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中国有句话叫“听其言、观其行”,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看一个新手的招数一样。这个逻辑放到资本市场也是异曲同工,科创板受理企业几乎每个工作日就有一批新企业上榜,高矮胖瘦或是莺燕环肥,他们的一步一行都在市场的放大镜之下。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这一批明星宠儿就像着股市大擂台上的众多高手,有人武艺超群,独步天下,有人高深莫测、是非不断。高手有很多,要从中选择出一个最强者,不免需要从功夫、门派、招式各个角度去仔细挑选。

孙子兵法有云,“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上海科创板长期观察科创板之下的众多高手们,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通过权威的数据透析,去快速了解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武功排行。

一、项目总体评价

按照科创板项目的质地情况,综合考虑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ROE、利润增速等因素,科创板项目排名前五的是深圳传音控股、上海澜起科技、宁波容白科技、苏州博众精工、深圳光峰科技。(表格图片可点击放大查看)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声明:本文系通过公开资料搜集整理撰写,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和建议。

二、行业篇

1.从行业分析,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半导体企业居多

按照六大产业划分,高端装备为19家,占比最高38%,其次是信息技术13家,占比26%,半导体9家,占比18%。硬科技投资项目占比高。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注:根据行业划分,武汉科前和上海申联主营业务为兽用疫苗,故将其划为农业企业。

2.从上市标准分析,企业采用第一套和第四套标准最多

从申报企业实际采用的标准看,40家企业选择第一套标准;6家企业选择第四套标准;2家企业选择第二套标准,1家企业选择第三套标准。存在表决权差异的上海优刻得选择了红筹标准。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从申报企业符合标准的情况看,符合第一项标准的企业有49家,占比98%。仅和舰芯片不符合第一项标准;满足第二项标准的企业有16家,占比32%,大部分企业不满足年均15%研发支出占比的条件;满足第三项标准的企业有26家,占比52%,大部分企业近三年累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未达到1亿元。满足第四项标准的企业有35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达不到营收3亿元的标准;同时满足全部四项标准的企业有7家。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科创板上市目前仍然是盈利企业申报为主,仅从盈利指标角度分析,几乎所有企业都满足创业板上市条件。

三、研发篇

1、研发支出占比平均为14.19%

全部申报企业的报告期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4.19%。

9家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保持逐年增长趋势,15家企业呈现下滑趋势,其余26家企业保持费用占比稳定。平均占比最高的占比为微芯生物59.46%,最低的为木瓜移动2.28%。但是研发支出需结合具体行业来分析,同时需结合研发实际投入金额分析。

下列是按照报告期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排名和研发金额排名对现有科创板项目所做的分析:差异数值越小,说明虽然研发占比比重很高,但实际投入研发费用金额不高,研发占比投入被高估的可能;例如,当虹科技。

差异数值趋近于0,说明企业研发支出占比和实际投入金额较为相符;差异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研发支出占比虽然不高,但是实际研发投入金额较高,研发投入存在被低估的可能。例如,中微半导体。

举例而言,平均占比最高的占比为微芯生物59.46%,但三年累计投入研发金额为2.03亿元,排名20位。而平均研发占比为3.15%排名第49位的传音控股,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为16.96亿元,排名第一。

研发投入要结合研发实际投入、企业所处行业和发展阶段综合判断。例如,容白科技。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四、财务篇

1、从收入指标分析,3-10亿元企业过半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申报企业的收入呈正态分布,集中3-10亿之间,占比超过50%。20亿以上和2亿元以下的项目较少,占比不足20%,没有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以下的项目。

申报项目年均收入的平均数为9.74亿元,扣除深圳传音后年均收入的平均数为6.24亿元。

2018年度全部申报项目的平均收入为12.84亿元。具体到项目分析,深圳传音股份收入规模最大,2018年度营业收入为226亿元。北京龙软科技收入规模最小,2018年度营业收入为1.25亿元。

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3家,占比26%。具体如下: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2、从利润指标分析,年均利润均值超8000万元,近1年利润均值过亿元

归母净利润报告期平均水平在8200万元,2018年度平均值为1.32亿元。归母净利润最高的是传音科技12.24亿元,最低的是和舰芯片-1.47亿元。

2018年度归母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共计19家,占比38%。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3、从ROE指标分析,均值超20%

报告期ROE平均值为21.26%,2018年度ROE平均水平为22.19%。2018年度ROE超过20%的企业共有25家。2018年度ROE水平最高的是中科星图65.77%,最低的是和舰芯片-3.37%。科创板项目总体ROE水平较高,反映出较好的盈利能力。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4、从成长性分析,收入年均增速达48%,利润增速近150%

申报企业报告期收入平均增速为48.21%,其中年均增速超过50%的企业共有18家,占比36%。收入增速最高是的木瓜移动,平均增速为196.70%,增速最低的为申联生物,年平均增速为1.96%。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为138.84%,其中年均增速超过50%的企业共有27家,占比54%。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5、从经营性现金流分析,报告期累计均值超4亿元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年度累计平均值为4.02亿元,2018年度均值为2.15亿元。三年累计超过1亿元的企业共计28家。占比56%。累计现金流最高的企业为和舰芯片,累计现金流为73.86亿元;最低的为容白科技,累计现金为-12.43亿元。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经营活动现金流能较好地反应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跟企业所处行业及产业链地位有较强的关联。

下列是按照报告期累计现金流排名和年均净利润排名对现有科创板项目所做的分析:

差异排名数值越小,说明现金流水平越高而净利润水平越低,说明企业实际上拥有较好的现金流入,但由于重资产投入折旧大等原因而未能体现在利润表中。例如,和舰芯片。

差异排名趋近于0,则说明企业的现金流入水平和利润水平较为相符。例如传音控股。

差异排名数值越大,则说明企业账面盈利能力虽然好,但由于应收账款或者存货占用资金较严重(可能是因为企业处于快速扩张期,也可能是因为企业在产业链上相对弱势的表现)等原因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财务风险较高。例如容白科技。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独家】全景大数据,带你深入了解50家科创板企业指数

6、从股东构成来,民营经济占绝对比例,外资其次,纯国资控股仅一家

从股东构成来看,民营控股企业数量为37家,占比为74%。外资控股企业为6家,占比为12%。无实控人企业5家。

纯国资控股企业仅1家中科星图,充分说明民营企业在新兴战略领域的布局前瞻性,凸显了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科创板对于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感谢关注“上海科创板”获取更多科创板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