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DDGS“雙反”將撤銷,可靠嗎?

近日,先有市場傳聞稱中美貿易協議可能包括採購2000萬噸玉米,後據市場消息稱,酒精企業已經接到酒精協會通知,準備對美國DDGS“雙反”撤銷起訴的材料,引起市場對後續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放開的擔憂。

中美貿易談判向好預期及非洲豬瘟疫情對需求的打壓持續影響市場,4月至5月玉米播種面積需重點關注,跟蹤產量減少預期與需求下降預期之間的博弈。

貿易談判持續市場利空情緒蔓延

我國商務部於2016年1月12日發起對美DDGS“雙反”立案調查,分別於2016年9月23日和9月28日公佈了該案肯定性初裁裁定,2017年1月11日,商務部公佈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乾玉米酒糟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的最終裁定,決定自2017年1月12日起,對上述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稅率分別為42.2%~53.7%及11.2%~12.0%不等(均高於初步裁定的“雙反”稅率),徵收期限為5年。

近年來,美國DDGS一直是我國DDGS的主要進口來源。2013年我國DDGS進口400萬噸,美國佔比99.97%;2014年進口541萬噸,美國佔比99.96%;2015年進口682萬噸,美國佔比99.97%;2016年進口307萬噸,美國佔比99.97%;2017年進口39萬噸,美國佔比99.72%;2018年進口15萬噸,美國佔比99.51%。對美DDGS徵收“雙反”關稅後,進口量銳減,但美國DDGS仍佔總進口量的99%以上。

雖然近年我國DDGS進口數量銳減,但國內DDGS產量逐年增加,若中美貿易緩解,導致對美DDGS“雙反”解除,預計進口量峰值在700萬噸左右。

因國內DDGS產量提高,取消“雙反”後對進口DDGS的依存度短時間內難以達到前期峰值水平,因此峰值根據2015年進口量計算,未按照國內需求總量峰值計算。DDGS在飼料領域中對玉米和豆粕的替代比例分別為40%和52%,700萬噸DDGS摺合玉米約280萬噸。短期來看,對市場心態及後續預期的影響要大於取消對美DDGS“雙反”稅的實際影響。

非洲豬瘟影響飼料玉米消費減少

我國自2018年8月份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至今已8個月有餘,目前已涉及全國30個省區市。數據顯示,2月份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較疫情前(即2018年7月)下降約14%,非洲豬瘟波及範圍及影響已遠遠超過2006年至2007年的豬藍耳病(涉及全國22個省市,產能下降約7.5%)及2010年的豬O型口蹄疫(涉及全國8個省市,產能下降約4%)。

非洲豬瘟加速了生豬產能淘汰,豬價在2月見底後開始衝高,在看好後續豬價走勢及養殖利潤豐厚的誘惑下,膽大的養殖戶積極補欄,與非洲豬瘟賽跑,與時間賽跑,對養殖戶來說,跑在非洲豬瘟前出欄就會是暴利。目前估計全國豬飼料消費下降30%,按照豬飼料在飼料中佔比45%、飼料年消費玉米1.86億噸計算,對應玉米消費量減少約2500萬噸;按照禽料玉米需求增加8%~9%、摺合玉米約500萬噸計算,年度飼料玉米消費綜合預計減少約2000萬噸,但隨著非洲豬瘟疫情的繼續發展,豬飼料消費仍有繼續下降的空間。

儲拍賣延期市場心態或受提振

玉米市場中亦不乏利多消息炒作,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大豆、玉米補貼導向也使得種植戶今年會比去年更偏向於種植大豆,玉米種植面積存在下降預期。

拍賣延期一直是市場利多炒作的熱點,去年情況是新糧售完早、臨儲庫存大,拍賣提前開啟,而今年情況正好相反,基層售糧進度同比推遲,臨儲庫存壓力大幅下降,因此拍賣延期到6月份可能性較高,近日市場傳聞拍賣將延遲到7月份,且底價提升150元/噸,亦對階段性市場心態有所提振。

作者:孫昭君;來源:糧油市場報;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