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山:內外開花 全力推進優質項目落地

大岭山:内外开花 全力推进优质项目落地

■今年1-10月,大嶺山引進內資項目14宗。圖為德普特電子擴建工地(記者 鄭志波 攝)

大嶺山北接市區,南接深圳,毗鄰松山湖。該鎮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積極承接深圳外溢產業。今年1-10月,引進內資項目14宗,協議投資金額105.4億元,同比增長1324.5%。

近日,東莞報業全媒體採訪團走進大嶺山,調研該鎮“百日攻堅”重大項目建設情況。據介紹,截至10月,大嶺山5個市重大項目已完成投資6.28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82.4%,佔攻堅目標68.6%。

大嶺山鎮委副書記、鎮長黃德洪表示,自全市重大項目“百日攻堅”大會戰以來,大嶺山緊盯攻堅目標,迅速行動部署,完善工作措施,從強化領導、優化服務、簡化流程等方面著手,全力推進各重大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掛圖作戰

開通鎮級審批事項“綠色通道”

在大片美村德普特智能穿戴項目施工現場,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工地從早上6點,忙到晚上10點。”該公司行政副總裁曹建榮告訴記者,該項目計劃今年完成廠房主體建設與封頂。

這是大嶺山重大項目建設的縮影。記者瞭解到,該鎮5個市重大項目中,德普特電子觸控顯示一體化項目已提前投產並超計劃完成,裕同包裝項目按計劃竣工投產,森源傢俱項目一期投產,良友電子五金如期開工建設。

“推動重大項目落地投產,考驗政府的執行力。”黃德洪表示,大嶺山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好、更快、更人性化地推動項目建設。

記者瞭解到,全市“百日攻堅”大會戰啟動後,大嶺山迅速召開推進會,圍繞立項、規劃、用地、環評等關鍵環節,成立“百日攻堅”推進小組,形成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靠前抓、相關職能部門具體抓的工作格局,合力攻堅重大項目建設。

針對每個重大項目的實際情況和存在困難,實行常態化“代辦員”專班跟蹤制度,確保每個重大項目有一套實施方案指導推進,有一個代辦員全流程跟蹤服務,提高項目推進效率。

今年以來,大嶺山由鎮主要領導牽頭,召開鎮級重大項目服務保障會議12次,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到企業一線督導10次,收集併成功解決了企業存在問題及訴求共8個。

對照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的時間節點,實行“掛圖作戰”,建立多部門協調聯動機制,集成服務事項審批,開通鎮級審批事項“綠色通道”。其中,項目備案審批時限,從3個工作日縮減至1個工作日。

內外開花

呈現蓬勃發展勢頭

今年1-10月,大嶺山招引了14個項目,包括億元項目12個,協議投資金額105.4億元。新籤外資項目13宗、增資項目3宗,實際利用外資總額6889萬美元,增長78%。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為大嶺山帶來新機遇,我們形成了‘內外開花’的良好局面,感受到蓬勃的發展勢頭。”黃德洪表示,大嶺山著力培育一批產業層次高、科技含量足、發展潛力大的優質項目和企業,進一步做大投資總量、做優投資質量。

深入推進鎮村統籌聯合招商,大嶺山為村(社區)發展優質項目提供貸款貼息、用地指標、稅收分成等支持,帶動村組兩級盤活農村閒置土地、廠房等資源用於招商引資,形成全鎮招商“一盤棋”格局。

鎮村統籌招商實施以來,該鎮協助大環村盤活“百公坳”地塊(160畝)引進了森源傢俱項目、馬蹄崗村盤活50畝返還地塊招引了華威銅箔項目等,增加了農村土地收入和稅收返還獎勵。

為保障項目落地,大嶺山整合土地資源,通過連片“三舊”改造等方式,重點規劃建設大嶺山大道矮嶺冚產業區、百花洞片區傢俱產業集聚中心、太公嶺松山湖產業轉移集聚區等產業平臺,統籌發展礦山公園旁地塊等土地資源,為高端產業集聚發展騰挪更多土地空間。

據瞭解,新招引的14個項目,德普特電子觸控顯示一體化—智能穿戴項目增補為市重大項目;信濠智能製造科技產業、匯興精工智能製造科技增資擴產、海倫哲智能裝備製造等6宗項目,增補為市重大(預備)項目。

目前,大嶺山正加快土地手續辦理進度,加強和創新工作措施,全力推進優質項目落地建設。

對話

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高新企業數量倍增

記者:推動重大項目落地上,大嶺山有哪些創新舉措?

黃德洪:大嶺山山水連城,環境優美,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主動對接深圳創新資源,率先成立招商局,赴深圳上門招商,加速先進製造業在大嶺山集聚。

我們優中選優,將有限土地資源用於優質企業。通過優化企業服務力度,為重大項目建設保駕護航。成立了由我擔任組長,“三重辦”、國土、規劃、住建和環保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主要成員的重大項目建設“百日攻堅”推進小組,合力攻堅重大項目建設。

企業落戶後,針對每個重大項目制定具體時間進度表,明確需完成立項審批、環評審批、國土報批、規劃設計方案審批、施工圖紙審查、提前介入手續等項目開工關鍵前期工作的時間節點,實行“掛圖作戰”,由“三重辦”牽頭,國土、住建、規劃、環保等部門集成服務事項審批,縮短審批環節。

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優質服務,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大嶺山經濟更加活躍。目前,全鎮有128家高新企業,331家規上企業。我們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高新企業“倍增計劃”。

記者:如何增強深圳轉移企業在大嶺山的根植性?

黃德洪:外資企業、深圳企業轉移到大嶺山,既是產業需求,也是人的需求。未來我們計劃在教育方面投入20億元,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教育發展,實現教育擴容提質,讓人才引進來、留得住。

改善和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建設一批娛樂、休閒、文化場所,如體育館、籃球館、圖書館等。面積4萬多平方米建築體量的圖書館,是一個綜合文化中心,可以讓更多的文化元素在大嶺山落地。

走訪

傳統鞋廠變智能化廠房預計年營業額約30億元

“3C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太快,所以我們每次上項目都很急,就是要趕上產品生產週期。”在德普特智能穿戴項目現場,曹建榮一再強調項目建設進度。為了將工程工期由1年縮短到10個月,不得不採用新型建築材料和施工方式。

德普特是大嶺山承接的深圳轉移企業,致力於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的技術創新和工藝研發,主要客戶為華為、小米、OPPO、中興努比亞等國內手機大品牌。目前,該公司接下了全球最大智能穿戴公司的訂單,眼下距離產品發佈日期越來越近。

記者瞭解到,該公司於2014年在深圳成立,租用臨時廠房,現已整體搬遷到大嶺山。此前,該公司在深圳、惠州,以及東莞其他鎮街四處尋找廠房。最後在大嶺山,從私人老闆手中購置廠房,將鞋廠改造成為智能企業。

“智能穿戴項目已經進入主體施工階段,計劃明年6月達到試產條件。”曹建榮介紹,德普特年產9000萬-1億臺顯示屏,佔全球市場6%-7%份額。其智能穿戴項目投資12.37億元,年設計生產能力達2400萬臺,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營業額約30億元。(記者 吳金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