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過去的2018年,充滿各種挑戰和“意外”,一年的時間見證了電商行業裡黑馬的出現,也見證了巨頭平臺的屹立不倒和轉型突破。

新消費時代,沒有哪一家平臺可以憑藉一種模式經久不衰,即便是大部分人認為阿里京東已經是業內不可撼動的巨頭時,拼多多的出現以及裂變式的高速增長,讓這個市場再生變數。

同時,在雙11十週年之際,天貓再次創下2135億元新的交易記錄,線上線下聯動,以及更多的參與者,成為2018年雙11最貼切的寫照。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不斷突破新紀錄的背後,也很有力的回擊了外界對於電商行業增長乏力的評判。

不過,無論是傳統電商時代,還是當下的新消費時代,服務永遠都是第一位的,這點從未改變過。

電商史上最密集上市年 社交電商成主流

2018年估計是國內公司最密集的上市年份,對於電商行業更是如此。

社交電商代表拼多多以及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的上市,更是“衝擊”了長期不變的市場格局,輸入了新鮮的血液。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根據TechWeb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2018年中,社交電商平臺有三家上市,分別是有贊、拼多多以及蘑菇街;

汽車電商平臺兩家,分別為團車以及優信二手車;

生活服務電商平臺有一家,為美團點評;

母嬰電商平臺一家,為寶寶樹。

如果單從數量上來看,可以看出,2018年社交電商最為搶眼,三家公司成功上市,其中拼多多僅用三年時間便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後繼創業公司的標杆。

同時,蘑菇街在12月趕上末班車,也算是成功“上岸”。

對於去年多家社交電商平臺的集中上市,社交電商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將現有的流量進行轉現,這種發展模式需要大量的用戶流量及資本支撐。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的發展,以及網絡速度和覆蓋率的提升,讓人們之間的社交變得更加便捷。

相比較以前,現在的社交不僅僅是點對點,更是點對面,加上電商的屬性後,更是省去了傳統電商中間的許多環節。

去中心化後,每個人都是店主,每個人都是品牌的代言人,這不僅僅省去了很多的成本,社群更是讓受眾更有針對性。並且,基於社交信任化的基礎,也讓社交電商的效率更高。

阿里一直想做社交,卻頻頻敗北,多次的嘗試也沒能動搖騰訊在社交領域的絕對地位。

相比較過去,人們已經從主動搜索,到現在更細分化的訂閱。

社交是能夠將電商行業進一步放大化的方式,讓用戶更為精準地獲取信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都在嘗試社交電商的原因。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與此同時,除了拼多多、有贊、蘑菇街等平臺之外,包括京東以及淘寶,也都在加強社交屬性的建設,通過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連接,讓平臺的活躍度以及商品的針對性更強,以提高平臺的交易效率和規模。

4月19日,禮物社交電商平臺“禮物說”也對外宣佈完成1億人民幣C1輪融資,並正在進行C2輪融資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社交電商平臺出現,還會有更多的社交電商平臺完成上市的小目標。

對於過去一年上市的電商平臺來說,上市只是第一步,在整體環境不好、競爭激烈、用戶獲取成本更高的今天,未來的挑戰還會更多。

而業界更多的人則認為,2018年可能是電商平臺近五年中能夠抓住的最後一次上市好時機。

傳統平臺繼續深化變革 蘇寧、京東瘋狂開店

近兩年,電商行業裡一直在講新零售,上至阿里、京東、蘇寧,下至創業公司以及線下商超,都在朝著新零售的模式發展轉型。

其中,阿里作為新零售的開拓者,無論是在與傳統線下商超的聯動中,還是在自有盒馬店面的擴張中,都走在了前列。其中,盒馬更是被認為最具代表性的新零售產物。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不同於阿里的新零售概念,京東提出的是無界零售,蘇寧則是智慧零售。

但是,無論說法怎麼不一樣,本質上三者都在做一件事情,開拓線下市場,獲取更多用戶,提升用戶體驗。

除了盒馬之外,京東也開設了7FRESH,蘇寧也有蘇鮮生。但是,相比較盒馬,後兩者在體量上以及規模上都難以匹敵。

盒馬、7FRESH等生鮮零售門店的開設,只是傳統電商平臺新零售佈局的一條賽道。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2018年,便利店的瘋狂擴張,更可以看出各大平臺對佔據線下市場的野心。

此前,京東對外宣佈,計劃五年內在全國開設100萬京東便利店,阿里也定下了一年一萬家天貓小店的目標。

同時,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曾在蘇寧易購智慧零售開發戰略部署會上宣佈,2018年蘇寧將新開5000家線下門店,其中蘇寧小店將開到1500家。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8年5月發佈的《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2017年中國便利店銷售額達到1900億元,增速23%;門店數增至10.6萬家,增長13%。

除了阿里京東蘇寧外,傳統便利店品牌比如羅森等也在加速擴張。

可以預知的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便利店市場,瘋狂擴張背後仍存在各種不確定性。

零售科技助力品質消費時代

淘寶的出現,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線上消費的魅力,同時也帶動了整個零售市場的前行。

隨著入局者漸多,加上用戶消費認知的改變,消費者在追求價廉的同時,也更看重商品的質量。

根據艾媒諮詢此前發佈的《2018中國新消費專題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已經進入新消費時代,用戶追求性價比的品質生活和個性化消費,不再一味重視名牌。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2018年7月26日晚間,拼多多在上海、紐約同時敲鐘,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市場。

這一天,對於拼多多來說具有絕對深遠的意義,不僅僅是上市而已,更是拉開了一系列的變革序幕。

在大部分人眼中,拼多多是在做五環外的生意,而這樣一個體量的公司,則被外界稱為是消費降級的代表。

不過,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在一次峰會上卻回應稱,其實拼多多這兩年發展的數據也能證明拼多多不是消費降級的市場。

只是,平臺上低廉的商品,加上用戶對於平臺商品質量的吐槽,讓拼多多一直難以擺脫廉價的帽子。

對於拼多多來說,上市之後,品牌形象十分重要,平臺上商品的質量更是核心,尤其是在美國市場,投資人對於平臺商品真假質量問題更為看重。

在上市後的幾個月時間裡,拼多多也在做著改變,清理平臺假貨、引進品牌商家入駐以及利用技術手段更好服務消費者。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根據QuestMobile和獵豹大數據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佔比接近50%。

這些數據都在證明,拼多多在“五環內”的用戶佔比正在不斷上升,整個平臺的消費品質也在提升。

同時,國美電器、噹噹網、小米等品牌的入駐,也讓拼多多看起來更像是“正規軍”。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迎合新消費時代用戶對於品質商品的追求,包括拼多多、淘寶天天特賣以及蘇寧拼購等平臺,相繼宣佈要扶持“拼工廠”。

對此,中山大學教授毛豔華則指出,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實際就是零售業界所追求的C2M(Customer-to-Manufactory,客對廠反向定製)模式。

“以拼多多、蘇寧拼購為代表的社交電商,開啟品牌造星計劃,預示著基於社交+零售模式開展生意的品牌商,將迎來洗牌。

蘇寧拼購和拼多多的遭遇戰,將從C端的消費者市場,蔓延至上游供應鏈。”

而這,也是為了進一步適應新消費時代,用戶對於品質商品的需求。

同時,品質消費時代,從各家的財報以及實際應用中可以看出,零售科技、研發成為中堅力量。

結語

2018年的電商大戰已經結束,阿里、京東以及蘇寧能傳統電商巨頭在新零售的道路上繼續深化變革,瘋狂佈局線下渠道,並開拓新的模式;

拼多多等新興電商平臺則朝著更加正規化的方向前行,以迎合品質消費時代的需求。

對於電商市場來說,從來沒有定格的時候,即便是在所有人都認為是阿里京東的時代,也難免會殺出一個拼多多。

未來也是一樣,還會有更多的“拼多多”出現。


後社交電商時代,3大趨勢即將引領社交電商的革新


而在消費者更加挑剔的今天,無論是身經百戰的成熟平臺,還是初露鋒芒的黑馬,誰能精準抓住消費者的需求,率先取得突破口,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先機。

本文出處:搜狐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