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国中的曹操?

齐立新

如果曹操真被汉献帝干掉了,那么他很可能就会成为比肩岳飞于谦的屈死忠臣,而大汉王朝能不能起死回生,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史有公论,说曹操有称帝之心,所以是“篡汉”,这就像莫须有和腹诽心谤一样站不住脚——汉献帝还活着的时候,刘备和孙权也都称帝了,怎么没人说他们是汉贼?刘备还能找到借口,而孙权连借口都不找,就那么堂而皇之地称帝,却没有因此受到指责。

事实上求是地说,曹操从大汉忠臣到权臣乃至敌手在嘴里的“汉贼”,也是有一个嬗变的过程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曹操对汉献帝忠诚的记录,如果这能够证明曹操对汉献帝是忠诚的——或者曾经是忠诚的,那么他万一被汉献帝干掉,那么历史上就会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汉室君昏臣奸,一大忠臣含恨九泉。

先来看看曹操与汉献帝第一次见面。但是汉献帝先是被董卓拎来拎去,王允和吕布干掉了董卓,也没把权力还给他,王允几乎变成了另一个董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最后也落得个众叛亲离,吕布逃生,王允丧命,汉献帝又变成一块肥肉,被李傕郭汜抢来抢去,直到曹操大军赶到,才算有了安全感,但是却穷得吃不上饭,穿不上裤子(这不是夸张),还是曹操送来了粮食酒肉,那些峨冠博带、汉官威仪的大臣们瞬间变成了一群抢食的饿狼,没有住的地方,只好在断壁残垣间晒太阳。

看着缺衣少食的汉献帝,曹操又送来了很多奢侈品,还怕汉献帝脸上挂不住,专门写了一个《上杂物疏》:这些东西都是您的先辈赏赐给我家的,我家一直没敢用,现在还给您,希望您不要嫌弃。可以说是让汉献帝既有了里子(有吃有用),又有了面子(不是我要的,是你还我的),而且曹操送给汉献帝的东西放在现在,每一件都价值不菲:从办公用的纯银参镂带漆画书案、纯银参带台砚,充门面的金香炉、餐具,甚至到睡觉用的枕头、化妆用的镜子,无一不有,连汉献帝的大小妈(太妃)、姐妹们都送了相应的用品。比起董卓秽乱宫闱、奸淫掳掠,曹操的做法实在能让人感激落泪。 。

通观曹操一生给汉献帝的奏章,可以说大事小事都是早请示晚汇报,现在有据可查的就有《上书理窦武、陈蕃》《上书让增封》《又上书让封》《上书让费亭侯》《上书让增封武平侯及费亭侯》《上书谢策命魏公》《上言破袁绍》《破袁尚上事》,还有请示封荀彧甚至糜竺官职的奏章。比起董卓和王允大权独揽,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人们常说诗言志,曹操的很多诗文都表现了忠于汉室‘忧国忧民的思想——阴谋论者不要说那是一种伪装,那些诗文的真情实感你伪装一个给大会看看: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薤露行》)

大家都知道而且大骂曹操有野心,是因为在有人劝曹操称帝的时候,曹操说了一句:“倘天命在我,我为周文王”,以此证明曹操早想篡位。但是曹操是个聪明人,才不干那种傻事。孙权劝他称帝,他笑骂一句:“这孙子是要把我放在火炉子上烤呀”。于是手下再不敢说三道四。

依在下看来,曹操当时完全可以“黄袍加身(这么干的宋太祖被很多人尊敬)”的,因为当时的大汉王朝已经腐烂到根儿,神仙也救不了了。

再看看汉献帝找的想干掉曹操的人:董承,外戚(董贵妃的爹),而且是董卓女婿牛辅的手下,董卓作乱的时候,他是帮凶;伏完,也是外戚,皇后的爹,这帮人如果杀了曹操,那么又一次外戚专权的局面又将出现,而羽翼已成的刘备、孙权,甚至马腾韩遂,自然又要“替曹操报仇、诛董承、清君侧”,只要有这个借口,京城内外又是一场好杀,陷入水深火热的,还是老百姓。

所以说,曹操没有主动干掉汉献帝,实际也是一个错误,这不仅让他至少三次徘徊在死亡边缘,还给了后人想象的空间和抹黑的理由。

如果曹操光明正大地干掉汉献帝,那么他就是开国太祖,而几乎所有的开国太祖都是干掉前朝皇帝而上位的。有能力而且有理由干掉汉献帝自己称帝,却顾及面子而没有做,这不能说不是曹操人生一大失误。

再说了,华夏大地,为什么就一定要一个无功无德的毛孩子来执掌?而且这个毛孩子的老子和老子的老子已经把江山糟蹋得一塌糊涂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哪一个不是踏着尸山血海而成为后世称颂的一代人杰?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别人做得,为什么曹操就做不得?

而且汉献帝一直是由曹操锦衣玉食地养着,曹操不但大事小事每天早请示晚汇报,而且把自己的三个女儿(曹宪,汉献帝贵人;曹节,汉献帝皇后;曹华,汉献帝贵人)嫁给了汉献帝,三国枭雄中最看重家人的曹操,其实也是想跟汉室搞好关系,特别是不想让汉献帝跟外戚合谋,每天想着怎么干掉自己。

其实曹操一开始对汉献帝刘协是很崇拜的,即使汉献帝已经成了丧家之犬,被董卓、李傕、郭汜像一个破布娃娃一样拎着四处流浪。而按照曹操最初的设想,他就是要通过为汉室建功立业,“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在死后的墓碑上能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那他就心满意足了(见《述志令》,又名《让县自明本志令》)。

但是随着实力的一步步壮大,曹操已经骑虎难下,来自三方面的压力已经把曹操逼到墙角,让他无路可退:一方面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为了汉室安宁,曹操退不得;另一方面,曹操是有政敌的,被杀了儿子的杨彪、一贯唱反调的道学先生孔融、已经结成同盟的外戚董承和“皇叔刘备”都虎视眈眈,一旦曹操放弃权利,那么他们分分钟就会杀上门来,会把曹操来个万剐凌迟挫骨扬灰诛灭九族,所以曹操也不敢退;第三个方面的压力来自自己的阵营,或者说既得利益集团——大家在曹操的羽翼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凌驾于诸侯之上。如果曹操隐退,那么这些人就将失去靠山,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领导,这些人就会被打入另册,一切从头再来或者干脆跌落尘埃。所以这些人也不允许曹操退,不但不允许他退,还要全力推着曹操往前走。一旦曹操肇基开国,这些人就有拥戴之功,这蛋糕的诱惑大得无法抗拒。

而曹操为了安抚人心,也只能打太极: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思是大家好好干,我是不会背叛汉室,但是我死了之后,你们跟着我儿子愿意咋玩咋玩吧,反正不会亏待了你们就是了。

其实曹操也能预料到在自己死后,失去靠山的汉献帝必将地位不保甚至性命不保,而下手的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儿子和忠诚的部下,于是他把自己的三个女儿一股脑嫁给了汉献帝。要知道曹操总共就有六个女儿,其他三个分别嫁给了夏侯惇之子夏侯楙、荀彧之子荀恽、原大将军何进之孙何晏,而曹操是个很注重家庭的人,这一点可以从他被人嘲笑的临终遗言“分香卖履”中看得出来。

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实际是给汉献帝贴了三张护身符,而这护身符还真的起了作用,被立为皇后的曹节对汉献帝是真心相爱,两个人后来做了山阳公和山阳公夫人,一起逍遥自在活到了青龙二年,比曹丕命还长,这不能不说是曹操预先留下的护身符起了作用,否则,即使有十个汉献帝,也早被“忠心耿耿”的诸曹夏侯干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