的諸侯國必須依靠齊國來供應食鹽和一些海產品,所以齊國在管仲的變革下,不久就強大了起來。

管仲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奉天子周僖王的命令,在齊國西南邊境的北杏召開諸侯國盟會,大會上幾乎所有的諸侯國君都推舉齊桓公做盟主,帶領各諸侯國共同對付蠻夷的騷擾。

雖然如此,但是齊國的發展卻並不那麼一帆風順。齊桓公二年,魯莊公十年,齊國和魯國在長勺交戰,魯國軍隊在曹劌的帶領下,打敗了齊國,但是當時的齊桓公霸主地位已經初步形成。他先幫燕國打山戎,又幫邢國打狄人,後來又幫衛國重建了國都。齊桓公在各諸侯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雖然齊桓公還沒稱霸,但他在一些諸侯國主眼中已是霸主。

管仲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當時周王室在諸侯中的影響力已經日漸衰落。面對周王室當時的情況,齊桓公幫主太子姬鄭繼承了帝位,即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後,將當時最高的獎賞——祭祀太廟的酒肉,送給了齊桓公,以報答齊桓公幫助自己登上王位。

公元前651年,趁著接受太廟祭祀酒肉的機會,齊桓公在宋國葵丘挾天子大會諸侯訂立盟約:申明盟約各國不亂築堤防,不亂興修水利,不使鄰國遭受水災;互相救濟災荒,並且在災荒年代不禁止糧食流通。盟約還規定,各國間要友好相待,不再擅自分封,並強調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這就是歷史上首次出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件,史稱“齊桓公始霸”。

齊桓公一生總計九次會合各路諸侯結盟,歷史上稱為“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也標誌著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