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財政學》歷年試題及答案,非常詳細!

想找更多自考科目的考試試題答案,登錄上學吧官網或(應用搜索:找答案APP)!

2018年自考《財政學》歷年試題及答案,非常詳細!

自考在很多地方規定,只要2次報考機會,所以建議大家在考前把科目報滿,儘量一次性通過4門考試,這樣拿證更快。考前儘量都刷題,多做歷年真題及模擬試卷,這些在上學吧找答案APP都有的。

自考科目:【財政學】

財政學2014年4月真題

財政學2015年10月真題

財政學2016年4月真題

財政學2016年10月真題

財政學2017年4月真題

財政學(00060)2017年4月真題

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 每小題 1 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錯選、 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經濟學上用來說明居民收入狀況的圖形是( )

A.洛倫茨曲線

B.生產可能性曲線

C.拉弗曲線

D.無差異曲線

試題解析

洛倫茨曲線為了研究國民收入在國民之間的分配問題。

試題答案

A

2、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有兩種作用方式, 其中, 屬於直接方式的是( )

A.財政貼息

B.差別稅收政策

C.財政投資支出

D.價格補貼

試題解析

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有兩種作用方式:(1) 直接方式, 如財政投資支出和財政經費撥款等。(2) 間接方式, 如差別稅收政策、 價格補貼和財政貼息等。

試題答案

C

3、要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 關鍵要做到( )

A.物價穩定

B.國際收支平衡

C.充分就業

D.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

試題解析

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 關鍵是做到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包括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

試題答案

D

4、對那些支出效果可以取得貨幣指標的投資性支出項目進行分析, 最適合的分析方法是( )

A.公共定價法

B.“成本—效益” 分析法

C.最低費用選擇法

D.比較法

試題解析

支出效果可以取得貨幣指標的投資性支出項目進行分析的,最適合的分析方法是“成本—效益” 分析法。

試題答案

B

5、將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其分類標準是按照( )

A.政府職能

B.經濟性質

C.支出的具體用途

D.受益範圍

試題解析

根據經濟性質的不同, 財政支出可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兩大類。

試題答案

B

6、下列財政支出中, 屬於轉移性支出的是( )

A.公務員工資

B.價格補貼

C.公共工程投資

D.政府機構經費

試題解析

轉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單方面的、 無償的資金支付, 不相應地取得商品和勞務。 轉移性支出是政府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比如, 價格補貼可以改善低收入者的經濟狀況; 社會保障支出可以改善貧困人口的相對貧困狀況等。

試題答案

B

7、BOT 投資方式是政府投資基礎設施的常用方式, 它指的是( )

A.經營、 轉讓、 建設

B.轉讓、 建設、 經營

C.建設、 轉讓、 經營

D.建設、 經營、 轉讓

試題解析

BOT 投資方式:建設、 經營、 轉讓,是政府投資基礎設施的常用方式。

試題答案

D

8、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內容是( )

A.社會救濟

B.社會公平

C.社會保險

D.社會福利

試題解析

社會保險是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內容。

試題答案

C

9、按照財政收入的部門構成, 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 )

A.工業

B.商業及服務業

C.交通運輸業

D.農業

試題解析

工業部門是創造 GDP 的主要部門, 也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試題答案

A

10、稅負轉嫁的最基本方式是( )

A.前轉

B.後傳

C.消轉

D.稅收資本化

試題解析

前轉又稱為順轉, 指商品生產者和銷售者在進行商品和勞務形式的經濟交易時, 將其所繳納的稅款附加於商品或勞務的價格之中, 通過提價辦法向前轉嫁給購買者或消費者負擔, 這是稅負轉嫁的基本方式。

試題答案

A

11、衡量稅收公平的標準一般有兩個: 一是受益原則, 二是( )

A.支付能力原則

B.文明原則

C.效率原則

D.法治原則

試題解析

衡量稅收公平的標準一般有兩個, 即受益原則和支付能力原則。

試題答案

A

12、將國債分為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 劃分的標準是按照( )

A.發行區域

B.發行的憑證

C.國債的計量單位

D.債券是否流通

試題解析

國債按照發行的憑證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

試題答案

B

13、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公開招標的方式發行國債, 屬於( )

A.支付發行法

B.強制攤派法

C.公募法

D.承受法

試題解析

公募法亦稱公募拍賣法, 公募投標法, 即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公開招標的方式發行國債。

試題答案

C

14、關於我國財政預算, 表述正確的是( )

A.預算年度實行跨年制

B.預算收支與政府的實際收支一致

C.預算審批機關是國務院

D.政府預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試題解析

政府預算是指政府的財政收支計劃,是政府有計劃地集中和分配資金,調節社會經濟生活主要的財政手段和財政機制。政府預算具體規定計劃年度內國家財政收支指標及其平衡狀況,反映政府活動的範圍、方向和政策,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試題答案

D

15、對新的預算年度財政收支計劃指標的確定, 不考慮以前年度的收支執行情況, 而是

結合當前經濟發展情況及財力可能, 從根本上重新評估各項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額的預算形式, 以這種方式確定的預算是( )

A.績效預算

B.基數預算

C.零基預算

D.差額預算

試題解析

零基預算是不考慮過去的預算項目和收支水平,以零為基點編制的預算,具體指不受以往預算安排情況的影響,一切從實際需要出發,逐項審議預算年度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其開支標準,結合財力狀況,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預算的一種科學的現代預算編制方法。

試題答案

C

16、關於政府間轉移支付,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政府間的轉移支付是政府的終極支出

B.有條件轉移支付的資金可以挪作他用

C.配套補助屬於有條件轉移支付

D.“三獎一補” 政策不屬於政府間轉移支付

試題解析

配套補助屬於有條件轉移支付,配套補助是指受助者不僅需要按指定的用途使用資金,而且需要提供一定數額或比例的配套資金。

試題答案

C

17、根據現行政府間事權的劃分, 中央政府主要承擔( )

A.地方行政管理費

B.城市維護和建設費

C.地方文化、 教育、 衛生等事業費

D.國家安全、 外交、 協調地區發展以及國家機關運轉所需經費

試題解析

根據現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事權的劃分, 中央財政主要承擔國家安全、 外交和國家機關運轉所需經費, 調整國民經濟結構、 協調地區發展、 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社會事業發展支出。

試題答案

D

18、關於政府預算管理體制, 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統一領導、 分級管理、 權責結合, 是我國政府預算管理體制的基本原則

B.政府預算管理體制是正確處理各級政府之間的分配關係, 確定各級預算收支範圍和管理職權的根本制度

C.實行分稅制是我國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標模式

D.預算管理體制的建立與政治經濟管理體制相分離

試題解析

預算管理體制屬於經濟管理體制範疇, 是經濟管理體制的一部分。 預算本身又是政治和經濟的結合體。 因此, 預算管理體制的建立是與政治經濟管理體制相適應的。

試題答案

D

19、下列屬於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的是( )

A.累進的所得稅

B.政府投資

C.補貼

D.政府預算

試題解析

自動穩定政策:財政轉移支付(包括失業救濟金和各種福利支出),累進的所得稅,政府維持農產品價格的政策,個人和企業儲蓄的自動變化。

試題答案

A

20、在經濟衰退期, 通常採取的財政政策是( )

A.稅收減少, 政府支出減少

B.稅收減少, 政府支出增加

C.稅收增加, 政府支出減少

D.稅收增加, 政府支出增加

試題解析

經濟衰退期應採用擴張性政策,稅收減少, 政府支出增加。

試題答案

B

二、 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5 小題, 每小題 2 分, 共 10 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錯選、 多選、 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市場經濟條件下, 財政的職能包括( )

A.資源配置職能

B.收入分配職能

C.經濟發展職能

D.追求利益最大化

E.經濟穩定職能

試題解析

財政的職能包括資源配置職能、 收入分配職能、 經濟穩定和發展職能。

試題答案

ABCE

2、基礎設施的特點包括( )

A.準公共產品的屬性

B.自然壟斷性

C.具有盈利性

D.回收慢、 風險高

E.投資大、 週期長

試題解析

基礎設施具有不同於其他產業的特點, 這也是政府從事或介入基礎設施活動的主要理論依據:(1) 基礎設施具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2) 基礎設施的規模經濟效益明顯, 具有自然壟斷性質。(3) 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投資大、 週期長、 回收慢、 風險高的特點。

試題答案

ABDE

3、按照課稅對象分類, 我國現有稅種分為( )

A.商品課稅

B.所得課稅

C.資源課稅

D.財產課稅

E.行為課稅

試題解析

按課稅對象分類, 可將我國現有稅種分為商品課稅、 所得課稅、 資源課稅、 財產課稅和行為課稅五大類。

試題答案

ABCDE

4、按編制的形式分類, 政府預算可以分為( )

A.基數預算

B.績效預算

C.單式預算

D.零基預算

E.複式預算

試題解析

按編制的形式分類, 政府預算可以分為單式預算和複式預算。

試題答案

CE

5、我國實行分稅制預算管理體制, 分稅制包括三個相互聯繫的內容, 它們是( )

A.包稅制

B.分權

C.分稅

D.分級包乾

E.分管

試題解析

我國實行分稅制預算管理體制, 分稅制包括三個相互聯繫的內容, 它們是分權、分稅

分管。

試題答案

BCE

三、 辨析題(判斷正誤, 並說明理由。 本大題共 5 小題, 每小題 4 分, 共 20 分)

1、公共財政就是計劃財政。

試題解析

公共財政與計劃財政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

試題答案

錯誤

2、商品課稅稅負難以轉嫁, 所得課稅稅負容易轉嫁。

試題解析

一般而言, 以商品為課稅對象的稅種屬於間接稅, 稅負不能轉嫁; 而對所得和財產課

稅, 屬於直接稅, 稅負不易轉嫁。

試題答案

錯誤

3、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重要形式, 也是唯一形式。

試題解析

以財政收入的形式為標準分類, 可將財政收入分為稅收入和非稅收入兩大類。

試題答案

錯誤。

4、稅收是純公共商品的成本, 與給予被徵收者的特殊利益並無直接關聯。

試題解析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範形式。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徵,習慣上稱為稅收的“三性”。

試題答案

正確

5、國債的功能僅限於平衡預算、 彌補赤字。

試題解析

國債的功能主要有:(1) 彌補財政赤字, 平衡財政收支的功能。(2) 籌集建設資金。(3) 調節國民經濟的發展。

試題答案

錯誤。

四、 簡答題(本大題共 4 小題, 每小題 6 分, 共 24 分。)

1、簡述混合物品產生的原因。

參考答案

混合物品的存在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某些物品達到一定規模以後, 繼續增加消費需求, 會出現“擁擠性”, 即邊際成本不再為零, 這些物品儘管可能是非排他的,但在超過一定規模後, 又的確是競爭的, 消費者只有競相進入, 才可能獲得消費權力。(3分) 第二個原因是某些物品具有明顯的外部經濟性, 消費者對這種物品的消費, 會給他人或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3 分)

2、簡述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

參考答案

(1) 納稅人。(2 分)

(2) 課稅對象。(1 分)

(3) 稅率。(1 分)

(4) 課稅基礎。(1 分)

(5) 附加、 加成和減免。(1 分)

3、與稅收相比, 國債有哪些明顯的形式特徵如何理解國債的負擔

試題答案

國債作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與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相比, 有其明顯的形式特徵, 即有償性、 自願性和靈活性。(2 分) 國債的負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認購者即債權人的負擔。(1 分)

(2) 政府即債務人的負擔。(1 分)

(3) 納稅人的負擔。(1 分)

(4) 代際負擔。(1 分)

4、什麼是硬赤字什麼是軟赤字彌補財政赤字的方式有哪些

參考答案

所謂硬赤字, 是指用債務收入彌補收支差額以後仍然存在的赤字。 所謂軟赤字, 是指未經債務收入彌補的赤字。(2 分) 通常, 彌補赤字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增收減支, 即通過增加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支出來彌補財政赤字。(1 分)

(2) 動用結餘, 即動用以前年度滾存的財政結餘。(1 分)

(3) 向中央銀行透支或借款。(1 分)

(4) 發行公債。(1 分)

五、 論述題(本大題共 2 小題, 每小題 13 分, 共 26 分)

1、自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財政支出佔 GDP 的比重呈現“V” 型變動軌跡。 近

幾年來, 我國財政支出的相對量仍處於連年上升的態勢。 從較長的歷史時期來看, 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財政支出都在不斷增長。請運用財政學相關理論闡述財政支出規模不斷擴大的原因。

參考答案

影響一國財政支出規模擴大的原因是多重的, 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 政府職能擴張。 從當前中西方各國政府職能的現狀來看, 因政府職能擴張而促進財政支出增長, 突出地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為了加強宏觀調控, 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主動加大政府開支, 一般表現為公共工程支出快速增長; 第二, 為了解決社會分配公平問題,政府著重提高了用於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支出; 第三, 為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國普遍都在增加用於環境保護、 自然資源保護和衛生防疫等方面的財政支出。 另外, 政府職能的擴張導致政府機構的增加, 由此引起行政管理部門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的增長。(3分)

(2) 政府提供公共產品質量的提高。(2 分)

(3) 人口規模增加。(2 分)

(4) 商品價格及服務費用上漲。(2 分)

(5) 科學技術的進步。(2 分)

(6) 突發事件。(2 分)

2、自 2016 年 5 月 1 日起,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試點擴展到了建築業、房地產業、 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到此, 營業稅退出了中國歷史舞臺。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國新辦召開的吹風會上表示: 要確保 5 000 多億元減稅能確實惠及企業, 給經濟添動力。 他表示, 營改增通過統一稅制, 貫通服務業內部和二、 三產業之間的抵扣鏈條, 從制度上消除了重複徵稅。使稅收的中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請依據增值稅的優點,分析我國擴大營改增試點的必要性。

參考答案

增值稅的最大特點在於就一種商品多次課徵中避免重複徵稅。(1 分)

這一特點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 在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技術協作, 保證稅負分配相對公平等方面, 有較大功效。(1 分)

具體特點, 即優點是:

(1) 實行增值稅可以避免重複徵稅和稅負不公平的問題, 有利於促進我國的工業生產結構由過去的“大而全”“小而全” 向專業化協作化的方向發展, 以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改組產品質量。 這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 同我國工業改組的方向相一致。(3 分)

(2) 增值稅採取道道課徵方式, 並以各企業新創造的價值為計稅依據, 可以使各關聯企業在納稅上互相監督、 減少乃至杜絕偷稅漏稅。(2 分)

(3) 增值稅能夠適應經濟結構的各種變化, 從而有利於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性。(2 分)

(4) 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2 分)

“營改增” 從制度上解決了過去“道道徵收、 全額徵稅” 的重複徵稅問題, 實現“環環徵收、層層抵扣” 的良好狀態, 新稅制更為科學、 合理。 此外,“營改增” 有利於避免重複徵稅,減輕企業負擔。(2 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