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侄女一起進宮,侄女封后,她封嬪,侄女被害死,她卻多活40年

她與侄女一起進宮,侄女封后,她封嬪,侄女被害死,她卻多活40年

隨著歷史長河流逝到了十九世紀晚期,曾經繁盛一時的大清王朝也逐漸走向衰亡的終點。作為封建王朝中央集權的一個高峰,大清朝從康熙擒鰲拜開始,皇權就沒有被權臣把持過,而在清朝最後的一段歷史中,大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居然是後宮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是一位美貌與手腕同時具備的女人,在咸豐皇帝在位的時候,她在後宮的地位就尊崇異常,等到同治皇帝的時候,慈禧掌握了全部的權力,對外她一怒一笑皆牽動著朝中大臣的心,而對內,也將同治諸妃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她與侄女一起進宮,侄女封后,她封嬪,侄女被害死,她卻多活40年

恭肅皇貴妃阿魯特氏也是被慈禧管控的妃子中的一員,但是不同的是,與她一同進宮的還有她的侄女孝哲毅皇后,並且相比之下她的侄女更為受寵。

清朝時候,姐妹、姑侄一同入宮的例子並不罕見,最出名的就是清初的時候,博爾濟吉特姑侄三人一同侍奉皇太極的先例。博爾濟吉特·哲哲身為皇后執掌後宮權柄,而她的兩個侄女海蘭珠和布不布泰一個俘獲了皇太極的帝王之心,讓他一生無法忘懷;另一個更是出類拔萃,在諸位皇子大臣之間穿針引線,對清朝局勢的穩定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她與侄女一起進宮,侄女封后,她封嬪,侄女被害死,她卻多活40年

然而在慈禧太后的全權掌握之下,阿魯特氏這一對姑侄,相較之下就平庸異常了。恭肅皇貴妃鬥不過老謀深算,又早她們很久入宮的慈禧太后,和博爾濟吉特氏的三朵金花相比,恭肅皇貴妃只能在人人自危的後宮中勉強自保。

但是孝哲毅皇后要比她的姑姑好很多,雖然她出身的姓氏在八旗子弟中,不是十分高貴的,但是她一入宮就引起了同治皇帝的興趣,封她為執掌六宮的皇后。

她與侄女一起進宮,侄女封后,她封嬪,侄女被害死,她卻多活40年

慈禧此時已經大權在握,但還沒有後來的囂張氣焰,如果是尋常妃子,自然由得慈禧隨意擺佈;但如果對面的是皇上的正宮皇后,那麼畏懼皇后懿德,慈禧也不會不給三分薄面。

同時更重要的一點,咸豐皇帝駕崩後,後宮兩宮太后並立,慈禧慈安分庭抗禮,共同操持皇室大局,孝哲毅皇后,就是慈安太后的外甥女。

她與侄女一起進宮,侄女封后,她封嬪,侄女被害死,她卻多活40年

而孝哲毅皇后也就仗著自己的位分,以及與慈安太后的親屬關係,也毫不畏懼地挺起脖子,竟然在後宮也有自己的三分顏色,與慈禧太后婆媳二人暗相爭鬥,雖然表面上還是和和氣氣的,但私底下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兩人不睦的名頭,傳的滿宮人都知道。

但是僅憑這點微末道行,孝哲毅皇后又怎能鬥得過千百年才出一個的慈禧太后呢?同治皇帝是個短命皇帝,十九歲就死了,而孝哲毅皇后這時候才選為皇后沒幾年。皇后的威勢再大,那也是來自於皇帝,皇帝一死,她還有什麼靠山呢?

她與侄女一起進宮,侄女封后,她封嬪,侄女被害死,她卻多活40年

同治十三年臘月皇帝駕崩,緊接著光緒皇帝登基,而孝哲毅皇后在光緒元年的二月就去世了。她是死因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根據史學家考證,她被慈禧太后害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多半也是她知道自己以後沒什麼好果子吃,自行了斷了吧,算是被慈禧逼死的。

她與侄女一起進宮,侄女封后,她封嬪,侄女被害死,她卻多活40年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恭肅皇貴妃沒有她的侄女位分高,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位分低於自己侄女的妃子,但是同時她也不會引起慈禧太后的嫌惡,因此她得以長久的在後宮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沒人打擾。她一直活到1921年,比她的侄女多活了四十年,這時候大清都已經滅亡了,死後的她被滿族人尊諡為恭肅皇貴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