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繼續暴跌,海馬汽車是觸底反彈還是就此別過

中國汽車市場自2018年起發生重大變化,整體銷量出現下滑,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市場競爭趨勢進一步加劇。特別是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佔比下降,不少品牌滑至邊緣狀態,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海馬汽車便是其中之一。

銷量繼續暴跌,海馬汽車是觸底反彈還是就此別過

銷量接連暴跌的海馬汽車,剛剛發佈一季度產銷情況。3月份海馬全系列產量為1472輛,銷量同比下滑77%至1882輛;今年前三個月生產量累計3667輛,同比下滑84.8%,銷售量累計5092輛,同比下滑78.6%。

海馬汽車至今成立已有30年,曾與馬自達進行合作生產汽車而知名,與馬自達分道揚鑣後,海馬汽車在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上也曾輝煌過一段時間,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海馬汽車的產品力和研發創新能力明顯不足,銷量下滑、業績虧損、人事變動的消息也接連不斷。

銷量繼續暴跌,海馬汽車是觸底反彈還是就此別過

下滑已是常態,虧損見怪不怪!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海馬汽車全年銷量為67,570輛,同比下降51.88%,僅完成18萬輛目標的37.5%。在業績方面,海馬預計在2018年虧損12億-18億元,而在2017年已虧損近億元,海馬認為虧損主要原因為:公司汽車產銷量同比大幅下滑等。這種腰斬式的銷量下滑並不是一夜造成的。近年來,海馬汽車單月銷量一直呈現下滑態勢,且下滑幅度逐步拉大。去年11月,海馬汽車單月共銷售整車2633輛,同比下降79.77%,創下2007年以來月銷量最低紀錄,其中SUV產品銷量為1274輛,同比下降85.93%。

銷量的縮水必然帶來業績下滑。在海馬汽車發佈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44億,同比下滑41.48%;淨利潤大幅虧損4.77億元,同比下滑660.27%。

值得關注的是,從2011年到2016年6年間,海馬汽車淨利潤累計為14.02億元。而近兩年已披露的財報中,公司虧損已達14.71億元,超過過去6年的盈利。

猶記得,當年處在鼎盛時期的海馬汽車,也是有一定資本和實力的,整體銷售量超20萬輛。但是時過境遷,現如今的海馬汽車哪裡還敢談什麼美好發展、宏偉藍圖,能夠"活下去"對於海馬汽車來說已是萬幸。

“活下去”,但自救真能救得了自己嗎?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海馬汽車一系列的"自救"。譬如當初和科力遠的合作,譬如推出了歷時3年研發的海馬8S產品,再譬如給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代工"。但是試問,海馬汽車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自救的方法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呢?

銷量繼續暴跌,海馬汽車是觸底反彈還是就此別過

2017年,海馬汽車曾公佈與科力遠的戰略合作,並稱將由科力遠為海馬汽車提供混動系統。這本該是一場皆大歡喜的合作,可是很遺憾,弱者之間的合作終究是脆弱的,最終海馬汽車與科力遠以一紙《合作終止協議》宣告了這場合作的失敗。後邊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科力遠最終的選擇是實力雄厚的吉利汽車。

再接著來看我們剛才提到的海馬8S,作為海馬汽車為重振銷量推出的戰略車型,該車被定位為"強動力SUV"品類的旗艦車型。海馬汽車的總經理陳高潮表示,海馬汽車品牌戰略最基本的想法,是在用戶的心裡佔有一席之地,讓用戶隨時能夠想到你。但是在這個領克、WEY等自主高端品牌一手遮天的時候才提出,不覺得已經為時過晚了麼?

銷量繼續暴跌,海馬汽車是觸底反彈還是就此別過

接下來說一說海馬汽車給小鵬汽車做"代工廠"這件事兒。和海馬汽車的寒風凜凜不同,小鵬汽車的發展可謂是一帆風順。不光吸納了5000名新員工,還挖來了廣汽豐田管理部部長宮下善次擔任生產質量高級總監。除此之外,小鵬汽車還喊出了年銷3萬輛的目標口號。想必作為代工廠的海馬汽車定會迎來一定程度上產能利用率的提升,但是這種"為人作嫁"終究不會是長久之計,而海馬的"自救"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海馬汽車的銷量依然在下跌,這對於銷量已經連續下跌兩年的海馬汽車來說,當真是個不利的開局。而2019年海馬汽車要面對的不是觸底反彈,就是繼續苟延殘喘。

現在海馬汽車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自救,但是大都是一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把戲,壓根沒有從根本上做徹底的解決。說起來,海馬汽車還是國內第三家明確提出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車企。根據海馬汽車規劃,2019年旗下產品將全面應用混動技術,2020年新能源車型銷量佔比將達到30%,2025年全面淘汰燃油車。或許轉戰新能源,是海馬汽車僅存的一張"王牌"吧!

只不過,以海馬汽車目前銷量嚴重下滑及業績虧損的情況下,不知道海馬汽車還能不能撐到202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