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艺术上的审美差异

从古到今,人们对美的事物都是趋之若鹜的,向往美好似乎也是人类天性和善的一面的体现,几千年的时间,人们对美的事物都是有一定标准的,奇妙的是无论时间过了多久,美的标准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当然,按照客观规律,事物都会经过“成住坏灭”的过程,在今天,审美的标准,在很多人的心里,似乎也和客观规律一样,已经发生了变化。

审美是有层次的,这个从古到今也没有变。比如古代有这样的传说,宋玉《对楚王问》中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事说:有人歌唱“下里巴人”跟着唱的人竟然有数千,而有人歌唱“阳春白雪”跟着唱的只有十人。是和者寡的曲子不如和者众的曲子优秀吗?非也,只是审美的层次决定的。

浅谈戏曲艺术上的审美差异

公园群众大合唱

很多人,他的审美建立在他个人的认识那一层,你说出来的见解,他理解不了,于是由于观念的作祟,心生反感,于是他不是去判断人家说的对错,而是用自己的那些见解反对,我常说,对与不对自有一个大的标准衡量,当然,一些人他的理念里没有什么大的标准,你说的标准,他即不屑也不清楚,所以不会同意也不会去遵守。他说,什么这个那个,我就是标准,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规矩和标准我常举这样的例子:标准就像马路上的红路灯,那就是规矩,红灯停绿灯行,人们都得遵守,有人说,我就不遵守,我就红灯走绿灯不走,那没办法,也许就撞死了。这就是你违背规矩的代价。

浅谈戏曲艺术上的审美差异

京剧《霸王别姬》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自它诞生那天起,就有它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和规矩标准,而那些年,由于各种原因,传统艺术有很长时间的空白期和断层,而恰恰样板戏的一些手法,影响了那一个时期的演员,所以,今天活跃在舞台上的所谓京剧著名演员,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无疑不是受样板戏那种激昂,高亢的风格所影响,以至于他们演唱传统戏也脱离不了这种风格的影子,这也是网友说的: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戏曲审美改造以后,“温润中正,淡雅醇和”的美学追求,变成了“激昂奋进,英姿飒爽”。

浅谈戏曲艺术上的审美差异

京剧《四郎探母》

很多演员,在舞台上,他不是演人物,而是在演他自己,他们嗓子很冲,但是不挂味。唱腔音色很光溜,但是油滑而没有沧桑感。这些和人们审美的堕落变化也有很大关系,上面说过,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无不遵循“温润中正,淡雅醇和”的宗旨,它就像满是包浆的老物件一样,有着让人心动的内涵和岁月沉淀感。

样板戏以及现代新编戏的唱腔,好比大工业时代机械生产的玻璃、钢材、塑料。冰冷,光滑,犀利,坚硬,外表干净整齐,有棱有角,似乎还包罗万象,完美无瑕!但是你感觉不到它的人情味和积淀而沧桑的岁月感,感受不到历史、文化和人性本身带来的慰籍与温暖。如果这样比喻的话,那些唱腔光溜,没有感情只卖弄嗓音的高亮演唱,或者没有很好继承就自创出一种有悖于传统艺术规律的玩意儿,以及一切由此而外延出的风格特性,是不是格调就低的多呢?

浅谈戏曲艺术上的审美差异

新编戏曲

所以,现在的很多人,有时候他们看待一种艺术形式,不是审美,而是审丑,因为他们喜欢的不是美的是丑的,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或者粉丝吹捧并没有察觉,并且还觉得很好,沾沾自喜。其实就是标准混乱和规矩的不被遵守造成的。典型的例子,比如当今的新新程派,很多人他们不喜欢“温润如玉”的音色,而是喜欢粗声牛吼的那种唱法,其实就是一种审美堕落的表现,不是审美是审丑,很多人并不觉得,还乐此不疲,觉得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