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在“大嘴”當道的汽車設計風潮中,江淮反其道而行,將此前的中網面積大大縮小,雖然還是倒梯式六邊形,但相比之前明顯協調了不少。作為江淮產品序列中最年輕的SUV產品,瑞風S4採用了最新的設計語言,而最大的變化在於取消了此前爭議較大的大嘴式中網,改為接受度更高的車頭樣式。

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亮點解析

1.2620mm軸距,優於同級整體平均水平.

2.10.25寸中控屏幕功能豐富,清晰度高

3.最新外觀設計,接受度更高的中網造型

4.完善的網聯繫統,配有科大訊飛語音控

5.做工用料有驚喜,車廂質感不錯

6.NVH高於同級平均水平,胎噪一直出色

S4全系標配的是鹵素大燈,但除低配車型外可選裝LED大燈,並全系標配LED日行燈兩條燈帶匯聚成如上揚的眼角般的造型。S4側面造型比較簡單,線條以平直方正為主但SUV主要的元素還是基本具備,例如懸浮式車頂、下沿的防擦條以及車頂行李架。S4的長寬高分別為440/1800/1660mm,軸距2620mm,其中在車長和軸距方面相比其它小型SUV具備一定的優勢,大部分都在。4400mm和2600mm之下。S4全系標配215/50R17規格的輪胎,本車所用的225/45R18為選裝輪胎,輪轂為雙五幅樣式。

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在1.57T車型的前輪側翼子板處增加了一個“TURBO”字樣的銘牌。S4的車尾設計比較有特點,上下兩條燈帶構成主要設計元素,其中兩個尾燈由中間一條鍍鉻條連接,而下方霧燈區域則由銀色鍍鉻條包圍。尾燈造型比較普通,但在內部加入了豐富的細節。1.5T車型的尾標為210T的字樣,其中210″代表了發動機的最大扭矩。S4的排氣佈局為隱藏式單出排氣,後懸掛採用了扭力梁非獨立結構,前懸則為麥弟遜獨立懸架。S4的內飾設計風格與外觀相似,佈局比較傳統沒有太多搶跟的設計,但整體氛圍很大氣也具備了一定的高檔感,其中大面積的軟質包裹和中控屏幕是車廂的兩個亮點。

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這塊10.25寸的中控屏幕顯示分辨率很高,顯示質感和U設計也很精緻,首頁為選項卡組成的快捷方式,不足之處在於反應的速度不是很快。在快捷方式之後是全部功能的列表,重要的包括高德地圖、酷我音樂、咪咕視頻、聽伴等APP,以及一些車輛設置和多媒體的常規功能。搭載的科大訊飛語音控制系統可通過“你好智聆”的口令進行喚醒,指令識別度很高且帶有下一步操作的語音提醒,但喚醒的速度還可以更快一些。車機版高德地圖相比以前車載系統的原生導航要好用很多,但還是無法百分百還原手機版的功能,例如開始導航之前選擇路線的環節和之後的全覽按鍵都沒有。屏幕下方的舷摸式空調面板看起來很高級,但其實並非自動空調空調按鍵上方是一排控制中控屏幕的快捷鍵,點擊可直接進入功能頁。

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相比中控屏,S4的儀表盤就比較一般了,兩塊傳統機械錶盤配合一塊麵積不大的液晶屏,佈局和樣式上很傳統,液晶屏顯示效果和內容也很有限。使用真皮包裹的多功能方向盤握感比較紮實常規的三幅式造型用6點鐘位置的黑色網格裝飾片進行點綴,搭配黃色縫線也提升了定的精緻感。

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S4的前排座椅為半自動調節,只能電動調節坐墊的前後和高低,靠背仍為手動調節。坐墊不算很寬大,但填充物比較軟比較厚實,與方向盤同色的黃色縫線也提升了座椅的顏值。得益於2620mm的軸距,S4的後排空問表現不錯,但中央地臺的隆起較高,中間的座椅也沒有頭枕,不太適合三人乘坐後排。後排沒有空調出風口,在這個級別車型中也無可指摘,而設置了兩個5V2.4A的USB插口也是非常實用的配置,下方的儲物格也可以存放手機。

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後備箱地臺高度、空間大小和平整程度都屬於同級中等以上水平,而電動後備箱門則只有頂配車型有配備值得一提的是,S4配置了215/50R17的佳通全尺寸備胎,本車所裝配的225/45R18輪胎為選裝配置。S4共有兩種動力,其一為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88kW,最大扭矩150Nm,而本次試駕的為1.57車型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10Nm。變速箱方面,兩種動力的車型均匹配了6速手動和CVT自動兩種變速箱。

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用一句話總結江淮瑞風S4的話,這是一款特點鮮明而勝在質感的車,包括內飾做工、中控屏幕、智能系統以及駕駛感受上都擺脫了這個級別車型最讓人頭疼的“廉價感”,而這也是S4帶我們最大的驚喜所在。

汽車必須“大嘴”才好看嗎?又一神車標新立異反其道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