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买量拓展本地化发展渠道

随着国内游戏版号审批的恢复,进口游戏审批亦于近日正式恢复。4月2日,首批进口游戏的版号下发,更是给整个游戏行业吃下一颗“定心丸”,其中不乏腾讯、网易、盛趣游戏等行业巨头引进的游戏产品。4月10日,第十二批游戏版号的下发,也说明国内游戏行业正在吹响回暖的号角。从2018年游戏版号审批的暂停、国内游戏行业脚步放慢,开发商纷纷出海谋求生路,如今国内游戏市场积累一年的能量正在加速释放。

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买量拓展本地化发展渠道

游戏作为第九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断被拉近,全球化潮流的发展更是为游戏的国际化之路插上腾飞的翅膀。据相关数据平台的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了4.84亿人,占据整体网民数量的58.4%;手机游戏用户规模达到4.59亿人次,占据手机整体用户的56.2%。

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买量拓展本地化发展渠道

虽然2018年,国内游戏行业寒冬降临,全球游戏市场也迎来转变,但全球游戏市场呈现出增长趋势,国内游戏开发商的出海热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在全球游戏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游戏市场的再一次开发。据统计,2018年的全球游戏市场的总收入达到1379亿美元,手游市场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全球手游玩家达到了22亿人。

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买量拓展本地化发展渠道

但随着人口红利的耗尽、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游戏开发商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与日俱增,对处于行业头部的游戏开发商来说,已经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与计划出海的中小不知名的游戏开发商相比,遭受的阻力相对较小。过去传统的游戏推广运营模式,主要在应用商店等渠道投放产品信息,靠着用户规模和口碑实现流量红利的收入。

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买量拓展本地化发展渠道

但随着游戏评级制度的实施,游戏开发商从传统渠道获取流量的难度骤升,获取流量成本和竞争压力的增加。而买量可以通过广告投放精准营销,比较常见的有横幅广告和视频广告。实现较低成本获取更多用户下载注册,用户回报远超营销成本,这对受到资金、规模、渠道限制的中小游戏开放商来说,出海游戏产品的买量效果愈加重要。

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买量拓展本地化发展渠道

但买量并不是万无一失,游戏市场的火爆催生出机器模拟点击量、搜索量等方式的虚假刷量,这也是困扰买量模式发展的问题。买量时为了获取更多用户,其素材会追逐热点事件或者抠图,导致买量素材的同质化严重,造成用户的审美疲劳,甚至会造成版权的纠纷。

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买量拓展本地化发展渠道

所以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文化差异、市场氛围、社会环境、用户习惯、消费偏好等因素,与国内市场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中小游戏开放商的渠道资源缺乏,使之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步履维艰,与行业巨头的竞争更在压缩其生存空间。

中小游戏开发商出海,买量拓展本地化发展渠道

因此除了在制定出海目标市场以及目标用户之后,要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知识、社会环境、用户偏好等作出详细的调查,与专业的本地化团队合作,减少在海外市场发展的阻碍,以及认识到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差异,基于与海外市场的差异,抓住海外游戏市场的空白风口,积累推广营销的渠道,尽快的融入本地市场。润界本地化为海内外大小企业提供本地化服务,广泛的渠道资源优势、准确的翻译、精致的配音、专业的后期,帮助企业更快的融入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的发展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