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扶贫房”墙砖一掰就碎,随时可能坍塌!地方政...

不久前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不断接到来自河南、湖南两地村民的投诉信,群众们反映他们刚刚住进的新房子存在严重的房屋质量问题,

看上去漂亮的新房不仅墙面开裂,甚至还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旧房已拆除 新房变危房河南一安居点村民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

眼下,河南省渑池县雪白村的一百多户百姓,有家不敢住,有苦不能言。而在当地政府的汇报材料里,这里的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全面达标”并“取得阶段性胜利”。这样偷工减料的豆腐渣扶贫工程,在湖南也同样出现。

这里的“扶贫房”墙砖一掰就碎,随时可能坍塌!地方政...

△湖南省桑植县八大公山镇

湖南省桑植县八大公山镇,位于武陵山脉深处的高寒山区。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地政府推行“阳光院模式”,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保障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八大公山镇朝南坪村的“阳光院”,是当地政府2017年集中修建的一个危房改造安置点。

这里的“扶贫房”墙砖一掰就碎,随时可能坍塌!地方政...

△八大公山镇朝南坪村“阳光院”

在一户安置房内,村民告诉记者,2018年年底住进来后,三个月不到的时间,窗户上方从墙外到墙内出现了贯穿性裂缝。去年冬天的一个夜里,一间屋子的吊顶整个垮塌了下来,万幸的是这间屋子当时没有住人。

湖南省桑植县八大公山镇朝南坪村村民:我怀疑是地基的问题,地基一侧下陷导致房屋整体变形,也就导致开缝。

这里的“扶贫房”墙砖一掰就碎,随时可能坍塌!地方政...

△吊顶垮塌位置

一位曾在安置房工地打过工的朝南坪村村民说,裂缝的原因就是地基下面没有钢筋,全是石头和水泥。

这里的“扶贫房”墙砖一掰就碎,随时可能坍塌!地方政...

△湖南省桑植县八大公山镇朝南坪村村民

周家垭村是八大公山镇一个偏僻的自然村,两年前,政府在村里集中修建了两个“阳光院”作为困难群众的安置点,与此同时也拆除了老百姓过去居住的吊脚楼。

但入住不到半年,老百姓就发现了由于地基不牢导致的裂缝。

这里的“扶贫房”墙砖一掰就碎,随时可能坍塌!地方政...

△湖南省桑植县八大公山镇周家垭村安置点

周家垭村的另外一个安置点在一公里之外,一户村民家因为有顶棚掉下过的经历,只好自己用木条进行了加固。除此之外,因为房屋建设时地基不平整,导致下水管道出水不利索,卫生间成了摆设,住户上厕所只能在外面解决。

这里的“扶贫房”墙砖一掰就碎,随时可能坍塌!地方政...

△被加固的顶棚

针对房子出现的质量问题,住在安置房里的百姓向有关部门反映,最终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湖南省桑植县八大公山镇周家垭村村民:镇上、村上都说过了,没用,他们叫自己搞。

村民说,政策是个好政策,但政策从上面实施下来就不一样了,并没有按照这上面说的质量标准做。

这里的“扶贫房”墙砖一掰就碎,随时可能坍塌!地方政...

△湖南省桑植县八大公山镇周家垭村村民

按照湖南省相关政策,桑植县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集中统建。但事实上,2018年4月,张家界市委第九巡察组对桑植县进行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时就发现:

桑植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够到位,全县2016年以来所有集中安置项目均未组织县级正式竣工验收。

半小时观察:

采访中,不少当地的贫困群众告诉记者,党和政府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建设新村改善贫困生活,是他们一生最大的幸福。但眼下,这个好政策在个别地方却变了形、走了味。扶贫工程竟然也敢造假,扶贫搬迁新村竟然成了豆腐渣工程。一些贫困户明明尚未脱贫,但个别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竟然让贫困户被脱贫。盖房、修路这样的扶贫工程,涉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额较大、使用周期较长是精准脱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扶贫攻坚战中的重中之重。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扶贫工作要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脱贫领域的腐败问题,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集全国之力要实现的这项民生福祉,我们决不能允许弄虚作假、消极腐败的行为存在,也绝不能允许任何人在这项国策上抹黑。

扶贫绝不能掺假!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