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看好哪几个同城化的城市?

秋天的雨7950


同城化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交通的一体化、规划的统筹化、资源的共享性和产业的互补性,而绝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归属性。

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是广州与佛山,这是一个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之间的同城化,而且广州的市中心与佛山市中心仅15公里。但这二个城市走向行政合并机会十分渺茫,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来,更是微乎其微。

同城化的升级版就是国际通用说法的都市区概念,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区。不是那些靠一纸公文的所谓行政融合。

以北上广深等超级城市为例,都市区就是指距离城市最中心半径在50公里~60公里的范围。这些可以在无缝对接的基础上达到通勤目标。如港深都市区就是指深圳、香港、惠州临深部分、东莞的临深区域和中山的翠亨新区等区域范围;上海也是包含昆山区域、南通启东区域和嘉善的部分区域,而不是大都市区范围的1+7规划范围。

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为例,也基本上不是所谓的都市区范围,而是一个都市圈的大范畴。像杭州都市圈不仅包括杭州周边地区,还有远在200公里之外的衢州和黄山地区。这些早已超过了腹地范围,甚至连建德、淳安地区都早已超出了通勤的距离。这些新一线城市由于城区人口规模未来的千万级的水平,同城化的半径也就在30~40公里以内。

现在的同城市、都市区都是被炒的沸沸扬扬。其实很多是以都市圈来混淆视听,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区或同城化。

像合肥更是把都市圈范围扩大到合肥周边大范围,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桐城市等地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6%,人口占全省的43.2%,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接近59%。这就是成为了一个半省圈。像这些划地为界的所谓都市圈、都市区、同城化也是比比皆是。


而未来的真正同城化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基本上不是通过行政手段,而是通过自然融合方式,跨地区跨省的同城化化会越来越多。

像西安融合咸阳,上海融合昆山,厦门融合泉州漳州的部分区域,南京融合芜湖,北京融合北三县等等。主要还是一线城市和人口扩张加快的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主。那些三四线城市本身的土地面积较大,加上人口扩张的速度有限,根本就很难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域范围。也就谈不上同城化和都市区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