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人才流動報告:流入灣區人才四成進入深圳,三成進入廣州


大灣區人才流動報告:流入灣區人才四成進入深圳,三成進入廣州

智聯招聘近日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及人才流動報告》。通過採集2019年1月1日至3月15日間全平臺上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的企業招聘、簡歷投遞等信息,進而分析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流動、人才供需、人才環境變化趨勢。

《報告》稱,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人才虹吸效應明顯,從外界流入灣區的人才中有四成流向了深圳,三成流向了廣州,流入人才佔比最高。

報告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中,除江門外,其他城市均處於人才淨流入狀態。其中,深圳和廣州作為兩大核心城市,擔當著人才流動中心的角色,從外界流入灣區的人才有40.39%都流向深圳,31.42%流向廣州,兩者佔到7成以上。在流入灣區的人才中,來自北京的佔比最高,為11.33%。

核心發現:

灣區總體人才淨流入率為39%,人才虹吸效應明顯;

灣區與京湘蘇浙等地人才往來最密,向國外流失人才現象凸顯;

流入灣區人才以年輕男性為主,房地產行業和銷售崗位居多;

來自灣區外人才質量整體高於灣區內部人才,灣區人才結構趨於優化;

灣區就業競爭較為激烈,平均每個求職者對應0。65個工作機會;

保險行業、銷售職位人才缺口大;

民營企業人才需求最旺,港澳臺企業競爭最為激烈;

灣區平均薪酬與長三角地區相當,平均薪酬為9227元/月;

香港平均薪酬領跑灣區,肇慶互聯網行業高薪難攬才。

從粵港澳大灣區內部人才流動情況看,調研發現,廣東省9個城市的人才市內流動率均高於跨城市流動率,深圳、廣州、佛山、珠海、東莞、惠州等地流向本市的人才數量佔流向整個灣區的比例均超過了50%。深圳和廣州兩地人才留在本地的傾向最為顯著,其流向本市的人才佔比分別達76.95和73.02%。

大灣區人才流動報告:流入灣區人才四成進入深圳,三成進入廣州

從各行業的人才供需情況看,互聯網/電子商務、房地產/建築/建材/工程是灣區當前最熱門的兩大行業,而灣區的保險行業是招聘需求前二十個行業裡唯一一個人才供不應求的行業,招聘需求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大灣區人才流動報告:流入灣區人才四成進入深圳,三成進入廣州

智聯大數據顯示,2019年春季,粵港澳大灣區總體平均薪酬為9227元/月,在全國主要城市群中排名第三,僅次於長三角。經濟最發達的香港平均薪酬領跑灣區,為23745元/月。澳門和深圳處於第二梯隊,平均薪酬均在1萬元/月以上。

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總體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為0。65,說明灣區當前人才需求低於人才供給,平均每個求職者僅對應0.65個工作機會,就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大灣區人才流動報告:流入灣區人才四成進入深圳,三成進入廣州

結合招聘需求人數佔比和CIER指數將灣區11個城市分為四個象限。11個城市中,深圳和廣州的招聘需求遙遙領先,分別佔灣區總體的32.10%和31.71%,且兩者的CIER指數均小於1,代表這兩個城市不僅人才需求旺盛,且人才競爭激烈、人才供過於求。其中,深圳的CIER指數在灣區各城市中最低,為0。34,即平均每個求職者僅對應0。34個工作機會,就業市場激烈程度遠大於其他地區。

此外,除澳門基本實現人才供需平衡( CIER指數為0。95),惠州、佛山、東莞、珠海、江門、肇慶、中山、香港等8市的CIER指數均大於1,人才需求高於人才供給,處於人才短缺狀態。其中,惠州人才缺口最大,其招聘需求人數佔比為灣區第三(9。15%),但CIER指數達5。26,平均每個求職者對應5。26個工作機會,屬於就業機會充足的城市。肇慶和江門兩地的CIER指數分別達12.98、10.20,求職供給不足,但同時就業機會也相對較少,招聘需求人數佔比分別為2.59%、3.35%,屬於較為冷門的城市。

大灣區人才流動報告:流入灣區人才四成進入深圳,三成進入廣州


各地人才政策是影響人才流動的關鍵因素。在人才政策上,灣區各城市的政策無一例外地深入解決了人才落戶、住房、創業、資金補貼、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免除了人才進行“內部移民”的後顧之憂。

在人才落戶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廣東9市近年來不斷調整政策(詳見附件),城市總體落戶門檻趨於降低,特別是學歷和積分制度上,條件逐漸放寬。

大灣區人才流動報告:流入灣區人才四成進入深圳,三成進入廣州


針對科技型創新型等高端人才,大灣區多個城市制定了優惠政策,開啟了“搶人大戰”。到廣州工作的頂尖人才最高可獲千萬元房補,兩院院士等高層次人才到珠海創業可直接享受200萬元獎勵、600萬住房補貼,其他城市也為各類人才設立了專項資金,政策條件十分優越。

大灣區人才流動報告:流入灣區人才四成進入深圳,三成進入廣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