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吐魯番,必須要吃上當地正宗美食

“火洲四寶”吃的時候一個都不能少!

在內地,提到新疆,人們大都會知道吐魯番、知道吐魯番的葡萄;在新疆,說到吐魯番,人們除了多知道幾種葡萄的品種外,還知道葡萄溝、艾丁湖、火焰山和交河故城......

而說到吐魯番美食四寶,相信知道人的很少,也有的稱“火洲四寶”,這四寶分別為豆豆麵、葡萄乾抓飯、盆盆肉、大盤鬥雞。

豆豆麵

到了吐魯番,必須要吃上當地正宗美食

豆豆麵

豆豆麵,是吐魯番四寶中唯一在吐魯番才有的特色美食,說它獨有,估計是因為做這種麵食的原料---豆豆只在吐魯番有種植,也有人說小白豆似乎並不只是吐魯番有種植。

在新疆的其他許多城市,豆豆麵在除吐魯番以外的城市真沒見過、更別說吃過,即便在吐魯番當地的餐廳也不多見,只在個別餐廳和夜市上才能吃到。

在火爐上架一鍋,鍋內為小火慢燉的羊肉湯,有客人要吃麵,便將等量手擀麵下入鍋內煮,待麵條煮熟將出鍋時,加入一勺提前煮好的豆豆及各種配料,熱氣騰騰的豆豆麵一上桌,先夾一筷子綿軟的麵條,再嚼兩口香糯的豆豆,最後再喝幾口鮮爽的麵湯,味道真是美極了。


葡萄乾抓飯

到了吐魯番,必須要吃上當地正宗美食

葡萄乾抓飯

抓飯,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飯食,特別是用羊肉、胡蘿蔔做的抓飯肉最為多見。

但吐魯番抓飯出名的不是羊肉抓飯,而是葡萄乾抓飯,即在做抓飯時不放羊肉而放葡萄乾的一種做法。但現在由於口感的需要,單獨放葡萄乾的抓飯也不太多,一般還會放杏幹、桃幹、鷹嘴豆之類的乾果,稱之為甜抓飯或什錦抓飯。相對於羊肉抓飯來講,什錦抓飯更受女士和兒童們歡迎。


大盤鬥雞

到了吐魯番,必須要吃上當地正宗美食

大盤鬥雞

吐魯番是中國三大斗雞產地之一,馴養歷史可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間。吐魯番鬥雞身高腿壯頸長,嘴巴粗短,胸肌發達,眼大冠小,極具攻擊力。

一隻鬥雞平均在2--4公斤左右,其蛋白高、脂肪低、瘦肉率高,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滋補強身的功效,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經常參加比賽獲勝的鬥雞,身價很高,主人象寶貝一樣養著護著,不會捨得賣掉或吃掉,所以上餐桌的多是各種原因被淘汰的鬥雞,即便如此,味道也比一般的雞好吃的多。

鬥雞一般用來紅燒最佳,做法與大盤雞做法相同,鬥雞肉的肉質鮮美細膩、有韌勁、有嚼頭,與燉爛的洋芋、濃湯汁浸透的皮帶面相搭而吃,十分攢勁。


盆盆肉

到了吐魯番,必須要吃上當地正宗美食

盆盆肉

盆盆肉,這種美食最早出現在清代晚期的四川成都,是由生活在成都皇城壩回民發明的,那時盆盆肉又稱牛肉肺片,該菜在1959年已絕跡。

至於吐魯番盆盆肉何時重現江湖,沒有查到源頭。只知道現在新疆市場上的盆盆肉,都是九十年代中期從吐魯番流傳出來的。很有印象的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倉房溝北路八一面粉廠對面有一排平房,一半是批發米麵、清油的,一半是經營小吃的,其中就有幾家火州盆盆肉、火焰山盆盆肉、吐魯番盆盆肉館子。那時的盆盆肉用料很簡單,其實就是清燉羊肉胡蘿蔔而已,在鍋裡燉好然後盛在大盆裡端上桌,就被形象的叫作盆盆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