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华为是这么做的:让员工拼命,给员工加薪

导读:

如果绩效管理的导向是员工满意度和公平感,你会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

第一,员工永远不满意,并且给的越多越不满意。当欲望不断被满足,欲望容器就会不断膨胀。

第二,一讲公平,就永远没完没了,并且扯不清楚。

怎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华为是这么做的:让员工拼命,给员工加薪

一、需不需要绩效考核?

对于组织绩效而言,企业发展的最终是盈利,所以组织绩效是每个企业、每个组织无论何时都不可绕开的话题。

对于个人绩效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企业所采用的经营策略和企业性质而定。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更好,激励大家冲锋,重视考核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

如果一个企业绩效出发点和目的错了,绩效就会越来越失去它该有的价值和作用。

那么绩效考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个人的观点是:

1.对于经营而言,绩效首先是未来的赚钱工具,其次才是分钱工具

老板和员工之间似乎有着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老板希望自己赚的越来越多,员工期望自己的收入能不断上升。

但华为却有个好方法:三个人干五个人的工作,拿四个人的工资。

前提是,你的企业要实行薪酬制度,用绩效做工具,导向冲锋和未来目标,做大增量,把蛋糕做大,才能增加企业收入和员工收入。

怎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华为是这么做的:让员工拼命,给员工加薪

2.对于组织来说,绩效是激活组织、打造组织能力的工具

华为的绩效是赛马机制:让有意愿的马跑起来(易岗易薪),让跑起来的马跑得快(目标激励),让跑得快的马跑得远(长期激励)。

关于如何激活组织,华为的做法是10%强制淘汰。这是比选、用、育、留还厉害的杀手锏。

但我不建议每个企业都学这一招,因为企业要有足够多的后备人员、成熟并不依赖人的体系、足够的人才吸力等因素来支撑。

3.对于个人而言,绩效是帮助成长的工具,而不是与员工秋后算账的工具

有两个工作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1. 对于绩效优秀的人员,有没有把成功经验提炼出来,帮助绩效差的员工。
  2. 对于绩效差的人员,很多企业绩效仅仅成了算账或者批斗的工具,这有用吗?

如果一个人的绩效确实让组织或者管理者受不了,干脆一点,直接淘汰。如果你不干掉,就帮助他成长,而不是算账、批斗。

所以,我们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淘汰,要么帮助TA提升。

那些对绩效差的员工置之不理的方式,是对组织最大的浪费和不负责任。

怎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华为是这么做的:让员工拼命,给员工加薪

三、谁为绩效负责?

一位华为的高管分享说:任总有三个核心工作:文化(政治路线)、干部(选人用人)、分配(考核和激励)。

所以企业老板才是公司最大人力资源总监,才是绩效负责第一人,其次是业务部门,最后才是HR。如果一个老板向HR要绩效,最终很难有绩效。

绩效,要公平还是要效率?

在心理学有个定律,大家对自我认识有个普遍现象: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付出也比别人多,但回报却比别人低。

所以,一个组织是没办法谈公平的,因为公平都是相对的,这时绩效要导向绩效管理的本质——效率

怎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华为是这么做的:让员工拼命,给员工加薪

有了效率,员工收入增加了,满意度自然会增加,员工也会觉得公平一些,即便觉得不公平,但与外边企业一比较,自己的收入还算高,这样,他就感觉平衡多了。

启示:注意力在哪里,你的创造力就在那里,要利用这个绩效工具,牵引大家的注意力去创造;而不是一味追求公平,造成没完没了的氛围场域。

所以要把绩效导向创造价值,导向冲锋。如此,就容易越做越大。

推荐一种目前适合当下社会趋势能够成系统的的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方法

绩效考核融合薪酬的具体设计操作:

1、将岗位原工资分解到核心K指标上(K指标提取原则详见下文);

2、每个K指标从数据分析找到平衡点(详见下文);

3、每个指标超过平衡点即有奖励,低于平衡点即有压力;

4、每一个K指标:对于企业,是利润增长的渠道;对于员工,是工资增长的渠道;

5、从此,员工工资越高,企业利润也越高;

6、从此,员工和企业利益是趋同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一致的。

案例实操:

上述案例中销售部经理薪酬变革后的激励性薪酬模式,如下图:

怎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华为是这么做的:让员工拼命,给员工加薪

激励性薪酬设计关键点剖析(以K1销售额为例):

1、平衡点取值为历史过去12个月的历史均值

这家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为稳定。平衡点取历史均值,这个数据是之前员工做到的,以它为支点,超过了,代表员工做的比以往历史水平好,给与奖励;反之,就会少发;这样的考核没有对提出高要求,只是和自己过去对比,做的比过去好,还可以奖钱,这种考核员工内心是认可的;而且要做的比过去好了才加工资,也解决了老板被动加薪的困扰。避免了给员工增加了工资,干的活却还是一样的局面。

2、激励的力度

激励的力度可以通过刻度和尺度来调节:本案例是超过平衡点后,每多400元,奖励1.5,反之少发。激励的力度是否合理可以通过激励的幅度

来把控。

一般能直接反应经营结果的指标,激励的幅度在60%~80%左右是相对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