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写作专题一:准确运用成语、关联词

三年级写作专题一:准确运用成语、关联词

一、认识成语

1.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成短句。

例:眼花缭乱 物美价廉 突如其来 无可奈何

2.成语的来源

例: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2)来自古代神话传说

例: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3)来自历史故事

例:完璧归赵 围魏救赵 负荆请罪 草木皆兵

(4)来自俗语流传

例:五花八门 来者不善 水落石出

(5)来自诗句

例:逃之夭夭 山穷水尽 他山之石

三年级写作专题一:准确运用成语、关联词

二、准确运用成语

(1)准确运用成语能使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文章锦上添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的成语大多是四个字,但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

例:耳边风 口头禅 破天荒(三字成语)

例:八九不离十 独木不成林 (五字成语)

例:既来之,则安之 百闻不如一见(六字成语)

例: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七字成语)

(2)成语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情况下不能加减字或写别字。

例:“三心二意”不能写成“三心两意”。

(3)有些成语是可以变换顺序的,我们平时应多注意积累。

例:“生机勃勃”可以写成“勃勃生机”。

三年级写作专题一:准确运用成语、关联词

三、认识关联词

(1)关联词是用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联系的简单句组成较复杂句子的词语。恰当使用关联词能使句子更通顺合理。

(2)大部分关联词都表示一种固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关联词分为以下几类:

并列关系 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大、更 重、更深、 更进一层。

选择关系 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并从中选出一种。

转折关系 后面分句并不是前面分句意思的继续,而是其意思上的转折。

假设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这种假设情况实现后的结果。

条件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在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因果关系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或反之)。

三年级写作专题一:准确运用成语、关联词

四、准确运用关联词

(1)并列关系(“又……又……” “一边……一边……” “既……又……”等)

例: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2)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不但……还……”等)

例:我们不但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要在课后及时巩固知识。

(3)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宁可……也不……”等)

例:妈妈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愿意让我受苦。

(4)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等)

例:虽然在这次爬山活动中,我们个个都精疲力尽,但是我们都感到非常开心。

(5)假设关系(“如果……就…… ” “要是……那么……”等)

例: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就无法取得好成绩。

(6)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等)

例:无论前面有多少困难,我都要勇往直前。

(7)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等)

例:因为阳阳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没来学校上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