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去过的游客都说好,当地的住户却说:早拆了,早顺心

北京胡同,去过的游客都说好,当地的住户却说:早拆了,早顺心

文·三条石

说起胡同,其实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西北的人们叫:行(hang)子,南方的人叫:小街(gai),还有的地方叫小巷,更有甚者,他们的叫法是是十分的接地气儿,直接叫过道

北京胡同,去过的游客都说好,当地的住户却说:早拆了,早顺心

北京胡同,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所以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来此游玩拍照。可能有的人就会发问:胡同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条街道吗?对于说这话的人,小编觉得,那您可能是真的不了解北京的胡同。

我们先说下胡同的由来,小编查阅了历史资料,发现“胡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里面。“胡”指的就是胡人、匈奴。“同”指的是相同,一起的意思。最早“胡同”的意思是说胡人和汉人居住在一起,一同生活的意思。

北京胡同,去过的游客都说好,当地的住户却说:早拆了,早顺心

不过北京最早建立起来的胡同,是在元朝的时候。说起来,北京自朱棣皇帝改名以来,大概只有590年的时间。这样粗略一算,胡同比北京存在的时间还要长100年多呢。也就是说,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可能都是几百年前的东西。

老北京胡同不仅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每一条胡同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内涵。比如三不老胡同,这里就是三保太监郑和的故居。郑和当时被人称作三保老爹。他所居住的胡同就叫做三保老爹胡同。后来,人们叫着叫着就变成了三不老胡同

北京胡同,去过的游客都说好,当地的住户却说:早拆了,早顺心

再比如,东城有位姚姓师傅。他是个铸锅能手。所以他住的地方就被当时的人称为姚铸锅胡同。不过后来人们说着说着变成了尧治国胡同了。再到后来,直接变成了治国胡同,也就是现在的治国胡同。

北京胡同,历史悠久。街道也一直在修缮,而且又有这么多的历史故事。所以凡是到此地游玩的游客们都会觉得:这地儿不错。

北京胡同,去过的游客都说好,当地的住户却说:早拆了,早顺心

可是居住在胡同里的住户们可不是这么想的。甚至,有的住户说:早拆了早顺心。这是怎么回事呢?听小编细细为您道来。

首先,胡同里面的住户都是相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很是亲密,就跟一家人一样。可是有的地方却不一样。这就像某些精神贫穷的农村人差不多,吃饱了没事干,开始瞎唠嗑,每天的话题基本上都是“东家长,西家短”,这一种千年不变的老话题。

北京胡同,去过的游客都说好,当地的住户却说:早拆了,早顺心

时间一长,就有可能出事。虽然这只是极个别的,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还有,胡同的杂物太多。主胡同,大致看起来没什么不妥。

可如果你往那些更窄一点的胡同去看,就会发现,有些胡同里堆满了杂物。甚至,有的地方还有垃圾。仅仅差了几步路,风景却迥然不同。

北京胡同,去过的游客都说好,当地的住户却说:早拆了,早顺心

再说,胡同里面还有很多的隐患,比如说,安全隐患。万一,有的地方失火了,这会导致很多的东西都毁于一旦。虽说现在拥有这胡同居住权的都是一些有钱人,但是这些问题还是要去面对。

其实,北京胡同的生活场景同样也代表了中国很多有胡同的地方。这些胡同外边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里面是什么情况,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明白,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