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心無掛礙、無煩惱,就必須學會正確地看待事物

當內心被一樣東西、一件事所困擾的時候,正是修行的最佳時機。

只有當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時,才可能完成大願景。

所以要打破思維的牆,這堵牆一旦打破,人生的高度就不可同日而語。


要做到心無掛礙、無煩惱,就必須學會正確地看待事物



有時候事業、生活就像一杯水,僅僅只有一杯,你得到了,他便失去了;他得到了,你就只能失去。

這時,主宰我們內心幸福的就是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

我們失去了一杯水,除了失落,還能不能激發鬥志,自己去造一杯水呢?

思維方式被打開的人,才有可能創造奇蹟。

成功,對每個人具有天然的誘惑力,每個人都在追求成功。

但其實,這世上沒有一個人的成功背後是沒有失敗的。事物總是辯證的,生活不可能是單方面的。

比如夏日鶯飛草長,喜歡夏天生命的繁盛,喜歡草木的蔥蘢,就不能不同時接受蛇鼠蚊蠅,正是因為有它們,才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夏天。

所以生活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形形色色,千形萬狀,合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每個人都有多面性,不能要求任何一個人、一件事是完美無缺的,這不符合自然的規則。

這個世界是雜燴相生之地,並沒有完全純粹的事物。


要做到心無掛礙、無煩惱,就必須學會正確地看待事物



正像肥沃的土地能長參天大樹,也能滋生細菌。

這些事物相生相剋,運轉不息。對你來說不好,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好;此時是不好的事情,可能彼時就變成好的。

麻雀吃蟲子,對於農民來說是好的,同時它又吃莊稼,所以又不好。

一碗白米飯在餓時吃起來很香,吃飽了再吃就很難受。

因此,快樂不快樂是我們自身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

自然造物皆是如此:一個外表軟弱的人,可能內心強大;而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可能內心豐盈。事物是相反相成的。

如果結婚十年後發現你的伴侶根本不是當初認識時候的樣子,不應該責怪別人,而是要反觀自照:我自己不是也在不斷變化嗎?

如果買了一樣東西,開始覺得非常好用,過了一個月它就破損了。

應該要由此明白,萬事萬物本來就有這樣一個生、住、異、滅的過程,不可能一成不變,好的反面就蘊藏在好中間,就像死隱藏在生的過程中一樣。

由此,要做到心無掛礙、無煩惱,就必須學會正確地看待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