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被“虐”,叫在西安骑车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上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群,在现代化城市里消失殆尽。

“柳暗花明又一村”。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自行车又开始回归大众视野,解决了你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骑共享单车上下班,尤其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上班族的首选。

殊不知,骑行的过程并非想象中那么飘逸、洒脱。不仅要面对逆行的电驴,还要面对各种井盖、突然出现的行人和各种匪夷所思的障碍物,骑个车简直比“吃鸡”还刺激。

正所谓,我待骑行如初恋,上路虐我千百遍。

有一种被“虐”,叫在西安骑车

有一种被“虐”,叫在西安骑车

最近,我也加入了骑行大军,从省体育训练中心,沿唐延路一路向北……

每天骑行上下班的我,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忐忑”,也正如龚琳娜所吟唱的那样,心情一路起伏不定,直到一曲终了,方才落地。

因为修建地铁6号线,骑行初始我就面临车技的巨大挑战,在约1米宽的道路上艰难骑行,左边是机动车隔离带,右边是地铁围挡。

更难的是,我要和电动车一族共同骑行在这个S型路段,偶尔再有几位步行的朋友,需要我把每根神经都竖起来才可以安全通过。

每次骑完这段,我都会长吐一口气,给自己一个大大的鼓励再进入下一段骑行。

第二个骑行“魔地”是高新一中附近,此刻正是学生放学时间,家长们接孩子的车随意停靠在非机动车道。

我要在公交车、电动车以及行人的夹缝中骑过。每次公交车停靠在高新一中站时,都有一种害怕下车行人坐到我车篮子的担忧。


有一种被“虐”,叫在西安骑车

©停靠在自行车道上的各类快递车 | 图更长安


之后就来到旺座国际城附近,这里的非机动车道上停的永远都是车、车、车……各种快递车在这里聚集,电动车、私家车更是不用多说,留给自行车的空间几乎为零。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想表达自行车在西安到底有没有路权?

难道要一直在走满行人的绿道上穿梭,或者跟公交车斗智斗勇吗?

有一种被“虐”,叫在西安骑车

我们时常会看到骑车人与机动车发生剐蹭、相撞等事故。这与路权划分不明确、停车现象占道严重等问题有很大关系。

在如今,最常见的自行车道就是被隔离带分离出来的非机动车道。不过很多时候,这里都停有机动车,剩下不多的空间还要被各种逆行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占有,他们碰见你压根不减速,霸气的让你没脾气。

遇到堵车,就有司机开到非机动车道,还要滴滴滴的按喇叭嫌弃自行车骑得慢。


有一种被“虐”,叫在西安骑车

©伦敦自行车专用道 | 图源网络


国外,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都在利用各种自行车设施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伦敦,它的自行车道名称就很上档次,名曰Cycle Superhighway(自行车专用高速公路)。

最主要的是,它还拥有独立的交通信号系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自行车和汽车发生碰撞。

事实上,伦敦长达30公里的自行车道每小时可以输送6000人次,相当于20列地铁或者82辆巴士的运量。

在都市区开辟自行车专用道的并非只有国外,在厦门就有一条全国第一条、世界第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

有一种被“虐”,叫在西安骑车

©厦门空中自行车道 | 来源网络

厦门空中自行车道已经在2017年初实现运行,全长约7.6公里,与BRT、人行过街天桥无缝连接,形成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

在这里骑行,不就是体验飞一般的感觉吗?


有一种被“虐”,叫在西安骑车

©科技路某处自行车道 | 图源更长安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西安也并非处处骑行困难。同样在高新区团结南路与科技路交汇处附近,就有一条时髦的自行车道。

用隔离带将机动车道、人行道完全分离出来,在这里骑行才是最安逸的。

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采取项措施来疏通自行车道,不管是安装电子眼还是转移路侧停车位,相信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这才能让市民放心绿色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