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最早的工廠:泰來麵粉廠

泰州最早的工廠:泰來麵粉廠

工廠於第三年落成投產,起名“泰來”,取安泰吉祥、生意興隆、八方招財之意。

泰來機制麵粉廠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義的工廠。它用機器生產麵粉,使以前只知用石磨磨製麵粉的人們耳目一新。解放前,泰州工業的主力號稱“三泰”,即泰來麵粉廠、振泰電燈廠、華泰紗廠,泰來麵粉廠是領頭羊。因廠址位於泰州城西南郊外的九里溝村,泰州人習慣稱它“九里溝洋粉廠”。

泰州最早的工廠:泰來麵粉廠

泰州機制麵粉廠是泰州人王貽哲與蘇州汪子恆等合開的一家股份制企業。其合作之緣,在於他們同樣有“實業救國”的抱負。他們選擇從創辦麵粉廠起步,汪子恆先在蘇州興業,王貽哲則擬於泰州興業,並得到汪的贊同與支持。經過周密論證,決定把廠址設於泰州古城西南郊外的九里溝農村。這裡有老通揚運河經過,可以溝通上河與裡下河各地,南達長江,北通淮水,原糧與麵粉進出十分便捷;而且九里溝村地處城鄉接合部,地價低廉,勞動力豐富,粉塵與噪音對周邊居民干擾少,作為廠址非常合適。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王貽哲、汪子恆等達成協議,集資紋銀14萬兩,在九里溝村購地28畝,啟動了泰州歷史上第一家工廠的首期工程,先建造制粉大樓一座和動力間、麥棧、粉棧等大型設施,又建造數十間簡易平房作輔助車間和職工宿舍。工廠於第三年落成投產,起名“泰來”,取安泰吉祥、生意興隆、八方招財之意。

泰州最早的工廠:泰來麵粉廠

創業之初,招收職工70餘人,主要設備有蒸汽機1部,美國產愛產斯24吋鋼磨6部,生產能力為日產22公斤裝麵粉1100袋。工廠開張之初,抵禦風險的能力脆弱,生產不久資金消耗殆盡。為了維持生產,注入足夠的流動資金,廠方向上海四明銀行、交通銀行貸款,又以高利息吸收私人存款若干。然而,此舉並未使麵粉廠擺脫困境。

面對生產難以為繼的狀況,工廠股東進行了第一次改組,民族資本家陳鶴亭先生注入股資8萬銀元併兼任總經理。陳接手後,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改善經營策略,擴大生產規模,注重產品質量,先後從德國、英國購進30吋鋼磨4部、36吋鋼磨3部、二汽缸臥式柴油機引擎1部等設備,生產能力較以前翻了一番多。

泰州最早的工廠:泰來麵粉廠

1927年,泰來的機制麵粉生產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由於生產流程機械化,操作管理規範,麵粉質量穩定,等級上乘。於是,廠方抓住機遇創品牌,申請註冊了綠、紅、黃“三羊”牌商標,企業聲譽日增,所產麵粉暢銷大江南北,銷售範圍由蘇北地區擴大到無錫、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次年,泰來麵粉廠已經擁有複式鋼磨13部共744接吋,具有日生產22公斤裝麵粉3600袋的能力,為建廠之初的三倍。至此,泰來進入開創以來的第二次規模擴張和技術改造時期。當時的中國農村,普遍靠石磨加工麵粉,機制麵粉問世後,被稱作“洋麵”。但是洋麵雖好,卻很難在農村推廣。當時的中國農村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赤貧的農民購買力極低,只能在家裡用石磨磨面,農村人能吃到“洋麵饅頭”算是高級享受了。泰來經營者意識到,企業的發展不能寄希望於購買力底下的農村,必須依靠大城市乃至國際市場。於是,他們炒作三羊牌商標,打出了“綠山羊”牌面粉,通過外貿商埠走出國門,遠銷到東南亞。這是泰州工業產品營銷史上的第一次輝煌。1929年,泰來“三羊”麵粉在全國農產品展覽會質量評比中獲得二等獎。

1931年春,“泰來”麵粉廠第二次改組,上海四明銀行董事長孫衡甫獨資接辦了該廠,名為“泰來元記機制麵粉廠”。為了把企業做大做強,孫再次注入資本,擴大生產規模,新購土地20餘畝,增建西式辦公大樓及前粉樓、西倉庫各一座。正當孫衡甫躊躇滿志時,抗日戰爭爆發了。廠方擔心廠房遭日機轟炸,想借德國企業名義以求免遭廠毀人亡的厄運。孫衡甫打通關係,向上海德商AEG洋行投保,並在工廠房頂及空曠地上塗畫德國納粹的標誌。

誰知弄巧成拙,1945年8月,當日本侵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後,國民黨江蘇田賦糧食管理處以接受敵產為由,將泰來元記工廠的產權沒收,改廠名為“泰州麵粉廠”,並派員任廠長。孫之子孫祥盈向國民黨政府糧食部提起申訴,要求歸還產權。

這場民告官的官司要想打贏談何容易,幾經周折後,經國民黨政府江蘇省高等法院監察處及蘇浙皖偽產業清理處調查審理,終於案結,將泰來廠產權判歸孫祥盈。孫祥盈繼承父業,仍致力於復興泰來元記麵粉廠。

泰州最早的工廠:泰來麵粉廠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挑起了內戰。在那民生慘淡的年代,泰來又不得不改弦更易。1948年,上海交通銀行董事長錢新之兼任泰來董事長,聘孫聯璋為總經理,這是泰來麵粉廠的又一次改組。

經盤點資產,廠房價值為160億元國幣,機器設備及五金物料價值160億元,職工202人。企業的命運總是與時局息息相關的,工廠改組前後,金融危機加劇,市場蕭條,泰來人生計維艱,生產難以正常。從該廠保存的民國賬冊檔案上可以看到,至泰州解放前夕,泰來的生產資金靠貸款勉強維持,因其機構龐雜,開支浩大,加之苛捐雜稅,不堪重負。資方老闆見形勢不對,抽逃資本,甚至變賣倉庫,致使泰來雪上加霜,處於苟延殘喘的狀態。

1949年1月,泰州宣告解放。近半個世紀沉浮坎坷的泰來麵粉廠迎來了新生。在中共泰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泰來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廠級黨組織和工會。1950年,市政府派代表進駐工廠,協助泰來勞資雙方組建工廠整理委員會,接著採取了精簡機構,緊縮編制,開拓原料市場,增設銷售網點等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明顯的效果,當年扭虧為盈。

全廠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他們克服了資方人員擅離職守帶來的暫時困難,在廠黨組織、工會領導下,自力更生求出路,同心協力謀發展,當年盈餘4000元。1952年度,決算盈餘16706元,1953年為54736元,連年增利,創泰來建廠以來的最佳效益。

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泰來麵粉廠在發展道路上又走出了重要的三步。1955年,“泰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正式公私合營,改名為“公私合營泰州麵粉廠”,從此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50至60年代,大力開展工藝改革和技術革新,根據標準麵粉工藝的要求,拆去5臺清粉機,縮短芯磨系統,增加打麥機,加強皮磨系統的刮剝作用,提高麵粉的精純度;為降耗增效的技術革新,縮短粉路,減少磨輥,將兩臺打麥機由串聯改為並聯,降低負荷。

70至80年代,泰州麵粉廠進行了第二次技術革新,工人技術人員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力,試製成功粉房玉粉棧的自動運輸線和自動記數裝置,同時對麥間工藝進行改造,用臥式金剛砂打麥機代替稜角打麥機,增加吸式比重去石機,提高去雜能力。80年代,他們吸收前路均勻出粉法的優點,將粉路改為4皮4芯,使淨麥出粉率從86.09%提高到87.69%,產品合格率穩定在99.9%左右,日生產能力由上世紀60年代的100噸左右提高到近500噸。如今,泰州麵粉廠步入了新世紀工廠改制的行列,它將伴隨著創新性的節拍,煥發出更加美好燦爛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