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被精神病”事件:直覺思維下,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幫凶

這兩天除了被趙麗穎和馮紹峰刷屏之外,還有另外一則報道也吸足了眼球。

大學生劉剛(化名)自稱疑因“兩度換宿舍”而被強制送入洛陽市精神衛生中心治療134天。

從被強制入院的那一天起,劉剛在精神病院經歷了電擊、強制喂藥等治療,還曾被護工毆打過。

但在隨後的檢查結果中顯示,劉剛“不是精神病”。

微博上,早已習慣了“劇情反轉”的網友也都直呼“不可思議”,畢竟這種荒唐的情節比電影還要狗血,但卻真實地在現實中上演了。

我們不禁要問:一個正常人,是怎樣“被精神病”的?難道我們連自己是不是精神病都無法證明了嗎?

01

事情的經過在表面上來看似乎並不複雜。

因為要參加暑期實踐,劉剛暑假沒有回家,但一不小心,他把自己的手機卡弄丟了。

學院團總支書記陳貫安聯繫到劉剛的母親,稱劉剛失蹤了。

劉母趕到學校後,陳貫安又告訴劉母,劉剛精神有些問題,讓她去找附近的醫院看看。

劉母隨後聯繫到洛陽市精神衛生中心,洛陽市精神衛生中心第五科副主任徐民從告訴劉母,醫院可以派車去看一下。

就這樣,在劉剛不同意的情況下,洛陽市精神衛生中心的人將他雙手反綁,強制帶上車,而他年邁的母親則被這一幕嚇哭了。

一個被嚇壞了的母親,一個反抗失敗的大學生,一個“好心提醒”的團書記,一個“診療規範”的醫生,就這樣共同為我們上演了一出荒誕無比的鬧劇。

在這出鬧劇裡,似乎每個人都是無辜的,又似乎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點小錯誤,可是,已經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究竟又該由誰來負責?

02

其實,我國法律在“精神病”方面的規定還是比較明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明確規定:

不得違背本人意志進行確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礙的醫學檢查;

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發生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其近親屬、所在單位、當地公安機關應當立即採取措施予以制止,並將其送往醫療機構進行精神障礙診斷;

患者或者其監護人對需要住院治療的診斷結論有異議,不同意對患者實施住院治療的,可以要求再次診斷和鑑定。

在法律層面上,“被精神病”現象至少看上去不會那麼輕易地發生,就這次事件來說,怎麼也得經由劉剛本人同意,或者在有現實危害性的情況下經由劉母同意,如果有異議,劉剛還可以要求再次診斷和鑑定。

相信無論是哪一個環節規範起來,都足矣避免這個事情的發生。無奈的是,法律竟然在現實面前成為了一紙空文。

在網上搜索“被精神病”等關鍵詞,我們發現劉剛事件真的並非個案,一樁樁、一件件的報道著實讓人震驚。

2005年,上海億萬富豪陳立被妻子朱賽琴召來的10名警察,強行送進楊浦區精神病衛生中心,關了6天。

2006年,大學畢業生鄒宜均的母親和二哥為搶奪財產,將其綁入精神病院,關了五天後又被轉到中山一所醫院關了三個月。

某知乎網友稱,她被父母長期囚禁在家,並強制送入精神病院長達七年之久。在此之前,她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又申請了奧地利克拉根福大學的臨床語言學博士學位。

無論你是富豪還是學霸,哪怕你只是一個普通的正常人,一旦不幸被人送進精神病院,想要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幾乎成為了不可能的事。

劉剛說,在精神病院裡,人會陷入一個怪圈,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沒病,卻沒法證明自己是個正常人;如果你要是乖乖接受治療,又證明了你確實有病。

這就像我們一直在遵循的某種“社會規範”,雖然有時明知存在不合理性,卻始終無法打破它的禁錮。

03

心理學上有個非常著名的“三隻猴子吃香蕉”的實驗:

心理學家把三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在籠子的中央掛著一串香蕉,並且設定了一個規則——任何一隻猴子去拿香蕉,另外兩隻猴子就會被電擊。

很快,猴子們就學會了,拿香蕉是一個會給猴子群體帶來麻煩的行為,所以只要有一隻猴子試圖去拿香蕉,另外兩隻猴子就會制止它甚至將它暴打一頓。

久而久之,三隻猴子就都學會了這一規則。其實,這本質上就是社會規範的起源。

一方面,為了適於生存,我們在頭腦裡保存了無數的規則和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我們卻很少去探究每一條規則背後的邏輯和它適用的情景。

就如同這個實驗的後續,當心理學家用一隻新猴子替換掉其中一隻老猴子時,留下的老猴子會制止甚至毆打新猴子,以阻止它去拿籠子裡的香蕉。

當老猴子一隻一隻地被新猴子替換掉後,不可以拿香蕉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誰要是敢去拿香蕉,就會遭到另外兩隻猴子的攻擊,雖然新猴子並不知道,香蕉為什麼不能拿。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卡尼曼曾說:人都會假定自己的思維是理性的,但是人的大多數行為都是非理性的。

實際上,我們做著很多自認為有道理、有邏輯、有理性的事,往往依靠的都是自己的直覺。

04

什麼是直覺?

直覺,就是不需要經過思考,直接就會出現的想法、信念、感覺或者偏好。

它可以讓人快速做出判斷、採取行動,但卻無法在高速變化的現代社會指導我們的決定。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光天化日之下搶孩子的新聞。

有個年輕媽媽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就在這時,一個老女人上來,指著年輕媽媽就說:“她在這裡!”

然後,一個長相斯文白淨的小夥子上來就給了年輕媽媽一巴掌,把年輕媽媽打的暈頭轉向,嘴裡還一直唸叨:“孩子生著病,你還帶出來。”

年輕媽媽被打的退後幾步,絆倒在臺階上。

然後那個老女人就一邊抱小孩,一邊嘮叨說,“孩子都生病了,你還帶出來,真是的,哪有這樣的媽媽啊!”

隨後那個男的就跟老女人說:“走,趕緊帶孩子去醫院看病。”老女人就抱著孩子上了男人騎的摩托,飛快地走了。

那個年輕媽媽在地上哭喊說不認識他們,結果也沒人管,大家都以為那是家庭內部矛盾。

直到孩子都沒影了,年輕媽媽哭的都沒氣了,大家才知道孩子是被搶走了。

明明是帶著自己的孩子,可是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只是因為出現了其他人的說辭,就無法證明孩子是自己的,想想都覺得可怕。

而圍觀群眾的直覺卻告訴他們“可能這是家庭內部矛盾”,所以大家都袖手旁觀。

同樣的,在劉剛“被精神病”的時候,參與者和圍觀的每一個人也都覺得“他有精神病”,根本沒有用理性思維去考慮,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有時,我們體驗到的世界並不是它原來的樣子;我們感受到的只是一個經過修改的簡化版本。

05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生活、學習還是育兒,都要時刻警惕自己對直覺的依賴,否則一不小心我們就會犯錯,甚至成為犯錯者的“幫兇”。

艾薩克·阿西莫夫曾說:不論事情有多瘋狂和荒謬,只要有證據,我就願意相信。但是,事情越是瘋狂荒謬,證據就必須越紮實可靠。

事實上,我們從來都沒有養成運用證據去驗證某個事實的習慣,就如同我們從來都是憑藉直覺做事,而自覺忽略理性思維一樣。

最近在朋友圈裡突然冒出了一款“黑科技”——戴森捲髮棒,這款號稱“捲髮器找頭髮”的神器一上市,就惹得眾多長髮美女趨之若鶩。甚至鋼鐵直男也沒能倖免。

考驗愛情的時候到了!考驗錢包的時候到了!考驗手速的時候到了!

於是乎,我們看到,京東售罄、阿里售罄,那些沒有搶到的妹子或是捶胸頓足或是捶打老公,更有甚者直接提出分手、絕交。

可是,它只是一個捲髮棒而已,在跟風搶購的同時,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它真的像宣傳一樣那麼神奇?”“我真的需要這款神器提升形象?”“家裡的捲髮棒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還沒等到認真地回答自己,網上就已經有了實測結果,不出意料,又一次劇情反轉。

有網友說“吹風功能和幾十塊的吹風機沒什麼不同”,也有人說“即便取非常小的一束頭髮,它依舊無法吸住頭髮”,還有人說“在網上看了一個神奇的視頻,但把神器拿在手裡卻不知道它神奇在哪裡”。

失去了理性思維,我們頭腦一熱就會忘記自己正在做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嘗試著,用科學的理性思維代替感性的直覺思維,否則類似的錯誤難保將再一次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