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為大健康產業諮詢顧問頒發聘書,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

8日,武漢市舉行大健康產業企業家座談會,8位來自大健康領域的企業家、學者現場受聘成為武漢大健康產業諮詢顧問。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出席座談會。

現場受聘為大健康產業諮詢顧問的有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百濟神州創始人王曉東,恆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藥明康德集團董事長李革,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九州通醫藥集團董事長劉寶林,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

座談會上,與會企業家高度評價此次大健康博覽會,並就如何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陳東昇說,作為楚商企業家,將一如既往支持武漢大健康產業發展。藥明康德集團董事長李革、九州通醫藥集團董事長劉寶林、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等企業家就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等話題發表真知灼見。

周先旺代表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感謝企業家們對武漢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鼎力支持。他說,武漢正全力建設存儲器、航天產業、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大健康五大產業基地,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爭當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為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武漢將把健博會辦成“只有開幕、沒有閉幕”的盛會,加快構建“一城一園三區”產業發展格局,努力把武漢打造成為全球大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市領導劉立勇、汪祥旺、但長春、徐洪蘭、張文彤等與會。(長江日報融媒體 記者王雪)

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主旨論壇舉行,武漢打造智能化醫療生態指日可待

“科技引領 健康未來”,8日上午,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主旨論壇現場氣氛熱烈。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昇等國內大健康產業領域的9位嘉賓,結合自身職業生涯,從政策走勢、創新思路、研發模式、大數據支持、未來趨勢等不同方面,講述當下武漢,乃至全國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國家政策的引導,讓整個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可期。”恆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強調,健康中國戰略中指出,到2030年大健康產業將達到16萬億元的規模。而2018年底,中國的大健康產業規模已達4.4萬億元,發展空間巨大。對整個醫藥行業而言,不僅要大力發展創新藥,逐步從仿製向創新轉變,也要提高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加大研發力度。

聯影公司董事長薛敏表示,武漢在打造醫療設備產業方面,是一塊寶地。當前,大健康產業隨著互聯網+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新的連接模式和數據管理的模式大幅提升研發的效率和生產力。同時,人工智能也是大健康產業新的增長點、挖掘點。武漢打造智能化的醫療健康生態指日可待。

美國科學院院士、百濟神州創始人王曉東從一線科學家角度,精彩闡述了科學研究將如何參與到構建生物產業生態圈中;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提出,“經歷學習引進過程後,中國醫藥的發展會逐步走入產業創新領域”;美年大健康董事長俞熔從老齡化問題談起,講述未來全球的公共衛生事業是全人類的深層次挑戰,基於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和預警會有大量的創新和創業的機會。中國的生命科技在細分領域有望實現彎道超越;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強調,醫療變革的本質還是支付者的推動,互聯網在顛覆醫療過程中最不可顛覆的是醫療的本質,那就是醫療的公益性,質量安全,成本公平,同時要更加註重保護個人隱私。(長江日報 記者蘇金妮 羅蘭)

中外院士在漢暢談大健康:新婚應培訓優生,抗癌之路拐了3道彎

8日,世界大健康院士論壇在武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此次論壇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指導,武漢市衛生健康委主辦,武漢醫學會承辦,是“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中規模較大的千人論壇之一。

曾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德國生物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厄溫·內爾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學敏、劉允怡、郭愛克、陳孝平、張俐娜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馬丁,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鄭家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教授等出席了院士論壇。

“舉辦大健康院士論壇,能夠讓與會者近距離分享醫學大師的智慧和學術精華,從院士們的學識和觀念中探尋出價值元素,將智慧和學識最大範圍地應用於健康事業,更好地服務於‘健康中國’戰略。”陳孝平院士在致辭中說,健康中國戰略賦予了武漢醫藥衛生工作者時代的機遇和深深的責任,希望能借助這一平臺廣泛開展學術交流與探討,在汲取學術養分的同時,探尋大健康時代醫學思維的新路徑。

健博會開幕式後,由陳孝平院士和馬丁院士分別主持,7名院士圍繞“全球健康、共享未來”這一主題進行了演講,從開展健康中國的機遇與挑戰、臨床醫學研究、腫瘤防治、醫學人文、醫患溝通、神經信息與計算等方面進行了前沿科技的成果報告和學術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

健康生活方式應從幼兒園開始培養

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的過程中,醫療機構要起重大作用,但我們的醫療機構絕大部分仍然等著病人發病,很少介入到危險因素的篩查和控制中去。

提升國民健康素養是提高國民健康水平最經濟、最高效、最根本的手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要從小培養,我們的學校能不能從幼兒園培養起?我們的民政部門能不能不要只管髮結婚證?新婚夫婦登記結婚時培訓優生知識、科學育兒知識,這隻有民政部門能做到。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學家張學敏:

抗癌之路拐了3道彎 人們找對了路

從放療、化療到靶向治療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療,是基於人們對腫瘤發生機制的認識的變化。大多數病人生病以後會問自己、也要問醫生:為什麼會得腫瘤?這也是科學研究要回答的問題。

腫瘤治療的發展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從3個不同階段可以看出,人們對腫瘤的認識觀發生了轉變:從最初的僅著眼於腫瘤細胞本身,割裂、孤立地看待腫瘤,到探索它與人體免疫系統的“鬥爭”關係,認識關聯和環境的重要性,人們對腫瘤的認識更加系統和深入。

雖然目前免疫治療也只有大約20%的晚期病人有機會獲得長期生存的可能,但這20%的病人治療意義告訴我們,免疫系統能夠識別自己的突變細胞,只要堅定這個認識,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沒有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馬丁:

臨床研究“證據”推動醫學進步

對於臨床醫生來說,做臨床研究是一個永遠的主題。因為基礎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基礎研究必須通過臨床實踐才能證實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臨床研究是臨床決策的最高證據。比如制定指南,都需要臨床研究的結果來支撐,現在非常時髦的轉化醫學、精準醫學,最後也要臨床研究的證據。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劉允怡:

醫生一定要稱呼病人先生或女士

總有人把醫德和醫風混為一談,其實醫風是比醫德更高的層次。良好的醫風,除了要求醫生具備高尚的個人道德標準外,還需要有對醫學真實性和科學性的追求,要求行醫時對病人有良好的態度。尊重病人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病例。在香港專業臨床考試前,如果不能禮貌和病人交流,比如沒有稱呼病人為先生或女士,或者沒有跟病人打招呼和自我介紹,那考試一定不及格。

另外,診治病人時不是施捨,而應是給予醫療建議的一種態度,讓病人決定是否接受治療和用哪一種治療方式。

中國科學院院士、

腦功能聯結圖譜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郭愛克:

腦科學研究為開發人工智能帶來啟發

目前腦科學家的研究都還是比較碎片化的研究,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有的人摸到的是象牙、有的人摸到的是大象耳朵,我們還沒能夠把這些碎片化的研究整合成為對大腦工作的一個整體認知。所以構築生命和智力本質的宏偉大廈是腦科學研究的目標,只有真正瞭解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才能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

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鄭家強:

加強醫患共同決策的培訓 患者與醫生都是專家

多數臨床診療中選擇大於一種,如何選擇?醫患共同決策是最合理、最符合醫學倫理的解決方式。其意義在於,對於患者來說可提升滿意度、改善依從性、實現慢病管理自我優化;對醫療機構來說,能減少醫療浪費、投訴及醫療糾紛減少。這就要求我們的醫學教育必須加強共同決策的培訓,認識到態度勝於一切,患者與醫生都是專家。(長江日報融媒體 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陳莉 黃曉剛 林金國)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