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亞洲蹲”助你測出關節好壞


一次“亞洲蹲”助你測出關節好壞

“雙腳完全著地,臀部貼近腳踝,雙膝分開。”這個動作聽起來玄幻,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再熟悉不過的下蹲動作。然而要說將這個動作做得標準,要數以中國人為首的亞洲人群了,因此現在它有了個名字——“亞洲蹲”。

“亞洲蹲”其實可以在體育領域找到“模板”,那就是舉重。包括抓舉和挺舉,運動員都會用到負重雙腳著地深蹲的動作。從醫學角度來看,下蹲並沒有亞洲、歐洲之分。那麼,下蹲時不能做到雙腳完全著地的人是因為什麼受限呢?

能不能下蹲與兩點有關,一是重心控制得太差,即人在指定動作下維持重心的能力太差,比如部分人在做下蹲動作時,就很難將重心控制住。二是穩定極限太小,每個人在保持不動時都有自己的平衡範圍,我們稱之為穩定極限。當重心超過了穩定極限,就會表現出使勁晃身體或邁步等代償動作,否則就會摔倒。穩定極限不僅影響下蹲,也會影響人體很多平衡活動。

從康復醫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下蹲動作需要人體很多部位的配合,因而下蹲能否順利完成,與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處的功能有很大關係,而這也會反映出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踝關節背屈的活動度一般為0度至45度,通常影響踝關節背屈的有3點因素:小腿肌肉緊張度高;關節卡壓帶來的劇烈疼痛;功能性踝關節不穩。

膝關節屈曲的活動度一般為-5度至160度。影響膝關節屈曲的因素有很多,如股四頭肌緊張度高、肥胖或長期健身者的膕繩肌圍度過大、韌帶等軟組織短縮、半月板脫落卡壓等。

髖關節屈曲的活動度一般為0度至130度,臀肌緊張、髖關節受到嚴重撞擊等都可能影響髖關節活動。

“亞洲蹲”本身沒什麼太大危害,但運動員及酷愛負重深蹲者就要引起重視。負重深蹲能很好地激活並刺激臀大肌,但如果沒有掌握要領,就可能損傷膝關節的前叉韌帶和半月板。前叉韌帶能防止小腿相對大腿過度向前,但若長期進行像“亞洲蹲”這種負重屈膝的動作會使前叉韌帶變得鬆弛,進而損傷膝關節;此外,前叉韌帶受傷也會加速半月板的磨損。

(通訊員 潘鈺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