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各地在回顾自身发展,砥砺前行,南昌高新区创建于1991年,截至目前,已有28个年头。

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28个寒暑,高新区终从一片荒芜走到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带动区、科技创新的示范引领区、绿色崛起的样板先行区、生态科技新城。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介会高新区唱主角

作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创新强园,成为全省开发区的龙头——主营业收入率先突破2000亿元,聚集25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在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上升到第40位。

目前,南昌市五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光伏、大飞机及零部件、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和新医药)中,有四个在南昌高新区;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航空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锂电及电动汽车、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南昌高新区集聚发展了六个。

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南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东莞市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殷美根出席并致辞,而在此次的推介会上,高新区是推介会焦点。

殷美根书记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一直以来是南昌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

2018年以来,高新区引进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58个,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会上,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德辉向与会企业发出邀请,诚挚欢迎各地客商来高新发展,高新区将努力创建“你投资、我铺路、你创业、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

产业是根本,产城是归宿

产业,是高新区之根本;产城一体,则是高新区的归宿。

有了欣欣向荣的产业及不断融入高新区的企业,高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繁荣。但缺少人,无论是居住还是办公人群,这个区也就缺少生机,也不足称为一个新城。

但南昌高新区,其发展有目共睹。

生态建设。高新区坚持“绿色招商”,实行环保一票否则制。占地2600亩的艾溪湖湿地公园,18万平方公里的瑶湖森林公园,属于南昌人民的“马尔代夫”,这些都是高新区的绿色生态名片,且在不久的将来,鱼尾洲公园(位于高新区艾溪湖以北,东临明山一渠,西临吴公庙路,南临艾溪湖北路,北临明山二渠)也将为南昌市民呈现另一个休闲好去处。

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房企开发。产城一体在于人,城市要有人才有活力。近年来,越来越多房企东进,“围攻”高新。如蓝光、新力、恒大、联发、华邦、正荣、碧桂园、旭辉等知名房企,纷纷落地。

房价是判定一个区域发展的晴雨表。红谷滩作为CBD中心,寸土寸金,房价高就不说,且新建商品住宅也一房难求;九龙湖新城,发展才几年,房价也节节攀升;高新房价也不敢示弱,9930元/平的楼面价曾轰动一时,万元盘比比皆是且热销,一个区域的未来,就看有多少人追从,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人买房安家。

科学布局功能区。昌东企业总部经济带、紫阳大道特色商业街区、约80万方商业综合体,环艾溪湖而设。

昌东企业总部经济带,齐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公司总部(中节能国际中心)、江铜集团研发总部(江铜国际广场)、江西省信用联社总部、众一集团总部基地等等,还有绿地中心、华新云中城、泰豪科技广场、央企航天科工集团航天大厦等项目环伺,商业氛围渐浓,高新产业势头猛进,其商业办公物业必将火爆。

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网友发问,为何选昌东作为企业总部经济带?其一、办公环境绝佳,艾溪湖巨幕湖景,激发办公创意,打造属于高新区的生态办公;其二、商业氛围,写字楼办公物业较为齐全;其三,除艾溪湖大桥和地铁1号线,艾溪湖隧道和地铁3号线东延工程也即将启动,直接连通艾溪湖东岸(以中节能为中心的商业办公区)和老城区;其四,昌东毗邻南昌“东大门”,对外来客商而言很便利,且与南昌老城区通过隧道和地铁无缝对接,地理位置很有优势。

南昌强力推介高新区,高新进入“艾溪湖”时代

最最重要的一点,政府的重心在此,据悉,高新管委会将搬迁至中节能国际中心2#办公楼,政府部门的搬迁,对企业总部经济带的企业也是一大利好,极大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

而对于高新管委会的搬迁时间,记者采访了高新区宣传处负责人,该负责人并未给出具体时间,但婉言,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今年年底,但管委会搬迁是势在必行,而且确定是中节能国际中心。

创新创业需要人气财气和活力

近年来,中科院、省科学院、南昌大学等15所高校院所,2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先后落户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创业梦想街区已入驻微软、网易、腾讯、阿里巴巴菜鸟等30余家互联网企业。

“创新创业,一要人气,二要财气,三要活力。”南昌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局局长刘用强说。高新区已经引进了中航天503所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航江西研究院、航天科创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实验室、中科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一批重点研发平台;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2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3个、博士后工作站17家、院士工作站13个。

产业扶持我们是认真的!

筑巢引凤凰,首先提供优越的商业氛围,让外来客商有进入该区发展的意愿,其次,良好的产业政策扶持是关键。

新认定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一次性奖励50万元;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次性奖励300万元;企业每年享受贴息最高可达5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或国家发明特等奖,奖励100万元……

对于人才,高新区更为重视,目前已制定“人才计划”,未来五年将安排20亿元人才发展经费,高精尖人才创业项目最高可提供1亿元创业项目资助等。入选“高精尖人才”引领工程的创新领军人才短期项目,高新区将给予企业实际支付计税薪酬的50%资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资助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产业是根本,人才是关键,产城是归宿,而企业总部是这个区的经济展示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