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和能力(值得一看)(1)

看完大秦帝国,我很震撼也深有感触。如果说把当时的秦国看成一个频临倒闭的家族式企业,那么卫鞅就是秦孝公这个企业老板请来的职业经理人。变法让一个国家从贫弱走向富强,就像让一个企业起死回生一样。

商鞅变法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和能力(值得一看)(1)

从商鞅变法这个故事中,我总结出作为一个职业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能力。

1. 选对平台,选对人

卫鞅在魏国的时候"郁郁而不得志",做一个中庶子,而他心中一直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为了实现他这个变法推广法家来治理国家的理想,离开魏国去了韩国,而韩国有以法家"术"派的申不害,虽然申不害邀请他留下一起变法,但他还是以不合谋为由拒绝了。

商鞅变法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和能力(值得一看)(1)

其实在他内心里,他最想去的是秦国,原因有三:

  • 秦国当时处在频临灭亡的边缘,国弱民贫,只要改革变法,更容易出成绩,施展和证明他的抱负。
  • 秦孝公的求贤令真诚感人,他更加认定秦孝公有变法的决心,容易被认可,并且秦孝公是明君贤君。
  • 秦孝公的求贤令说了天下与君共享,待遇丰厚。当然这个原因对当时的卫鞅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施展抱负选对平台,选对人,跟对老板(领导)很重要。

2. 摸清状况,因地制宜

卫鞅到了秦国后,为了制定出适合秦国的治国方略,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走遍了秦国各地,了解了秦国的具体情况,回来时又黑又瘦几乎认不出样。

同样,一个管理者,在制定战略方针、工作方案时一定要摸清整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企业的方案策略,才能够有效施行。

商鞅变法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和能力(值得一看)(1)

3. 方案理论被老板认可

卫鞅三次见秦孝公,前两次提出的治国之道都没有被采纳,而只有第三次他说出了他的法家治国理论才引起秦孝公的兴趣,于是推出了他的强国九论,得到了嬴渠梁的高度认可,于是和他谈了三天三夜。

如果你想施展你得抱负,得有自己的真材实料,能够博得老板或上级的认可,你才能将自己的一套东西得以推广和施行。

商鞅变法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和能力(值得一看)(1)

4. 放权、要权

卫鞅在推行变法时,为了能够执行国家颁布的新法,秦孝公封他为左庶长,基本包揽行政大权。后来为了更好的推行变法,又擢升为大良造,包揽国政要务,可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样,如果你要能够管好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你得有一定的权利,方能执行推动你的方案。如果让一名普通员工推行一套计划方案,没有奖惩考核权、没有人事任免权,你则寸步难行。

商鞅变法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和能力(值得一看)(1)

5. 组建自己的执行团队

商鞅在推行新法前,建议秦孝公对公人事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将一些新法的对立者和不利于新法实施的人全部调整。将自己的哥哥赢虔调去当太子首傅教太子,而把左庶长的位置给了卫鞅。将甘派势力明升暗降从新法推行的团队中清除,将车英和景监提升给卫鞅调用。

商鞅变法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和能力(值得一看)(1)

同样,你如果要更好管理,首先得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自己的人马,必要时还得有自己的亲信。有和自己一个队的人,你的方案计划才能够被执行下去,否则你安排的任务根本无法落地。


下期分享其余的4条。如您有其他看法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

商鞅变法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有的9项意识和能力(值得一看)(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