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太短,别懂得太晚

米兰·昆德拉曾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我以前觉得这句话特别伤感,像极了我们短暂又忙碌的一生,路过,错过,懂得,遗憾着。

可后来仔细想想,如果我们从来也没有遇见过,那么连说一句再见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即使最后你成了我生命的过客,我还是要谢谢你,只不过如果还能从来,我希望自己早一点懂得。


余生太短,别懂得太晚


“以为来日方长,后来发现多是后会无期”


听过一个笑话,讲刘关张三人喝酒畅谈,不知不觉已经深夜了。

刘备说到:“已经夜深人静了,咱们来日方长。”

张飞说到:“大哥,你真的喝多了!二哥叫云长啊!”

后来的后来,关羽败走麦城死于东吴,张飞复仇中丧命,那次再聚后,三人再没了喝酒畅谈的机会。

慢慢的发现哪有什么来日方长,多是后会无期。

好友维安曾和我讲过自己和一个好闺蜜的故事,她说长大后突然就意识到承诺的无力感。

毕业后闺蜜要去留学,临走的那夜,两人聊了好久的天,喝了小酒,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闺蜜突然停在了十字路口抱了她一下。

维安嬉笑着调侃她太过感伤,安慰她又不是不回来了,总会见到的。

但维安心里知道两人再没有可以约定的时间,即便她说英国见这样的话,闺蜜也只是哈哈哈。

后来的后来,闺蜜留学谈了当地的男友,已经准备好了移民,确实没有了多聚的机会,但维安却记住了离别那夜的拥抱,那句“没什么,就是想抱抱你”的短暂温暖。

我们总是在成长中明白在乎的时候是真的在乎,变了也真的是变了,那个环境,那个时候的我们永远不会停在原地,所有人都在向前,除了用力享受当下,用力地扩张自己的感受,除此之外的其他,都是徒劳。

余生太短,别懂得太晚



余生太短,别懂得太晚


“以为时间很长,后来发现多是世事无常”


Youtude里一个叫《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视频告诉我们:“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你认为你有时间。”

演讲者 Jay Shetty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人的一生平均有78年,我们要花 28.3 年睡觉,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我们要花 10.5 年工作,电视社交媒体要花9年的时间;

家务要花6年的时间,吃喝4年、教育3.5年、化妆2.5年、购物和呵护孩子要用4年;

还有交通其他的时间花费,留给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9年。”

时间太短了,短到还没好好珍惜,有些人有些事已来不及。

余生太短,别懂得太晚


微博上看到过一个话题#你手机里有什么最舍不得删的照片?#,几十万人参与,照片配上故事,条条泪目。

印象最深的是一张男孩和外婆的聊天截图,截图里谢谢半躺在医院里,半睁着眼睛带着氧气,男孩在小小的视频对话框里哭到不能自己。

他说:“这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外婆,外婆已经不能说话,自己哭到一句也说出来,虽然视频里的自己好丑好丑,但怎么也舍不得删。”

我们一直以为时间是免费的,但也是无价的,慢慢的才发现,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你不能拥有它,但你可以使用它,你不能储存它,但你能花费它,一旦它消失了,你就拿不回来了。

你不能让别人一直等你,也没有人真的会在原地等你,特别是亲人。

余生太短,别懂得太晚



余生太短,别懂得太晚


“一生很短,别懂得太晚”


席慕蓉在《小红门》中写:“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你暂时放下或暂时转过身。”

结果很久很久之后你才知道,一个转身便是永远。

知乎上有个匿名的回答,看了好多遍,问题是#和朋友渐行渐远是什么感受?#

他说:“一开始觉得,你不找我,也别想我先找你,自己最酷。后来会委屈,很委屈很委屈,你怎么就这么走出我的生活了呢?

最后明白,原来人在风中,聚散不由我。

余生太短,别懂得太晚


生活就是这样,多说一句,很可能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指不定就是最后一眼。

很喜欢张嘉佳说过的一句话:“如今最好,没有来日方长。”

是瞬间即永恒的珍惜,虔诚的带着感激之心,用力的去记录当下的美好。

即便在一起的快乐只有一瞬,犹如乍泄的春光,很短很少,但足够记住一辈子。

特别想在今天特别的日子里和你们说一句:

别等了,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时间、等有钱了,等到最后什么都有了,那个人却不再了。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一生太短,只愿我们都别懂得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