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策展人:林林峰

Curator:LIN Linfeng

學術主持:呂德安

Academic Chair:Lu Dean

開幕時間:2019.04.01 15:00

Opening Ceremony:2019.04.01 15:00

展期:2019.04.01 — 2019.05.10

Time:2019.04.01 — 2019.05.10

地址: 福州鼓樓區梁厝路 福道5號入口尊王廟旁 半山空間

Banshan Space - Entrance 5 of Fudao, Liangcuo Road, Gulou District, Fuzhou

展廳開門時間:10:00 - 17:00(逢週一閉館)

Opening Time Of Exhibition Hall:10:00 - 17:00 ( Closed On Monday )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一個人能夠承受多大限度的清晰,這種狀態可能是藝術家的終極目標——我忘了在哪裡讀過這句話,它讓我想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但是當我將它與謝家乒的藝術創作聯繫在一起,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藝術家生理現實的活力與其精神現實的緊張關係。或換言之,從他追求極端意味的畫作,那種赤裸的誠實(它有時是抒情詩般的絕望),讓我看到他在向著人們袒示他的藝術時,彷彿更像在袒示他的激情的品質。

一個人能夠承受多大限度的清晰?這個問題之於一個人,尤其當他身為畫家同時還是一個詩人——這兩種世俗的角色時,也許首先意味他的工作強度和密度,而這種強度和密度,正是他願意接受的,也是他積極應對一個混亂,粗暴而沉浮的世界的直接結果。從這個意義上,當我們談論家乒那些幾乎是喧囂的,像緣於天然的爆發力的作品時,大家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另外,就我所知,我身邊沒有一個人比他在創作上更瘋狂更熱切。他的“隨心所欲”,給人極深的印象。但他總是試圖突破自己。他談到他那些實踐性的,奔放的“膠帶畫”時,他說“這是一批有色膠帶,我拿噴漆讓它們更有色。是的,如何更有色,如何定義色或更有色,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或有型和更有型------”。他繼續說:“我的作品旨在探討生澀和流暢之間的張力,以及一件作品的構成與身體行為的關係,或身體的動作行為與一張畫面效果之間的關係。”

什麼叫有型或更有型?該怎麼理解,也許那只是畫家的風趣,但我覺查到他其實也像詩人一樣更相信某種本能的正確性,在為他的工作做出判斷,好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他所認為的完美。或者,對於家乒而言,能否清楚定義他的工作方式也許是次要的,重要是自己如何在場,如何通過標新立異,應用那些對他來說是真實的物質材料,去獲得一種迷人的手法,去誘發人們虔信——正如他自己所虔信——他的藝術與現實世界的“關係”對於他們的心智活動同等重要。他認為作品在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箇中介,是讓創作行為產生意義的場所,通過它能夠思考和感覺到存在本身,而對存在的認同,比作品在何種程度上達到完美更重要。

這是他創作的體驗,也是對創作的理解,開闊而沉著。比起他早期,家乒近年來的創作,希望能傳遞出更多的想象的能量,某種“虛構”的力量。這些都是難以明狀之物,具有某種抽象的特質。但我的直觀是,由這些東西所構成的內在張力,在家乒身上不是以傳統隱喻和象徵的手法(它們有時反而是障礙),而是更多以倚靠靈感的方式,倚靠一種近乎色情的的激情,直抒胸臆,充滿了隨機性,只是形態上彷彿多了一層時間的厚度,或冷靜或優雅,或通俗地說是生活韻味。

進一步說,雖然他的藝術已給人某種成穩的印象,但他作品仍然是率真的,信手拈來的,氣勢咄咄逼人。他玩味著那些塑料質感,迷戀這些恣意閃亮的物質,彷彿那是他的特權,他的固執,他的宣言。還有那些噴漆,他熱衷於隨手就能噴灑出奢麋的效果,他對這些便利的材料進行綜合使用,像在假造一個現場,其意圖則是施之以傳奇性,使它產生誘惑力,給人以“英雄主義快感”,不是那種賦格式的經典意義的快感,相反是應急的,危險的,不確定的。因此,相對於物慾橫流的世界,他似乎更願意將自己的“現場”稱之為“燦爛”,指向開放和速度,一種單純的感官的激勵,抑或一種幻覺,因為在這種幻覺背後,有著我們所確知的人類都經歷過的事實,因為在這無限擴張的狂喜或易怒背後,這個世界某種強勁的墮落氣氛已不言而喻。

自由的表達,有時要在侷限裡才能彰顯其張力,有時它的超越性會給人留下不合時宜的印象。也許如今觀眾很難用諸如崇高,完美,美好等這些字眼去定義像家乒這樣的藝術家,但是要求得分享某種無法替代的心靈震盪,或試著去理解這些藝術家獨特的敏感的工作,卻需要一種藝術素養。反過來說,藝術家“只會在他的想象力成為他人的心智之光時才能感到滿意”。我認為家乒的許多作品(他的畫和詩),表面上均緣於自身想象力的催迫,其勁頭酐暢淋漓實,實則又流露著種種不安,衝突,以及某種奇特的未知的因素。而這些最終必然被指認為一種言語的活動,乃至更潛在的道德倫理,這種道德倫理是當代藝術的困境,是必須面對的主要課題,也是一個自覺的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首先要承受的,它無法迴避,其次才是來自外界乃至未來的那些追問,那些驚奇的目光。

呂德安寫於乙亥立春半山空間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謝家乒

1987 出生於福建連江 ,電影 《回潮》製片人

個展

2008 無風格藝術 謝家乒個展 廈門 中國

2019 謝家乒——同名個展 福州 中國

群展

2014 “啊·十二月”十二人青年藝術群體系列展 福州 中國

2014 “大浪潮”兩岸青年藝術家交流展(福州融僑藝術中心) 福州 中國

2014 福州318創意園展映作品(歸去來兮) 福州 中國

2018 “不同的此在”半山空間開幕展 福州 中國

2019 “浮窗”園美術館開館展 福州 中國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我想要人們在乎我,而我常常大失所望。

我想要一切看起來光鮮亮麗,而現實生活常常會暗淡無光。然後我動手塗上一些色彩,我用作品讓人們來看看我,或許用這些能與他們交流。我想獲得一個孩子般的說話權利,於是符號也好,視而不見也罷,童言無忌。

而成年世界是不是一直在喪失這些?

我對手機觸屏的力度、速度與溫度的感受、感應和感觸,通過線的粗細均勻和頭尾的輕重平衡,數碼世界也有它內在的邏輯和意外。當它與外在的有機物世界發生碰撞、曖昧以及雜燴時,它給我和我們打開了“一千種”新的可能,以及“一萬種”未知的不可能,而我樂此不疲。其中自由自在、暢遊翱翔,手機發燙手發酸。我無數次幻想把屏幕畫裂,不是內在的裂,而是內在加上外在的裂並且同時完成。在力量感上浮現出神經的變化,那是分不清數碼或人的。有些容易的事情在裡面很複雜,有些複雜的事情在裡面很容易。手機畫於我就是一件輕鬆以及不厭其煩甚至帶有自我欺騙的日記式快感。關鍵是節省了許多顏料,浪費了很多電 然後輻射也不少。當這些無機物開始生長的時候,我的拇指開始觸動。

反正一切很快都將被翻頁而忘記。我們試圖製造的圖像在歷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脆弱的。而人的心靈震撼和留有痕跡的一切都將是存在的痕跡,並且會輕易被磨滅,那麼一張畫是否被記住被記憶的關鍵就在於視覺以外的東西了。視網膜的作用無非就像一塊電池而已,它的作用僅僅只是為了保證開機,而內存與網速卻決定了記憶與成長。

我想我是那麼不經意的塗上這些,所謂的經營像不像一位守財奴在細數著他的金銀財寶,並沾沾自喜。

謝家乒,2019

//////

我看見三角形的月亮

I see the triangular moon

膠帶畫:

這是一批有色膠帶,我拿噴漆讓它們更有色。是的,如何更有色?如何定義色與更有色?這本身就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或有型,更有型。更何況我還在其中滲透了一些對雕塑的思考。

我的作品旨在探討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以及一件作品的構成與身體動作行為的關係。或身體動作行為與一張畫面效果之間的關係(而只要通過閱讀和理解這樣的簡單動作,便實現了它否定自我存在並融入周圍世界的過程 )。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膠帶系列046,40x40cm,綜合材料,2019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Narcissus-聯幅,膠帶系列048,20x20cm,50 x100cm,綜合材料,2019

手機畫:

是我的一種拇指行為與畫面之間的張力。我在刻意的貫穿符號以及邊緣線的數據處理,整個過程當中在疊壓色層,反覆修補邊緣線的興趣。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手機系列029-四聯幅,尺寸可變,數碼繪畫,2017-2018

我如一朵煙火

盛開在陰曹地府裡

除了能在黑夜裡自我欣賞以外

—— 謝家乒


生澀與流暢之間的張力——謝家乒個展 現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