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這24句等於讀通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史書總稱,為歷朝「正史」。全書從第一部《史記》至最後一部《明史》,共耗時

1800餘年,共4000萬字,是世界圖書史上的鉅著。

讀《二十四史》,可閱盡世間興衰、人情世故。但讀過《二十四史》的人,都知文言文枯燥隱晦,讀起來很累。今天詩詞君將其中經典名句擷取24句分享給大家品讀,以史為鑑,閱盡人間興衰事。

讀通這24句等於讀通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

01

義感君子,利動小人。——《晉書·符登傳》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訴求。對君子曉以大義,對小人用利益誘惑。對待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02

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周豈頁》

過於剛直就會折斷,極其明察就沒有朋友。任何事情一旦失去分寸,就會走向反面。

03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裡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網。光說不練假把式,想法再好,也不如切實行動。

04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再聰明的人,也有失誤的時候;再愚笨的人,也有成功的時候。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兩面,要辯證而不要絕對。

05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天下熙熙,都是為利而來;天下攘攘,都是為利而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對大多數人而言,赤裸裸的談利益,更接近理性。

06

明者見危於無形,智者見禍於未萌。——《三國志·魏書二十八·鍾會傳》

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災禍還未發生時就會有所覺察。防微杜漸,真正的智者,總可以洞察未來。

07

智者棄短取長,以致其功。——《後漢書·王符傳》

決定一個木桶盛水多少的是短板,決定人成就的卻是一個人的長板。所以,與其取長補短,不如揚長避短。

08

君子立身,雖雲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首。——《隋書·文帝紀》

君子在社會上立足成名,儘管需要修養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誠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09

居高而必危,每處滿而防溢。 ——《北史·后妃列傳》

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險意識,東西滿了就要防止它溢出來,事情極盛,必然要衰。

10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錦上添花人人會,雪中送炭有幾人?貧賤時候的朋友和妻子,一起經歷風雨,萬萬不可拋棄。

11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 秦始皇本紀》。

讀通這24句等於讀通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

吃一塹,長一智,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鑑。

12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倉庫充實,人民就懂得禮節;衣食豐裕,人民就知道光榮和恥辱。

13

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史記 李斯列傳》

慈愛的母親有敗家的孩子,嚴格的家庭裡沒有刁滑而兇悍的奴僕。溺愛是害,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真正的愛。

14

濁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後漢書·劉般傳》

希望從渾濁的源頭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體有筆直的影子,這都是不可能的。

15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漢書·高帝紀上》

順應道德的人才會昌盛,不遵從道德的人必然滅亡。人是天地之子,敬畏天道,敬畏道德,才是避禍之道。

16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漢書·成帝紀》

不知者不罪,過而改之,就是好樣的。有了過錯,而不悔改,這才叫過錯。

17

書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無傷也。——《三國志》

對於讀書這件事,唯一擔心的是人們不喜歡它。多讀點書,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18

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明史·湯和傳》

有長遠打算的人不應為眼前的一點怨言而擔憂,做大事的人不必顧及一些細微瑣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不要事必躬親,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點上就可以。

19

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漢書·韋賢傳》

留給兒子滿滿一筐黃金,不如教他讀書。黃金再多,總有用完的一天,但是讀書這件事卻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20

福善之門莫美於和睦,患咎之首莫大於內離。——《漢書·東平思王劉宇傳》

古人說:禍起蕭牆,堡壘都是在內部攻破的。內部團結和睦,才是生活美滿幸福的基石。

21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漢書·王嘉傳》

受到眾人的指責詛咒,即使無病也會死去。一個人在輿論的壓力下,很容易心理崩潰。

22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後漢書·第五倫傳》

以自己的模範行動教導百姓,百姓就接受你的教化;若只流於言論,說一套做一套,百姓就不接受你的教化,反而會生出是非。

23

牆高基下,雖得必失。——《後漢書·郭太傳》

高聳的大牆,其基礎卻十分低矮,這樣的牆雖然建成了,但一定會倒塌。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打牢基礎,否則後患無窮。

24

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漢書·揚雄傳》

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去除束縛心靈的功利慾望,你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安寧和自在、灑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