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上下功夫,中山火炬区重塑主引擎力量

4月16日下午,国家健康基地内举行了一个签约仪式——一类新药“利他唑酮”项目落户火炬开发区。

这看似平常的招引项目,背后却大有文章:一类新药代表着药物研究发展的最高水平,此次落户的超级抗生素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目前在国内外均未上市。一旦研发成功,将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利他唑酮”项目的落户,无疑给该区的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新想象。

2020年,火炬区迎来成立30周年的新命题。站在新的起点上,火炬区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国家级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机遇在哪儿?

“三十而立的青壮年,要担当家庭顶梁柱,为全市发展多作贡献。”4月15日,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一行到火炬开发区,强调火炬区是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是引领全市高质量崛起的“火车头”。赖泽华指出,今年是大考之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异乎寻常,火炬区上下必须全力以赴,以焕然一新的精气神,助力全市发展稳住基本盘、开创新局面。

从推动企业“满血复活”的复工复产“黄金四条”,到“3·28”引进8个含金量高的产业直投项目,再到与国字号四大行推出政银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400亿元联合授信……2020年首季,火炬区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做好、做实“高”“新”文章。

在“高新”上下功夫,中山火炬区重塑主引擎力量

2020年,火炬开发区迎来成立30周年的新命题。

A 迎来二次创业

“三十而立”喊出“发展七问”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治理大考,中山迎来“打赢经济翻身仗、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之开局,火炬区迎来“三十而立”“二次创业”新命题。三重坐标叠加之下,火炬区的2020年开局尤为关键。

梳理火炬区今年以来的复工复产行动可以发现,“转危为机”“占得先机”的紧迫感始终贯穿该区工作始终。中山市委副书记、火炬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表示,“挑战永远是更好的机遇”。在他看来,火炬区正处在“五年定百年”的挑战赛中,只要敢拼敢闯、真抓实干,火炬区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

今年3月,火炬区反复审视当前的困难,梳理出“发展七问”,并开出了“药方”:

支撑作用哪里来?要在发展格局上解放思想,谋定而动,保持定力,抓住重点,开足马力,在推动高质量崛起的同时,推动经济指标企稳回升。

土地从哪里来?要统筹全区土地资源整合,解决好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升发展质量和后劲。

产业升级后劲从哪里来?要围绕光电、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多招一些投资大、效益好、技术高、用地少、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培育一批与火炬区优势相配套的服务业新业态,提升金融生态,带动产业升级。

基础建设怎么办?要立足于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交通生活圈的定位,谋划研究对接深中通道,改善区内道路建设和节点,加大居民生活设施配套,提高区域基础设施能级和容量,道路建设、学校建设、环境建设,都要打赢翻身仗。

民生保障哪里来?要强化民生保障工程,充实各领域惠民体系,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品质,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

钱从哪里来?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能省则省,但对一些事关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事项,也要树立“有多少事筹多少钱”的思维,以大融资大投入推动大建设大发展。

精气神从哪里来?要完善考核机制,强化正风肃纪,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共同营造人人“干事有激情、创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业绩有展示”的良好氛围。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陈文锋表示,接下来,火炬区要大胆创新解难题,披荆斩棘向前冲,努力开启火炬区的“二次创业”。

B 反思固有模式依赖

重塑“高”“新”格局

16日当天签约的一类新药“利他唑酮”项目方广东金城金素制药有限公司是全球抗生素领先企业、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也是火炬开发区在今年“3·18”经贸交流会上的上台签约项目。火炬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宇健介绍,以上市公司金城医药集团作为依托,该项目今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除此一类新药外,金城医药还有2个二类新药在一期临床试验,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

金城金素总经理周白水介绍,2016年底落户健康基地之后,金城金素与基地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对接,健康基地浓厚的产业氛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给金城金素注入了充足的发展信心。短短3年多时间,金城金素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爆发出强劲的动力,研发工作快速结出硕果。此次签约的一类新药“利他唑酮”,正是公司落户健康基地之后孵化的新项目。

据悉,“利他唑酮”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十二五”第四批课题,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2019年12月,金城金素全资子公司广东赛法洛药业购买了该项目的全部权益,包括化合物专利在内的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利他唑酮是一种新化合物结构抗菌素,在国内及国外均未上市,属于化学药品1类。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目前正在准备开展一期临床。

周白水介绍,按照金城金素的发展计划,今年年内,将启动“利他唑酮”一期临床实验,争取5年内完成该项目一、二、三期临床试验,并尽快推动项目实现产业化。未来,金城金素还将有更多创新药研发成果落地健康基地。

未来5年,正是中山深度拥抱深中通道的大桥时代。作为火炬区三大战略性发展产业之一,健康产业在疫情的影响下逆市上扬,健康基地3月恢复产能单月实现产值10.62亿元,比增14%。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在中山市新冠肺炎防治科技攻关预立项项目名单中,火炬区的企业占了75%,其中大部分为生物医药企业,也有智能制造企业。

在疫情考验下突围而出,不仅需要善于抓住机遇的市场嗅觉,更需要扎实的科研攻关能力。火炬区发出“发展七问”,是对固有模式依赖的反思。“不‘高’不‘新’,项目一个不要”——从该区今年“3·28”招商引资项目可以看出,火炬区沉下心来布局高技术产业,是放弃了一部分见效快的低技术企业的:一心“重本”发展高科技企业,忍痛“割肉”过渡加工类、污染类、限制类企业。为了真正把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做起来,火炬区下定决心重塑产业格局,将重点放在“高新”这篇文章上,耐心把产业版图布局好,只为将来更为长远的打算:进一步打造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实施三大产业集群强链补链行动。

C 优化金融生态

把资本用在高新产业上

围绕“高新”这篇文章,涵盖招商引资、土地整备、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正在火炬区铺开。

4月8日上午,火炬区“双创”工作汇报暨2020年政银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该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举行。这是今年春节以来,继撬动50亿“抗疫贷”之后,火炬开发区推出的又一大金融扶持举措,将聚焦全区创新创业进行大力、精准扶持,深入谋划“高新”文章。

作为金融配套,包括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平台也将迎来全新的局面。在2020年政银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四家银行集体发力,对火炬区授信意向总额达1400亿元。

“我们对湾区时代的中山发展很有信心,更看火炬区的潜力。”有签约银行代表表示,火炬区决心重塑高新产业格局,金融机构也有信心、有意愿把资本用在“刀刃”上,真正把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做起来。

而作为发展的引擎,如何推动“双创”工作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今年火炬区的重点。

2017年6月,火炬区获批第二批国家级“双创”区域示范基地,目前拥有市级以上孵化器及众创空间19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5家、市级8家。包括联合光电、康方生物等在内的明星企业,就是从火炬区的孵化平台中走出来的。当前,该区孵化规模位居中山全市前列,集聚了全市四成以上的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拥有规模超1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发布《2019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评估结果》,火炬区获得82.4分,在全国30个“高新区和经开区”的区域类基地中排名第8,在广东省5个区域类基地中排名第3。

不仅是全市创新创业的热土,更是大湾区高新项目投资的集中地。作为中山市三大平台之一,火炬区既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也是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深中产业拓展走廊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位置。为进一步提升发展效能,火炬区2019年工作总结暨奋战2020年工作部署大会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与开发区优势相配套的服务业新业态,提升金融的堆头与生态,带动产业升级。

D 打造万亩产业总部带

做实深中产业拓展走廊

“项目落地速度就是用来‘破’的,今年要率先从‘拿地即动工’的挑战干起。”火炬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的中山市经贸交流会上,火炬区所释放的产业布局信号极为明显:不惜“重本”发展高科技企业,忍痛“割肉”过渡加工类、污染类、限制类企业。作为土地配套,该区计划年内整备产业属地1000亩,三年连片打造3000亩,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打造万亩产业总部带。

“‘十四五’期间一万亩产业总部带不够,我们就打造两万亩、三万亩,目标就是要把高质量产业链完完整整地落户下来,在火炬区生根成长。”陈文锋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火炬区将从六大领域入手,打好重振虎威、二次创业的开局战。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再崛起方面,火炬区将大力建设大平台,全力推进鲤鱼工业园为核心的湾西智谷以及岐江新城轨道站场、科技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主动对接深圳科技创新资源,打造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高品质产业承载区;在推动高质量城市建设再更新方面,则通过大力破解土地碎片之困,为大项目落地做好资源支撑,并全面完善对外交通路网和轨道网,围绕深中通道、高铁中山站等重要交通路网,构建多层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在推动深化改革再提效方面,将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优化机构职能配置,构建精简高效管理体制,并强化稳企安商,推动企业代表制度常态化运作,做好企业“服务员”;在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再提质方面,则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整治,加快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在推动民生福祉再提升方面,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五个美丽”建设,提升宜居环境水平,大力推进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

除了六大举措,火炬区今年还明确了“1”个重点——作风建设年。当前,火炬区党工委向全区干部提出一个号召,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督促检查=0”“好思路+不行动=0”“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抓住想要做的事+做出预期的成果=成功”。重整行装的火炬区,在真抓落实方面也下了真功夫。

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努力把火炬开发区打造成“创新发展的主引擎”“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先行示范区”“一流国家级高新区”。围绕上述目标,火炬区如何在寻找产业升级后劲、提升创新发展动能方面出实招,这是火炬区作为中山“当家人”、必须要回答好的“未来在哪里、希望在哪里、出路在哪里”的时代考题。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何伟楠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罗丽娟;何伟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