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交所官網披露最新一批申報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一共6家,分別是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傑普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而就在前一天晚上,上交所剛剛披露了7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顯然,科創板企業受理已進入常態化。
更多企業仍在觀望
統計顯示,自3月22日公佈首批受理名單,截至4月4日,上交所已受理共50家擬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申報材料,並已對首批9家申報企業進行問詢。50家企業中,上海企業最多,達到10家。北京、江蘇、廣東各有8家。
聯訊證券研報顯示,大多數企業同時符合多項科創板上市標準,但按照標準一進行申報的企業較多。在4月2日前受理的37家企業中,27家按照標準一進行申報,7家按照標準四進行申報。此外,賽諾醫療和國盾量子兩家公司按照更看重研發的標準二進行申報,僅天準科技1家企業按照標準三進行申報。同時,聯訊證券對上述37家企業的財務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37家企業2018年實現平均營業收入15.60億元,實現平均淨利潤7483.66萬元,遠高於首批上市創業板的28家企業的平均水平(2018年平均營收2.50億元,平均淨利潤4502.56萬元)。
不過,在已披露的科創板受理企業中,沒有一家細分領域的龍頭明星企業,未免讓很多個人投資者失望。基岩資本副總裁岑賽銦在接受《上海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對是否參與科創板,很多企業還在猶豫。因為對比美國市場,過去二十年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在美國上市已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遊戲規則”,大家知道怎麼上市,上市後可以怎麼做,有什麼獲益,面臨什麼挑戰。但對於科創板的“遊戲規則”,很多企業還不完全清楚。可能上市沒有難度,但上市後怎麼辦?“也許會破發,也許業績不達標,幾年都不能再融資。”岑賽銦表示,很多生物醫藥企業10年沒有利潤甚至沒有收入,在美股市場很正常,但A股的“遊戲規則”會怎樣?企業仍在觀望。
“對比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其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資本市場,准入門檻最低;二是全球精選市場,標準最高;三是全球市場,介於前二者之間。”恆天財富研究院執行總裁,投研負責人聞群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納斯達克的競爭力在於電子交易系統和做市商制度。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對象包括交易所和股市,監管的目的是保證信息公開和限制內幕交易。由此,納斯達克市場的退市標準淡化公司業績,這種制度設計的意圖在於更關注公司的市值、做市商數量、公眾持股等其它方面的表現。
如何估值非盈利企業
雖然申報獲受理意味著企業拿到了科創板上市的“准考證”,但這僅是第一步,後續企業還需闖過審核問詢、上市審議、證監會註冊、發行上市等四道關卡。從這些企業的保薦券商來看,中信證券保薦數量最多,有7家擬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的保薦工作由其擔任。中信建投和華泰證券分別以5家、4家企業的保薦數量排在第二、第三位。中金公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則各擔任3家企業的保薦工作。
總體來看,科創板項目更多集中在頭部券商,但不少券商子公司也出現在這些企業的名單中。此外,約有30家企業的股東名單中有創投資本,其中不乏政府引導基金、國資投資平臺、高校投資平臺等機構。
“註冊制下,監管側重於形式審核,不會對項目的質量發表意見。至於如何確定發行時間、如何得出買賣雙方合理價格、發行能否成功,都取決於投行的定價、研究、機構分銷和資本等方面的實力。”聞群認為,未來隨著註冊制推行,股票上市和退市將實現市場化,隨著定價機制的理順和殼價值的消失,企業融資將不再以股份公開上市為目的,更多是基於產業需求、公司發展階段和資金運用的考慮。這就要求券商打通業務鏈條,加強非IPO 業務的資源投入,為客戶提供資本孵化、債權融資、股權融資、過橋融資和併購重組等一攬子服務。
聞群進一步表示,科創板推出初期的募資體量將小於A股其他板塊,但隨著科創板逐步擴容,機構對於“硬科技”企業的關注度將逐步提升。
針對如何為沒有利潤、沒有收入的創新企業估值,岑賽銦告訴《上海金融報》記者,對於這些非盈利企業,要用國際化眼光進行估值,可參照港股與納斯達克的經驗。比如,中國創新藥企業可採用兩種估值方式。一是臨床數據對比,將預期在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臨床3期試驗數據與已在港交所、納斯達克等上市企業的臨床3期試驗數據進行比對估值;二是按照企業旗下藥物上市後的最大銷售額進行估值。不過,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都已習慣了PE估值方式,如果採用新的估值方式可能會不習慣,需要一段時間的教育過程。“可以說,科創板上市對企業、機構、散戶來講,都將是一個重新學習、重新平衡、重新理解的過程。”
記者 李思
閱讀更多 上海金融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