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按照民俗吃冷饭,为啥会被曹操判刑?

田治彬


在我国古代,在清明节前还有一个与清明相连的重要节日——寒食节。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禁烟火,人们只能吃冷食。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关于寒食节及其习俗的形成,其实是上古的改火旧习的延续,《周礼》“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古人认为,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个火种,火用久了就要熄灭,需要重新取火。在换火仪式中,新火与旧火不能相见,要先熄灭旧火,再迎接新火。在隆重的祭祀活动后,把上一年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著名的忠臣介子推。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后,分封群臣,唯独介子推不愿受赏,带着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本来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荆楚岁时记》中说:“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霍伤田。”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诗云:“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讲述的就是寒食节的来历——“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由于介子和晋国有关,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是在山西西南部,于是,山西非常重视这个风俗,在介子推忌日这一天,人们不吃饭,只吃提前备下的冷的食品,所谓寒食。

寒食节延续了两千年左右,后来逐渐和清明节所合并。据《后汉书》所说,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这个风俗延续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曹操颁发《明罚令》说:“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曹操废除寒食节一是认为寒食节吃冷饭是陋习,尤其对老人和小孩身体不好,影响身体健康。为了治下百姓身体健康着想,必须废除,颁布法令是为了用法律的形式强制禁止。虽说有人认为老百姓也不愿意过寒食节,但毕竟是习俗,如果不明令禁止,还是会有人过寒食节的。二是通过政令的形式强化统治,稳定地方,让老百姓知道现在是谁在管他们,必须服从谁。

不过,从晋取代魏以后,寒食节慢慢又重新出现,但由于距离清明节过近,慢慢的演变成两节合一,只过清明节了,寒食节也逐渐消失在大部分人的节日里。这并不是说寒食节彻底消失了,据报道如今在山西部分地区还有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的,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不过,寒食节吃的和以前不同了,不再是冰凉的冷饭,而是用点心等干粮替代。


鉴实


这段故事指的是曹操禁止当时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四郡地区百姓的寒食节。寒食节在这些地区流传了几百年,相传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逐渐形成的习俗。

曹操下令禁止当地百姓过寒食节的原因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曹操经过此地时发现当地百姓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因为寒食节吃冷饭而得胃病和肠道疾病的人非常多。出于对老百姓身体健康考虑,曹操下令割革除当地这种陋习,并明令禁止有违犯者严惩之。

除了这样明面上的原因可能曹操还有稳定当地统治的因素在里面。当地四郡靠近当时曹魏统治的边缘地带,当地百姓对新的统治者难免会有抵触情绪。曹操通过政令改风易俗,给当地百姓传达出新政权建立的信号,让当地百姓意识到新的时代来临了。

另外,曹操禁止的寒食节在当地也算一种陋习,大部分百姓心里是有抵触情绪的。在大冬天有热乎的饭菜不吃非得放凉了吃,而且还要连吃三个月(一说是三天)估计当地百姓心里没有抵触情绪是不可能的,只是碍于当地风俗而不变发泄而已。曹操下令废除这种陋习其实正合当地百姓心意,这样不仅收买了人心,让当地百姓感恩戴德,进一步稳固了当地的统治,也为其下一步南方的军事行动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消除了其后顾之忧。


锦鲤小毛球


曹操是文化人,洞察力很强,民间不良的世俗改正了。


白云3498


当时不生火,吃寒食,还只是山西地区的特殊风俗,而曹操觉得这是个陋俗,怕把山西寒冷地区的老百姓给冻饿坏了,于是明令禁止,否则处家长半年有期徒刑,地方官员处百天徒刑。寒食之风至此才有所收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