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二、姓氏讀音

拼音:mǎ

注音: ㄇㄚˇ

繁體字: 馬

漢字結構: 單一結構

造字法:馬

簡體部首: 馬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五筆86:CNNG

五筆98:CGD

UniCode:U+9A6C

四角號碼:77127

倉頡:NVSM

GBK編碼:C2ED

規範漢字編號: 0072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的部首筆畫: 3

總筆畫: 3

筆 順: 折折橫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大:馬蜂。馬勺。

姓。

三、姓氏起源

1、出自嬴姓,出自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後趙奢的封地馬服,屬於以居邑名為氏。

舜帝時候,伯益因幫禹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被舜賜姓贏氏,贏姓出現,舜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舜帝,姚姓,舜,以地取姓為姚,其後代即以姚為姓。馬服本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塊土地,位於今天河北省邯鄲市西北的紫山。戰國時趙國大將趙奢於公元前270年率軍在秦、趙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趙惠文王因此把馬服一地分封給趙奢,並賜其號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職位相等。趙奢的子孫後代便以“馬服”為姓,後又改為單姓“馬”。此後,馬家後代又在西漢武帝時期從馬服遷到了當時的右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定居下來,所以《姓譜》一書中記載說,“馬”姓的發源地是扶風。 後來,馬服氏又省文簡化為單姓,稱馬氏。該支馬氏族人主要居住在趙國都城邯鄲一帶,後逐漸遷往各地,世代相傳至今。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2、源於官位。

(1)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馬質,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馬質,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位,專職掌管馬匹的徵收,並負責檢驗馬匹的質量。 在典籍《周禮·夏官·馬質》中記載:“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在馬質的後裔子孫中,把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馬質氏,後來簡化為單姓馬氏,世世代代相傳至今,也是歷史久遠古老的姓氏之一。

(2)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官吏巫馬,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巫馬,是春秋時期楚國設置的一種官位,專門負責給馬匹治病。古代,巫、醫同義,因此稱巫馬。在典籍《周禮·地官·巫馬》中記載:“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就相當於今天的獸醫。在巫馬的後裔子孫中,把先祖官職稱謂拿來作為為姓氏者,稱巫馬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馬氏、巫氏,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3)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官吏廋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廋人,全稱位馬廋人,是春秋時期由魯國開始設置的一種官位,後齊國、晉國、燕國、秦國等大國中亦設有該官職,專職掌管飼養、訓練馬匹,並負責教導軍士、官吏們如何騎馭馬匹,後位各諸侯國中軍隊中普遍擁有的官稱。在典籍《周禮·地官·廋人》中記載:“廋人,掌十二閒之政,敎以阜馬。” 在馬廋人的後裔子孫中,還有用先祖官職稱謂來為姓氏者,稱馬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4)出自兩週至秦、漢時期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司馬,傳說是由遠古五帝之一的少昊氏所設置的官稱,商王朝時期的馬正之官職,在西周時期發展改良為司馬,全稱為“夏官司馬”,俗稱“大司馬”,為王朝重臣六卿之一,主管王朝對外的諸多軍事事務。在典籍《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記載:“司馬,謂總武事也。” 在司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馬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馬氏者,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3、源於改姓。

(1)出自漢朝大司徒馬矢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改姓為氏。漢朝有個大司徒叫馬宮,他本為複姓馬矢氏,後馬宮以仕學名揚,遂省文去“馬矢”中的“矢”而改單姓馬氏,其後裔子孫世代相傳至今。

(2)出自他姓改馬姓。如漢代有漢戚人馬宮,本姓馬矢,至馬宮以仕學顯,改姓馬。兩晉之後大量司馬氏改為單姓馬姓。元末明初阿拉伯傳教士哈木則巴巴從西亞來到東鄉龍山(現甘肅省東鄉縣坪莊鄉哈木則嶺村)定居,並在周圍傳播伊斯蘭教教義,在哈木則巴巴的影響下,龍家山周圍先後有八坊(亦有人稱為八姓或八村)的北方少數民族(其中有些村子人可能是藏族人)皈依伊斯蘭教,這些少數民族人改信伊斯蘭教後逐漸融入東鄉族之中,其中的絕大部分人仍保留了原來的姓氏,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改姓,如其中的東鄉縣賈家村 賈姓少數民族人改信伊斯蘭教後改掉了原來的姓氏而改姓馬,時至今日,賈家村已無賈姓人而只有馬姓人了。

(3)又據《姓氏考略》載,元代禮部尚書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馬步指揮使,而改姓“馬”,名祖常。回族中的“馬”姓是“馬”姓來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說: “十個回回九姓馬,另外還有沙、喇、哈”。用這句俗語概括回族的姓,雖不十分準確,但大體符合事實。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4、源於少數民族。

(1)源於回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姓,回族中馬姓這麼多,主要與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譯,特別是與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譯有關,因為馬與穆諧音,所以明代許多著述中都將穆罕默德譯作馬哈麻。這種譯法對清代及後代影響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記》、魏源《海國圖志》等均將人名中的首音“穆”譯為“馬”。甚至有人稱穆罕默德為“馬聖人”。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再加上“馬”姓是皇帝賜姓,回族又不似漢族那麼重視姓氏譜系,而是可以自由選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選用了“馬”姓,大大增加了“馬”姓的人數。

(2)出自清代,滿族人中的馬佳氏,改姓為馬。在中國東北聚集著許多滿族馬姓,努爾哈赤建立金國後,在八旗中就有許多滿族馬姓。滿族的馬姓跟地名有關,據說在西漢時期,在當今的吉林省境內,有一個夫國,這個國呢,他們也是以養名馬出名,而且他們還把官叫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為官名,遷入這個地區的女真族,都以這個地名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5、據《姓氏考略》記載,西域古有“馬”姓,後西域有姓“馬”者入內地,即以“馬”為姓。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四、得姓始祖

趙奢即為中華馬氏的始祖,邯鄲即是中華馬姓的祖源地。因趙奢死後葬於今天邯鄲縣三陵鄉的紫山,因此紫山又稱馬服山,是世界馬姓祖山。

在遠古的舜帝時代,東夷部落首領伯益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賜姓為嬴姓,伯益的後代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趙城。戰國初期,趙衰子聯合魏氏、韓氏瓜分晉國後,建立了趙國。當時,趙國公子趙奢(趙武靈王的裔孫)能文能武,以善於用兵而著稱。趙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趙奢奉命抗擊秦軍的進攻而大獲全勝,因戰功卓著被趙惠文王封在馬服(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北),稱為馬服君,他死後便葬在封邑。他的子孫最初以“馬服”為其姓氏,後去掉“服”字,稱為馬姓。趙奢從而就成了馬姓的得姓始祖。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五、人口分佈

馬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四位,人口約1846.1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15%左右。

漢族馬姓最初發祥於春秋戰國時代的河北省邯鄲市一帶。在戰國末期,馬姓子孫就已有一些遷居陝西省關中,在此後的時期內,馬姓不斷得以發展,並且有許多成為當朝高官。家族逐漸得以興旺,並且最終使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茂陵)成為馬氏的發展繁衍中心。兩漢至南北朝時期,馬姓除在扶風茂陵成為望族外,還分佈於今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甘肅、江蘇、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時漢代時期,馬姓宗族大舉西遷到西北地區,後來再度東遷到黃淮地區。

唐朝末年,王潮、王審知入閩,有河南馬姓人隨同前住,在福 建安家落戶,後發展成為大族。許州鄢陵(今屬河南省)人馬殷從軍作戰,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被封為王,建立楚國,包括現今湖 南全省,廣西大部及廣東、貴州部分地區,從而使馬姓在廣大的地區內得到巨大發展,分佈於各地。宋代以後,閩、粵地區馬姓逐漸增多,到了明代,馬姓族人得以進一步發展。

至清代後期,馬姓開始有些移居於臺灣省,進而又遠徙外國。中國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馬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3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國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姓人口為1198萬人,佔總人口1.06%,排名第17位。 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馬姓人口由78萬激增到近1250萬,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來計算,人口增長了13倍。馬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馬姓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12.7%)、河北(11%)、山西(8.9%)、江蘇(8.8%)四省,大約佔全國馬姓總人口的41.4%;其次分佈於四川(6.8%)、安徽(5.9%)、遼寧(5.8%)、陝西(5.7%)、黑龍江(4.8%)、山東(4.8%),六省的馬姓又集中了33.8%。河南為馬姓第一大省,佔河南省總人口的1.6%。黃河流域以及東北三省,約佔國土面積的23.8%,馬姓人口有749萬,約佔全國馬姓人口的59.4%。黃河和長江之間的省份、寧夏大部、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內蒙古西部、新疆烏魯木齊地區是馬姓人口較多的地區,約佔國土面積的27.8%,馬姓有414萬,約佔全國馬姓人口的33%。其他地區是馬姓分佈較少的區域,約佔國土面積的48.4%,馬姓有97萬,約佔馬姓總人口的7.7%。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六、家譜文獻

滿族,馬佳部馬氏族譜四卷,(清)馬延喜,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

馬氏宗譜,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遠陽馬氏家譜,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馬氏家譜,清朝年間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

繁陽,馬氏宗譜十九卷,(民國)馬驥如,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會稽,馬氏分支宗譜十卷,(民國)馬伯聲,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誠忍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縣,鄞東盛墊橋馬氏宗譜四卷,(民國)石紹祺,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存德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縣,四明馬氏縣東派支譜兩卷,(清)馬辰陔,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純德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海寧朱馬氏家乘八卷,(清)朱惟陽,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惇遠堂刻,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增補印本

遼寧,馬佳氏三修族譜四捲圖一卷,(民國)馬延喜,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京華印刷局排印本

山西介休,張蘭鎮馬氏族譜,(清)馬書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西柳林,西秦扶風馬氏家譜》,清康熙二十九年修,抄本,2冊

遼寧本溪,馬氏譜單一卷,

河北, 馬氏族譜,(清)馬毓椿、馬斡臣等,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青縣, 崇倫堂馬氏八修宗譜二十三卷,(民國)馬步瀛,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鉛印本二十四冊

河北,河北東光馬氏家乘,(民國)馬春晟、馬春垌等十,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東光馬氏家乘附補遺,(清)馬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睇眩堂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東光馬氏家族乘附補遺,(清)馬德潛,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睇眩堂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大城馬譜一幅,(清)馬日興,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廊坊,東安馬氏家譜稿,(清)馬鍾誘,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廊坊,安次得勝口馬氏家譜稿,(清)馬鍾誘,味古堂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廊坊,安次得勝口馬氏家譜,(民國)馬鍾誘,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鉛印本

河北豐潤,河北豐潤馬氏家譜,(民國)馬懷義,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鉛印本

莆田,馬氏族譜,(民國)馬俊光,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

東陽,茂陵馬氏宗譜,作者不詳,民國十三年(1924年)木活字本

河北廣平,馬氏族譜,(明)馬顯修,萬曆年間木刻本,1冊

江西樂平,扶風馬氏宗譜》,馬許周、馬春芳總理,馬元拱主修,民國十四年修纂,1994年排印本,1冊

.江西樂平,扶風馬氏宗譜》,馬聲有、馬步援等人修纂,民國二十七年重修,木刻本,1冊,存卷1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七、郡望堂號

郡望

馬姓主要郡望有:扶風郡 、京兆郡、臨安郡、西河郡、廣陵郡、華陰郡、正平郡。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堂號

銅柱堂:漢伏波將軍馬援徵阯,勝利後,在交阯立銅柱表功。到了唐朝,馬援的後裔馬總做安南都護,在原漢立銅柱的地方又立了兩根銅柱,鑄上了

絳紗堂:漢校書郎中馬融,才高博洽,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餘人。他在教室裡設絳紗帳,前授生徒,後設女樂。弟子都專心聽講,沒有人顧盼女樂。

主要堂號有:“扶風堂”、“駟德堂”、“回升堂”、“孝後堂”、“睇眩堂”、“唏眩堂”、“寶善堂”、“體仁堂”、“志誠堂”、“聚未堂”、“忠孝堂”、“樹德堂”、“裕本堂”、“誠忍堂”、“刻鵠堂”、“善述堂”、“書誠堂”、“敦遠堂”、“存德堂”、“文英堂”、“監茲堂”、“公明堂”、“衍慶堂”、“樂真堂”、“敦悅堂”、“靜業堂”、“藏拙堂”、“青雲堂”、“絳帳堂”、“伏波堂”等。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八、字輩排行

陝西神木、秦川、山西羅峪口馬氏一支字輩:“茂兆世學子惠明義福照光榮”。

陝西陝南馬氏一支字輩:“文成登元良玉啟英進昌忠孝全富貴永遠正朝堂”。

陝西榆林馬氏一支字輩:“金文玉丕振圖志川建邦”。

陝西扶風馬氏一支字輩:“承斯龍天子單銘德步廷騰世學文正國興邦永紹漢應汝先君定登雲”。

陝西馬德昭後裔馬氏一支字輩: “乾德秉天勳澤永傳”。

陝西榆林馬氏一支字輩:有,金,戰,登,如,會,鳳,鳴,祖,賢,高。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雲南華寧回族馬氏一支字輩:“文春安甲家有本元國中遠正四德維新”。

雲南昭通馬氏一支字輩:“福壽永遠康忠孝傳家信詩書衍澤長”。

雲南魯甸回族馬氏一支字輩:“賢正義之春榮陽龍明興(德)毓林廣西成剛永長洪真”。

雲南馬氏一支字輩:“明才賢永關”。

雲南馬氏一支字輩:“恩清家普昌禮義”。

雲南東川馬氏一支字輩:國正天興順,官清明自安,賢得福利少,子孝父恩寬。資料已毀,口傳祖籍,南京應天府高石砍柳樹灣。

山東濟寧馬氏一支字輩:“興駿瑞照玉”。

山東陽穀馬氏一支字輩:“永雲月世德文修繼志成保守廣進化作述維令名光耀功安順忠孝吉慶祥詩書長久續興業代相傳”。

(略)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九、姓氏名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馬姓歷代名人371名,佔總名人數的0.8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九位;馬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66%,排在第三十七位;馬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75%,排在第二十五位;馬姓的著名美術 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83%,排在第二十六位。主要分佈於黃河流域和東北三省的馬姓,以先祖趙奢的事蹟開始,在中國歷史上不斷有名人出現。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援(前14—49)東漢名將,漢族,字文淵。建武17年任伏波將軍,封新息侯,後在進擊武陵“五溪蠻”時,病死軍中。

馬融:東漢右扶風茂陵人,著名哲學家。

馬良:東漢文士,學問好,才氣又高,文章動人。馬良還有四個弟弟,也是當時的才子,他們兄弟五個中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們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漢末涼州(今甘肅武威)軍閥、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馬岱: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生卒不詳。三國時期蜀漢武將,蜀漢名將馬超的從弟。官至平北將軍,陳倉侯。

馬周:大唐貞觀朝宰相,博州茌平(今山東省茌平縣茌平鎮馬莊)人。

馬化龍:清朝回族穆斯林人事變主要領導人。

馬依澤(921~1005),號漁叟,西域魯穆國人,是一位通天文精歷算的伊斯蘭星曆學家。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應詔入華。入華以後,即協助王處納在962年至963 年間編制《應天曆》 ,後封爵世襲司天監。

馬鈺:宋代進士。傳說,大定年間他遇重陽子王嘉,授以道術,與妻孫氏同時出家,孫先仙去。鈺後遊萊陽,入仙宮羽化,賜號丹陽順化真人。

馬遠: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附近)人,南宋時著名畫家。擅畫山水。初師李唐,能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邊”之景,構圖別具一格,有“馬一角”之稱。與夏圭、李唐、劉松年合稱“南宋四家”。與夏圭並稱“馬夏”。


馬-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馬琬: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畫家,曾官至撫州巡府。擅畫山水,兼工書法,能詩。

馬注:雲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回族,對佛學和伊斯蘭教義頗有研究,著有《臣權》、《樗樵》、《清真指南》。

馬歡: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參加鄭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譯,著有《瀛涯勝覽》。

馬荃:清女畫家,字江香,江蘇省常熟人,馬逸妹,龔克和妻。

馬皇后: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

馬致遠: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為“元曲四大家”之一。

馬皇后: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漢族,朱稱帝時封后,生於宿州市北70裡閔子鄉新豐裡

馬愉(1395~1447),字性和,號澹軒,明朝官吏,山東省臨朐縣朱位村人。

馬世龍,明末將領。(1594~1634) 字蒼淵。寧夏衛(今寧夏銀川)人。

(略)

以上資料為荀卿庠在網絡收集整理,為宣傳國學蒙學教材識字為主,瞭解家族歷史為輔,更多資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歡迎建議與留言……

-----------------------------------

荀卿庠 >>>

1.《千字文》-每日一字練字視頻。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歷史。

3.《荀子》-傳統文化,國學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