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現象會造成今年農作物歉收嗎?

小小di棋手


首先,一旦異常天氣導致農產品價格上升的話,那必將經過農產品減產這個環節。從近50年的糧食產量來看,出現過兩次增速上的低點。一次是1985年,另一次是2000年,前者的糧食產量增速跌至-7%,而後者的糧食產量增速跌至-9%。這兩次糧食的嚴重減產都是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後的第三年,因此,可以基本得到的一個結論是:這兩次糧食減產都是厄爾尼諾造成的天氣異常導致的。

那麼,從歷史來看,一旦厄爾尼諾影響了糧食收成,影響的持久力可能比市場上大多數人的理解要久一點。一般要經過三年的時間,糧食收成才能出現邊際上的改善。這與厄爾尼諾現象後可能跟隨而來的拉尼娜現象存在密切關係。以1997-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為例,在1998年5月厄爾尼諾現象過去後,6月開始的拉尼娜現象維持到2001年2月前後,在拉尼娜現象下,海面異常偏冷的現象依然會引起農作物的減產。

第二,1997-1998年的那次洪水災害似乎對農產品收成的影響更大。自1998年始,中國糧食收成從5.1億噸驟降至2003年的4.3億噸,降幅超過了15%,且自1999年開始,中國糧食就開始從3%左右的年均增速落入負增長,直到2004年,糧食產量才恢復正增長。而對於1982-1983年那次天氣衝擊來說,其對農產品收成的影響就相對緩和一些。當厄爾尼諾事件開始對農產品形成影響的時候,農產品依舊是增產的狀態,影響的只是農產品產量的增速。經過1985年農產品收成短暫的負增長後,1986年農業生產又很快恢復正常。

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上世紀80年代我們正值“包產到戶”的農村土地歷史性改革,這一改革極大程度解放了農業勞作的生產關係,因此,儘管當時正逢災害年份,但是當年釋放的生產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掉部分災害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三,毋庸置疑的是:糧食減產會給糧食價格帶來上升的壓力,如果我們把目光聚焦在1997-1998年那次厄爾尼諾現象對農產品的影響的話(1982年那次因為價格缺乏市場化機制,缺少參考價值),可以看到1999年CPI就開始出現了一輪上升週期,當時那輪上升到2004年才告結束。而若以當時的CPI上升階段為樣本,可以輕易發現在CPI的眾多品種裡,糧食是價格上升最猛的品種,當時糧食價格同比增速從-13.8%一路上攀至33.9%,可以猜想,在大概率情況下,當時的糧食價格是因供應問題而被推得更快。

從這三點可做以下幾點推論:一是厄爾尼諾引致的糧食減產現象,預計會持續兩年,到2018年糧食產量才會有所修復;二是在目前用工荒甚至城鎮化的趨勢下,我們要警惕農產品減產的幅度可能要比2000年那次更加猛烈;三是糧食價格很可能成為後期關注通脹的重點。

但是,從歷史來看,糧食價格似乎對供應問題的反映非常遲緩,甚至農產品減產的高峰到四年之後,才反映到農產品價格的峰值上。天氣因素到底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通脹?實際上這個問題的複雜之處在於:影響糧食價格的因素林林總總,我們很難把其他因素剔除得很乾淨,而只看天氣對於糧食價格的影響。而且可參照的樣本較少,有幾點可以討論。

首先,一旦異常天氣導致農產品價格上升的話,那必將經過農產品減產這個環節。從近50年的糧食產量來看,出現過兩次增速上的低點。一次是1985年,另一次是2000年,前者的糧食產量增速跌至-7%,而後者的糧食產量增速跌至-9%。這兩次糧食的嚴重減產都是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後的第三年,因此,可以基本得到的一個結論是:這兩次糧食減產都是厄爾尼諾造成的天氣異常導致的。

那麼,從歷史來看,一旦厄爾尼諾影響了糧食收成,影響的持久力可能比市場上大多數人的理解要久一點。一般要經過三年的時間,糧食收成才能出現邊際上的改善。這與厄爾尼諾現象後可能跟隨而來的拉尼娜現象存在密切關係。以1997-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為例,在1998年5月厄爾尼諾現象過去後,6月開始的拉尼娜現象維持到2001年2月前後,在拉尼娜現象下,海面異常偏冷的現象依然會引起農作物的減產。

第二,1997-1998年的那次洪水災害似乎對農產品收成的影響更大。自1998年始,中國糧食收成從5.1億噸驟降至2003年的4.3億噸,降幅超過了15%,且自1999年開始,中國糧食就開始從3%左右的年均增速落入負增長,直到2004年,糧食產量才恢復正增長。而對於1982-1983年那次天氣衝擊來說,其對農產品收成的影響就相對緩和一些。當厄爾尼諾事件開始對農產品形成影響的時候,農產品依舊是增產的狀態,影響的只是農產品產量的增速。經過1985年農產品收成短暫的負增長後,1986年農業生產又很快恢復正常。

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上世紀80年代我們正值“包產到戶”的農村土地歷史性改革,這一改革極大程度解放了農業勞作的生產關係,因此,儘管當時正逢災害年份,但是當年釋放的生產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掉部分災害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三,毋庸置疑的是:糧食減產會給糧食價格帶來上升的壓力,如果我們把目光聚焦在1997-1998年那次厄爾尼諾現象對農產品的影響的話(1982年那次因為價格缺乏市場化機制,缺少參考價值),可以看到1999年CPI就開始出現了一輪上升週期,當時那輪上升到2004年才告結束。而若以當時的CPI上升階段為樣本,可以輕易發現在CPI的眾多品種裡,糧食是價格上升最猛的品種,當時糧食價格同比增速從-13.8%一路上攀至33.9%,可以猜想,在大概率情況下,當時的糧食價格是因供應問題而被推得更快。

從這三點可做以下幾點推論:一是厄爾尼諾引致的糧食減產現象,預計會持續兩年,到2018年糧食產量才會有所修復;二是在目前用工荒甚至城鎮化的趨勢下,我們要警惕農產品減產的幅度可能要比2000年那次更加猛烈;三是糧食價格很可能成為後期關注通脹的重點。

但是,從歷史來看,糧食價格似乎對供應問題的反映非常遲緩,甚至農產品減產的高峰到四年之後,才反映到農產品價格的峰值上。

拉尼娜現象對農業影響有多大?

歷史經驗表明,拉尼娜雖不如厄爾尼諾的破壞力強和頻率高,但卻因持續時間長而對農作物的生長更具破壞性,拉尼娜期間的糧價波動幅度遠大於厄爾尼諾。

近50年的冷暖事件分析發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期間的糧食價格波動幅度進行統計,發現厄爾尼諾期間小麥價格的波幅為26.3%,而拉尼娜現象期間小麥價格波幅達到56%,遠高於厄爾尼諾期間的波幅。這一點適用於玉米、大豆和稻穀。

聯合國糧農事務機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近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各國、各地區警惕厄爾尼諾與拉尼娜事件對農業的綜合影響,加強抗災準備工作。據科學家預測,全球大約6000萬人,將因厄爾尼諾事件及其滯後性的影響而處於糧食無保障狀況。厄爾尼諾事件對農業生計的影響是巨大的,已造成嚴重的糧食和農業危機,而且會隨著即將來臨的拉尼娜事件不斷惡化。



創意種養園藝


能啊,誰也改變不了,農民靠天吃飯,就得看老天的臉色,老天不高興,咱們老農減產欠收,蹦子結無,一年白忙活


一生平安208863969


極端天氣對農作物收成的影響太直接了,水災,旱災,大風,冰雹,農民不易啊,希望風調雨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