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今年的設計上海 | 新天地設計節以“相遇”為主題邀請Mur Mur Lab實現一個城市裝置。

日常

人流攢動的新天地,相遇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日常之外,新的裝置能否蘊含新的場所,賦予新的行為,創造新的相遇?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Mur Mur Lab的魔盒)

詩意

於Mur Mur Lab,詩就是答案。

千人千面,以詩意的方式與自己對話,從而產生相遇相知的三重變奏。

看到自己—詩意—與已知的自己相遇

發現自己—夢幻—與未知的自己相遇

打開自己—魔幻—與他人相遇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遇見已知的自己)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遇見他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遇見他人)

面對自己是最難的。裝置的呈現如果能消解掉“形式”這個詞本身的沉重意味,那麼它就有讓人看到自己的可能性。這是詩意的開端。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白天,低調的裝置)

夢幻

感受是絕對正確的,它不能歸納,不能分析,只能描述。回到直覺,它要求我們懸隔假象,還原到最基本的現象。於建築,我們從冒險的形式突進中,重新回到最基本的單一幾何形體。從一個正方體出發,透明盒貼上鏡面膜,再藏入彩色氣球。當正方體開始疊加,你終於看到唯一的自己。日常的構造和材質支撐起夢幻的一刻。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魔盒的生成)

當燈光慢慢亮起,身影逐漸消解在彩色氣球中,你是否會驚歎?如果只看到皮囊,我們又能否窺見內心那個虛幻的自己?當日光落幕,一紅一藍兩個洞口發出幽幽的光。在這裡,夢在夜裡永遠不會醒。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散發出光芒的魔盒)

魔幻

紅和藍是一組對偶。光像一個信號,吸引一顆好奇心的進入。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光的信號)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鑽入洞口)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魔盒與他人相遇)

我們為此策劃了一場漂流。

從新天地北里的舞臺,到南里的魔盒。魔盒本身就帶著一個漂流的物理意義:用自身的攢聚為線索,用自身的瓦解為結果。

從mür mür展廳獲取線索,再來到民謠與詩組織的演出現場尋找答案,領取屬於你的“島嶼”。這場身體的移動,本身就是漂流的另一重意義。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閃動的魔盒)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民謠與詩現場)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島嶼”,攝影:四月)

如果不親自動身前往,又怎麼打開通往未知的鑰匙?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漂流的四個步驟)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和裝置互動的人)

天真

每個孩子都天真,我們是那個捕手。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鑽進鑽出的小朋友)

我們從未預設什麼,因為設計本身就已經夠激動人心的了。這份天真成為每個觀眾和我們的紐帶,於是裝置也有了生命。

在這裡,你會與多少個未知的自己相遇?又能遇見多少個他?這場相遇,將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旅行。


在上海新天地的魔盒裡遇見對的人


▲(在Mur Mur的魔盒打開自己。圖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