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選擇大城市月薪過萬,還是小城市月入3千的生活?

文|小貓倩倩:高轉化文案寫作者,知乎19萬關注大V,職場、心理學話題高贊回答者

你願意選擇大城市月薪過萬,還是小城市月入3千的生活?

01

“年還沒過完,明天就要回廣州嗎?”正在做飯的媽媽放下手中切了一半的菜,從廚房探出身子問我。

“嗯。”

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後,她的表情似乎有些落寞,又有些不捨。

“南方冬天沒暖氣,比家裡冷吧?”“別怕費電,在屋裡就開著空調啊。”“自己做飯吃,別總是點外賣……”我一邊收拾箱子,她自顧自地叨唸著。

此時距離我從國家電網辭職,來到廣州開始創業已經過去大半年了。“穩定”和“按部就班”對我來說開始變得越來越陌生,取而代之的是“忙碌”、“壓力”與“焦慮”並存。

也許是因為知曉了我更多的不易,媽媽似乎也不像從前那樣對我要求苛刻,開始逐漸溫和起來。

飛機起飛了。雖然是大年初四的早上,同一航班卻座無虛席。

雲層上的天空湛藍,明亮的太陽照在翻滾的雲海上。

新的奮鬥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02

年二十九,高中同學聚會。2009入學,2012高考的我們,如今讀研的簽了三方,本科畢業就工作的也入職3年了——我們都成了“職場人”

我高中時所在的班級是全市最好高中的尖子班。10年前,在這個三線小城市教育資源相對最好的中心,這裡聚集了一批一心想要通過努力改變夢想的年輕人。大部分同學也通過高考遂願了。最後填志願時,57名同學,僅有一人選擇在省內讀書(作為一個沒有985的省這也是必然)——大部分同學選擇了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的學校。

這次同學聚會,大家聊得最多的便是“未來”。

未來,你打算去哪裡?

一定是大城市。

那父母怎麼辦?

等我穩定了,把他們接過來住。

選擇“回到家鄉工作”的,不到當時全班總人數的20%。看來,以後也只有回家過年的時候才能聚在一起了。

你願意選擇大城市月薪過萬,還是小城市月入3千的生活?

03

有一個同學說,“我辛辛苦苦讀了這麼多年書,不就是為了能去大城市定居嗎?要是付出了這麼多還回來,我為什麼不連大學都在家裡讀了?反正房價也不高,工資肯定夠花。”

同學中有一對高中時就在一起的情侶,打算近2年結婚,連早教機構都提前看好了。而家鄉甚至很多年輕人依然不認同早教的理念。

留在小城市,還是去大城市發展?這不是一個“月入3千還是月入3萬”的簡單問題,而且對不同資源和不同人生狀態的追求。

根據智聯招聘2018年夏季求職平均薪資排名,排行榜前5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這些城市的平均薪資都超過了8000元,北京市“求職平均薪資”甚至超過了10000元。

這意味著“去大城市工作的確能賺到更多錢”。

你願意選擇大城市月薪過萬,還是小城市月入3千的生活?

這對於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改變命運的年輕人來說是極具誘惑力的。原生家庭父母是三線城市普通工薪階層的,孩子進入互聯網行業,第一年入職工資就超過父母幾十年工齡工資的,我身邊比比皆是。

除此之外,大城市對於想要紮根的年輕人也提供了各種優厚條件:各種落戶、加分、補貼政策。只要你符合條件,都可以去申請。男朋友畢業的時候糾結該去蘇州還是去杭州,除去公司給的薪資本身條件,收入中還有一部分來自於當地政府——去蘇州有園區公積金、房租方面的補助,杭州也有幾萬元的津貼。

你願意選擇大城市月薪過萬,還是小城市月入3千的生活?

更不要說公共基礎設施和教育資源的差異。剛上大學的時候,第一學期之內,很多來自小城市的同學都有反應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不適感。“怎麼感覺我們覺得啥‘哇,好新奇’的東西,他們在大城市裡上學的同學之前都見過。甚至很多我們上大學以後才開始學的知識人家高中競賽就學過了。”

人生的前18年幾乎沒出過省的我更加清醒地認識這一點。如果不是因為來到南京的985讀書,我可能一輩子也見不到“國家重點實驗室”,可能永遠見不到院士真人在咫尺可及的講臺上講話,可能永遠也聽不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交響。我或許會以為,我出生的世界就是我的全部了。

正是因為見過差異,才不想讓差異繼續變成差距。誰不是想留下來讓自己生活的更好,讓自己的下一代生活更好呢?

04

最後讓我選擇大城市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的男朋友,2019年春天就要畢業了。

他學了7年軟件工程,南京大學本科+中科大碩士。畢業季的時候,包括BAT在內的多家互聯網巨頭紛紛向他拋來橄欖枝,最後簽了微軟的offer。

聽起來好像很厲害吧?

但是你知道麼,如果我們回到家鄉的城市,他甚至沒辦法找到一個像樣的軟件公司,只能去做外包的工作——你能想象一個本來可以去BAT微軟的同學最後去了外包公司嗎?

雖然他一直說“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你去哪裡,我就去哪裡。”但是我也不能當真去讓他放棄大好前途吧?

事實上,很多職業——特別是與互聯網、傳媒等領域相關的崗位,在二三線城市都很難找到好去處。我的一個學傳播學的朋友,畢業後她媽媽讓她回家鄉快倒閉的報社,她誓死不從,現在在某公司做運營月入2w+。

來廣州半年,雖然是在自己創業,但明顯和之前在體制內見識到的人和事大不相同了。在這裡,我可以利用週末去參加線下聚會,見到各種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還有一群和我一樣為了夢想拼搏的小夥伴。

選擇大城市,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是簡單地選擇“高薪”,而是選擇一種奮鬥、向上、通過努力改變生活的人生狀態。

05

其實我特別理解那些想要“回家考個公務員”的同學。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毫無顧忌地一路向前,並不是所有的人對事業的渴求都比對家的眷戀更重。

“不想離家太遠”既是一些父母想要孩子回來的理由,也是一些孩子主動留在父母身邊的理由。

就在我辭職前半年,公司一個比我大6歲的姐姐父親生病住院了。她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母親身體又不好,只能自己和老公兩個人去醫院輪番看護。孩子才3歲,也同樣需要有人照看。

此情此景,倘若身在遠方,看到把自己辛苦養大的雙親重病在身卻不能盡孝心,身為子女又如何能心安?

這時候,“賺錢多”真的是最重要的事嗎?

你願意選擇大城市月薪過萬,還是小城市月入3千的生活?

能夠一往無前的人啊,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免去了後顧之憂。

有的人覺得,一定要拼盡全力追求最好人生才算是值得過;有的人覺得,值不值得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念——誰說前者一定比後者更幸福呢?

06

為什麼我們要背井離鄉?

因為有更多挑戰的地方,才有更多機會呀。

究竟是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小城市的家裡好?

看你究竟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