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成為太子後,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為什麼?

mengchuan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乾隆皇帝召集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將三十八年秘密建儲的的匣子打開,公同閱看,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次年正月初一日,在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授受大殿,顒琰為皇帝,改元嘉慶,乾隆為太上皇。此時的顒琰已經是三十七歲了,但是仍然無法親政,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等大權仍然掌握在乾隆帝手裡。

三十七歲即位當皇帝,在二千年的歷史上,嘉慶算得上是高齡即位的皇帝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父親乾隆實在太能活了,而且在嘉慶之前,乾隆曾經立了另一位皇子為太子。這位皇子就是乾隆嫡子、富察皇后所生的永璉,乾隆即位不久,就秘密將年僅七歲的永璉立為皇儲了。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兩年後,永璉就因風寒而病逝。這令乾隆十分痛心。並把密定諭旨公佈於眾,用太子典禮為其安葬。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公開立顒琰為皇太子之後,乾隆為了表示對永璉的追悼,令顒琰到其陵墓行叩拜之禮。


老照片


乾隆讓嘉慶去祭拜這個九歲孩子,正是他與富察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永璉。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親自宣讀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立下的傳位詔書,立他的第十五個兒子永琰為皇太子,準備自己選擇退位,將皇位禪讓給永琰,這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當上皇太子的嘉慶,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九歲的孩子,甚至要求馬上要當皇帝的嘉慶進行跪拜,而這個孩子正是乾隆的皇次子,也是乾隆的嫡長子,乾隆與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永璉。

永璉生於雍正八年(1730年),而永璉這個名字都是由乾隆皇帝的父親雍正皇帝親自所賜,隱示承宗器之意,足可見雍正皇帝對於自己這位皇孫的喜愛。而乾隆皇帝更是對其極其寵愛,剛剛繼位,就遵循雍正所創設的“秘密立儲制度”,將永璉確定為自己的接班人,並且撰寫傳位詔書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不料天不遂人願,乾隆三年(1738年),不滿九歲的永璉去世,乾隆皇帝極為傷感,追贈諡號“端慧皇太子”,按皇太子禮儀治喪喪,並在朱華山下耗費巨資為其修建陵寢,這些足可見乾隆皇帝對於永璉的喜愛,也寄託著他與富察皇后之間深厚的感情。

乾隆讓嘉慶跪拜永璉,除了“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外,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有著自己的考量。

首先,乾隆皇帝這是要嘉慶承認永璉的名分,以示尊崇。

乾隆皇帝與富察皇后恩愛一生,對於永璉,這個他與富察皇后所生的兒子也是極度喜愛與器重,儘管永璉未能繼承大統,最終由嘉慶皇帝繼位,但是在乾隆心中,永璉絕對是他永遠心儀的皇位繼承人。

因而他要將自己對於永璉的喜愛加在嘉慶身上,實際上就是要承認他對於永璉同對待自己一樣,也有著君臣身份,在嘉慶登基後,以至於嘉慶的後代都要對於永璉給予足夠的尊崇。

其次,乾隆這也是要讓嘉慶明白,自己的皇位實際上是永璉讓出來的。

乾隆一生曾三次立儲,第一次是永璉,第二次是乾隆與富察皇后所生的另一個兒子永琮,第三次便是立嘉慶。而在立嘉慶之前,乾隆皇帝最為欣賞和喜愛的兒子就是五阿哥永琪,但是永琪也是英年早逝,在永琪死後二十多年,此時乾隆已經寫下了傳位嘉慶的詔書,可是依然對永琪讚賞有加,毫不避諱傳位給永琪之意。

由此可見,乾隆對於嘉慶其實並不滿意,之所以要傳位給嘉慶,只能說是“矮子裡面拔大個兒”,一種頗為無奈的感覺。

所以這個時候,乾隆讓嘉慶跪拜永璉,實際上就是要將自己的這個意思告訴嘉慶,既要讓他明白自己的定位,對於自己這些已經逝去的哥哥們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同時也是對於嘉慶的一種鞭策。

再次,這是乾隆對於嘉慶的一種試探,也是乾隆對於嘉慶的暗示。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太上皇能的善終的寥寥無幾,此時即將退位的乾隆也需要看看嘉慶對於自己的旨意的態度,畢竟嘉慶還是皇太子,還沒有最後登基,即便是登基之後,乾隆依然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繼續考察、觀察這嘉慶。

而與此同時,這也是對於嘉慶的暗示,給了嘉慶一個“下馬威”,更是在告訴嘉慶,雖然即將成為皇上,可是要明白自己的位置以及對於乾隆的態度,畢竟在乾隆心中,真正中意的皇位繼承人是永璉他們,而不是嘉慶,這一點是一定要讓嘉慶明白,並且牢記的。

在乾隆退位後,依然大權獨攬,直到乾隆去世,嘉慶才真正掌握權力。

乾隆退位訓政成為太上皇,可是坐在皇位上嘉慶實際上只能算是個“三皇帝”,在他之前的便是乾隆皇帝和乾隆的寵臣和珅。

此時的嘉慶皇帝沒有實權、沒有玉璽,大小事務都要繼續由乾隆決定,就連自己都不能住在皇宮,依舊繼續住在王府之中,自己的結髮妻子、嫡皇后喜塔臘氏去世,都因為乾隆的關係而低調下葬。

就這樣,嘉慶皇帝在戰戰兢兢中度過了四年的時間,直到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嘉慶才真正的掌握權力,成為大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


雍親王府


[cp]【史料辨析】關於永琰被立為皇太子後給端慧皇太子行禮之事

乾隆六十年。乙卯。九月。

○癸亥(十五日)皇太子奉上命。恭詣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孝賢皇后、孝儀皇后陵、行禮。  

○詣端慧皇太子園寢行禮。 

 

嘉慶九年。甲子。八月。

○己卯(二十三日)世宗憲皇帝忌辰。遣官祭泰陵。  

○諭內閣、我朝定鼎之初。本未有建儲之典。自皇曾祖聖祖仁皇帝始立理密親王為皇太子。嗣因緣事即未建立。我皇祖世宗憲皇帝皇考高宗純皇帝皆密膺<閒>在肇承神器。迨朕兄端慧皇太子、仰蒙皇考恩慈。因為皇妣孝賢純皇后所出。以嫡以賢。特行密立。祇以無祿。不獲永年。命以皇太子典禮祭葬。自後未經續議建儲。迨乾隆癸巳南郊大祀。朕荷皇考眷顧洪恩。始以朕名默告於天祖。然亦未蒙宣示。直至乾隆六十年、將行授璽典禮。於九月初三日、頒發明詔。立朕為皇太子。仰承付託獲纘鴻圖。是我朝皇太子之定名而正位者。自朕躬始。爾時敕立禮成。即奉命祗謁東陵西陵。並詣端慧皇太子園寢酹奠。當蒙皇考諭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應行叩跪之禮。非因以弟拜兄。訓示周詳。祗承無斁。今朕紹登大寶。自當別定禮儀。前據禮部等衙門奏、請行賜奠之禮。若照所議行。則當坐而奠酒。朕心究有不安。著於享殿外、陳設高几奠池。朕立奠三爵。隨從行禮之大臣官員、於朕每奠一爵。行一叩禮。該衙門即遵照豫備。此乃禮緣義起。因時定製。著將此次舉行儀注。纂入會典。俾億萬世子孫、有可仿而行之者。數典不忘。得所遵守焉。 

○丙戌(三十日)上恭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輿慟哭。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均隨行禮。  

○至端慧皇太子園寢奠酒。

【解析】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入見。宣示恩命。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以明年丙辰。建元嘉慶元年。九月十五日,永琰以新立皇太子之身份在登極之前,恭謁東西兩陵。告祭祖宗在天之靈。同時奉命詣端慧皇太子園寢行禮。在嘉慶九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忌辰這天,時嘉慶正在避暑山莊迴鑾途中,經過東陵,所以嘉慶要去謁陵。嘉慶是清代皇帝中謁陵次數最頻繁的,不愧是仁孝子孫。同時定下繼位後至端慧皇太子園寢謁陵,禮部恭擬儀注為“坐奠禮”,嘉慶改為“立奠禮”,囑咐後世皇帝遵行。為此在給端慧皇太子園寢奠酒之後第二天,嘉慶為此寫了一篇御製詩。稍後附上。

如果沒有嘉慶在時隔將近十年之後諭旨中提到這件事,我想沒人知道這件事是怎麼一回事。

嘉慶提到了清代的幾位皇太子。而這幾位中自己是唯一一個以皇太子定名之後,繼承大統的。定名之後,就奉父親乾隆之命謁陵並詣端慧皇太子園寢行禮。乾隆告誡永琰,“因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名分先定,應行叩拜之禮,非以弟拜兄”。之後永琰登極為帝,所以就另行擬儀注“立奠三爵,嘉慶每奠一爵,謁陵隨從王公大臣一叩行禮”載入會典。

附:嘉慶御製詩

《嘉慶甲子季秋月朔日詣朱華山端慧皇太子園寢酹酒志事》

沖齡考鍾愛,元子位尊崇;

北渚去何速,東宮典飾終;

承恩常勵志,遵訓永銘衷;

立奠禮初創,心安義擴充。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五月。乙丑朔。(初一)孝聖憲皇后神牌。升祔太廟。奉先殿。……屆時。上御龍袍袞服。由景運門至誠肅門。降輿。詣恭造神牌處。恭捧孝聖憲皇后神牌進奉先殿。奉安於孝敬憲皇后之次寶座上。行升祔奉先殿致祭禮。禮成。回宮。命皇十一子永瑆、恭捧孝聖憲皇后神牌。進奉先殿後殿。皇十五子顒琰恭捧孝賢皇后神牌。出至穿堂跪迎。隨行進右第二間寢室。贊引官跪奏。孝聖憲皇后。升祔奉先殿後殿。行參拜世宗憲皇帝、孝敬憲皇后禮。皇十一子永瑆、安奉孝聖憲皇后神牌於拜位。恭代行禮。敬捧孝聖憲皇后神牌。奉安於世宗憲皇帝之右寶座上。皇十五子顒琰安奉孝賢皇后神牌於拜位。恭代行參拜孝聖憲皇后禮。敬捧孝賢皇后神牌。還御寢室。奉安行禮。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乾隆生母升祔奉先殿之禮。不管神牌升祔隆恩殿、太廟、奉先殿。繼後都要給元后行禮。哪怕死後也要有人捧著神牌恭代行禮。以康熙與其四後為例。聖祖皇帝康熙升祔奉先殿,要參拜列祖列後,然後奉安一室居中。之後有親王一人恭捧孝誠仁皇后神牌行參拜聖祖之禮後,神牌放在聖祖左首。之後有親王一人恭捧孝昭仁皇后神牌行參拜聖祖仁皇帝、孝誠仁皇后之禮,神牌放在聖祖仁皇帝右首。再之後有親王一人恭捧孝懿仁皇后神牌行參拜聖祖仁皇帝、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之禮,神牌放在孝誠仁皇后次左。最後有親王一人恭捧孝恭仁皇后神牌行參拜聖祖仁皇帝、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之禮,神牌放在孝昭仁皇后次右。元后、繼立、本生依次升祔。

竟然還有人大言不慚說嘉慶當了皇帝還給端慧皇太子、悼敏皇子叩拜?你眼瞎還是心盲?續立皇太子參拜先立皇太子,猶如繼立皇后參拜原配皇后一樣。名分先定罷了。悼敏皇子又算得了什麼?


史說清宮


乾隆要太子永琰去祭拜的,正是他與富察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永璉。

乾隆長壽,他在位期間,除皇八子永璇、皇九子永瑆及太子永琰(即嘉慶)健在外,其餘的俱已去世,其中富察皇后所生二皇子永璉、七皇子永琮夭折,以及繼後那拉氏所生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及永琰同母(魏後)兄皇十四子永璐這幾個嫡子也不在世了。

這些已逝的皇子都是太子的兄長。祭拜兄長本也無可厚非,但為何只有皇二子永璉的祭拜上是乾隆帶著太子去的呢?

論嫡庶,這裡面嫡子不止一個。論親疏,乾隆喜愛的曾背父出火海的五子永琪也在列。為何獨獨祭拜一個?

這裡面的最大的原因是,皇二子永琰是乾隆元配皇后富察氏所生,此子身份尊貴,器宇不凡,被其祖雍正賜名“璉”,有擔當宗器之望。

乾隆與富察氏結髮夫妻,所生頭一個兒子已定為皇儲,奈何天不假年,九歲夭折。故在乾隆心中,這片家業原本是要傳給他的,現在永琰成為了繼承人,去祭拜下這位兄長,也是情理之中。

此舉也體現了乾隆對這個早夭兒子的痛惜與告慰。

心中的儲君首選夭折,乾隆一是己身痛失子,二代髮妻富察心痛,對永璉,他極其哀榮。其後夭折的永璉同母弟永琮及繼後那拉氏、魏後所逝嫡子都命隨葬在他陵園。

他帶現任太子來祭拜這位夭折嫡子,是哀思也是告慰。


錢多多讀文史


其實這個問題是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橋段,說的是乾隆在當政滿60年後,他把皇位禪讓給了兒子嘉慶,這時嘉慶35歲,已是而立之年。當天太上皇乾隆顫顫巍巍的帶著他拜祭一個9歲孩子的陵墓,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其中又有什麼意思呢?



▲乾隆和令妃

嘉慶是乾隆的第十五子,又名永琰。乾隆讓他拜祭的9歲孩子的墓不是別人,就是他的二哥永璉的墓。永璉是乾隆的次子,生母是孝賢純皇后。說白了,嘉慶和永璉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不過永璉的身份要比嘉慶高貴的多。永璉這個名字是皇爺爺雍正取的,他的含義是繼承皇位之意。永璉尊貴的地方就是嫡出,而清朝前四位皇帝都是庶出,繼承皇位都是嫡長子,沒有辦法才在庶子中尋找。

乾隆很喜歡永璉,於是在他6歲時,被剛繼位的乾隆密儲為太子。然而,過了三年後,9歲的永璉得了一場重病,不幸夭折了,乾隆悲痛欲絕,以太子禮葬了永璉,據說葬禮超過了太子禮,等同於繼位的皇帝規格。



▲嘉慶

永璉去世後,乾隆一直沒有立儲,因為他十分懷念永璉。但是總不立也不行。在大臣一再請旨下,乾隆不得不重新審視諸皇子。

乾隆共有十七位皇子,按說選擇的餘地蠻大的,但是乾隆特別長壽,他24歲繼位,活了87歲,實際掌權60年,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兒子被他熬死了好幾個。早夭的有5個,這樣一來, 七折八扣還剩下七個兒子:【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要選立太子,其母親的身份很重要:

四子永珹,八子永璇和十一子永瑆,三人是同一個母親——淑嘉皇貴妃金氏。

六子永瑢,生母為——純惠皇貴妃蘇氏。

十二子永璂,生母為——繼皇后烏拉那拉氏。

十五子永琰和十七子永璘,也是一母同胞,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令妃)。

所以說做太子也不容易,不拼爹就拼娘。最後還得和兄弟拼刺刀。



乾隆選來選去,都不滿意,都達不到永璉的水準,不過乾隆的寵臣張廷玉說了一句話提醒了乾隆:“皇上,別再求全責備了,矮子裡拔將軍吧!”

乾隆一想,我平時最喜歡魏佳氏——令妃(嘉慶的生母)。皇后死後,令妃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乾隆“愛屋及烏”的選擇資質 平庸,但仁厚的嘉慶做了太子。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13歲的永琰(嘉慶)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19歲的永琰被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年)九月,35歲時被正式宣佈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禪位即帝位。

別以為嘉慶是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其實他沒有實權。老爺子退而不休,不放權。嘉慶在朝中屬於“三皇帝”。老皇帝是乾隆,二皇帝是老爺子的紅人和珅,第三個才輪到他,他也不過是名義上的皇帝,發號施令老爺子不同意就不能傳達。嘉慶實在是委屈和憋屈。



▲令妃

這不,剛當上皇帝,老爺子就讓他祭拜9歲永璉的墓,嘉慶實在想不通,老爺子喜歡永璉也就罷了,為什麼把他的喜歡強加給我,我一個皇帝拜祭一個皇子、一個“王”的身份。這不是尊卑不分嗎?嘉慶不想去。

這事讓嘉慶的老師朱珪知道了,對嘉慶說了6個字:“弟跪兄,乃家禮!”朱珪的意思是說,你不要把自己當成皇帝,在普通老百姓家中,弟弟跪兄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嘉慶聽了這6個字,心裡才算平衡了,於是跑到哥哥永璉墓跪拜了一番,回來向乾隆交差了。


秉燭讀春秋


其實這個孩子才是乾隆皇帝的真愛,如果乾隆可以選擇的話,皇位絕對是輪不到永琰的。誰曾想天意難違,乾隆中意的嫡長子一個個都夭折了,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也因此傷心過度,鬱鬱而終。縱觀歷史,嘉慶皇帝資質確實平庸,唯一的亮點就是懲辦大貪官和珅了。嘉慶皇帝守成尚不足,更談不上銳意進取了。乾隆的第一任皇太子並不是嘉慶,而是嘉慶所祭拜的這個小孩。而嘉慶所祭拜的這個孩子究竟是誰呢?那就是他的哥哥--永璉。

永璉是乾隆與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在潛邸所生之子。雍正八年,永璉出生。“永璉”這個名字取得就富有王氣,從字面意思看,就是繼往開來,續寫王圖霸業之意。乾隆非常鍾愛永璉,乾隆繼位登基後,認為永璉是“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元年,永璉更是被乾隆秘密建儲,立為皇太子。但令人可惜的是,這位皇太子雖然氣宇不凡,但是福薄命淺。兩年後的乾隆三年,永璉就病逝了。乾隆甚為悲痛,追諡永璉為“端慧皇太子”,乾隆命人挑選萬年吉地,為永璉修建陵寢。乾隆八年,永璉葬入端慧皇太子陵寢。

永璉夭折後,皇后富察氏又為乾隆生育了嫡子永琮,永琮與哥哥永璉相比,更為可憐,只活了20個月就病逝了。兩個孩子的接連夭折,富察皇后因而大受打擊,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也病逝了。

留給乾隆的是無限哀思還有懸而未決的儲君人選。還好乾隆福壽綿長,一生生育的子嗣也有十七位之多。時間來到乾隆二十五年,令貴妃魏佳氏為乾隆生下了皇十五子永琰。永琰相比哥哥永璉,真的是運氣與福氣俱佳。他的母親令貴妃正得乾隆寵愛,而且在永琰出生的時候,活著的兄長也只有六位了,永琰的儲君之位競爭人選也因此少了很多。這六位皇子分別是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當然後來永琰還有兩個弟弟,皇十六子過早夭折未命名,皇十七子永璘。

<strong>永琰的運氣好在哪呢,有一句話形容太貼切不過了。“永琰文武雙全,稍欠靈氣,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隨著五阿哥永琪的病逝,永琰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對手了。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被乾隆過繼出去了,皇八子永璇沉迷酒色、皇十一子永瑆天生小氣、吝嗇乾隆不喜歡,皇十二子永璂是輝發那拉氏的兒子,輝發那拉氏自行斷髮,不廢而廢,他的兒子也不被乾隆考慮,皇十七子永璘與永琰都是令貴妃所生,這個弟弟更為頑劣,也不被乾隆考慮。這樣看來,永琰的確是最合適的。

乾隆三十八年,永琰被秘密立儲,乾隆五十四年,永琰被封為和碩嘉親王,乾隆六十年,乾隆官宣,永琰正式成為皇太子。儘管如此,在乾隆心裡,永琰相比哥哥永璉,仍是相去甚遠,永琰的資質如此,那也沒辦法了。為了表示對永璉的追思,更為了激勵永琰,在永琰成為皇太子後,乾隆特地帶永琰祭拜了哥哥永璉,並言道:“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我覺得,乾隆這是在告訴永琰,你要知道長進啊,你哥哥永璉才像太子,而你今天祭拜他,並不是因為你是弟弟,而是因為你不像太子。

嘉慶聽完這些會作何感想呢。肯定不會生氣啦,這畢竟是他哥哥,而且已經故去了,自己已經是皇太子,還犯得著和死去的哥哥置氣嗎?福運俱佳才能成為皇太子,才能榮登大寶,我們只能感嘆嘉慶真是有福之人,能夠替乾隆守成也不錯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